司马懿为何成三国最后赢家?只因知道一个忍字
大家都知道司马懿才是三国最后的赢家。纵观司马懿的一生,不难发现,虽然他最终博弈成功,但是他的经历,并不算一帆风顺。司马懿的性格中,有着能忍非常能忍的一面。过忍耐和演戏,降低了对方的防范心理后,他把握住时机,适时出手将其一举诛灭,可见其处事稳准狠。把司马懿性格中的这些特点加以概括之后,不妨用阴柔一词来形容,很好得展示司马懿这一末世枭雄不一样的人生。
不过最能够体现他这一特点的,是《三国演义》的描述。魏明帝曹叡为了抵御蜀汉,重新起用了司马懿。结果司马懿上任之后,第一件事,不是与迎战诸葛亮,而是克日擒孟达。这件事中,司马懿如何体现了自己的阴柔。首先料敌先机,当初司马懿刚刚受命迎敌,就有人前来举报孟达欲反,司马懿听完之后,以手加额,分析了一番之后,得出结论道:“此贼必通谋诸葛亮。”并一眼看透了如果孟达能够成事,可能会导致的局面,那就是“两京休矣”。
然后派人安抚,在看清孟达的目的之后,他没有大张旗鼓的讨伐,而是“星夜去新城,教孟达等准备征进,使其不疑”,也就是说,他向孟达表明了自己的信任,对孟达进行了安抚。最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孟达既然想反叛,一定会防备司马懿大军,不过他料定司马懿需要先向曹叡请命之后,再率大军前来,前后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可是司马懿并没有如何所料,而是选择了先斩后奏,并日夜兼程,将一个月生生缩成了八天。因此当他出现的时候,孟达还什么都没有准备,只能束手就擒。
司马懿的阴柔,不仅表现在内斗中,在御敌之时,他更是运用的恰到好处。当初诸葛亮驻兵五丈原,他奉命迎敌,却一直坚守不出。蜀军远道而来,粮草运输不便,打不起消耗战,为了逼他出战,诸葛亮命人为他送去了女人的衣服,对他进行羞辱。可是原本应该盛怒的司马懿,却能够面不改色,并不动声色的耗死了诸葛亮,不可谓不阴柔。这个众所周知的故事其实更能看出他熬死诸葛亮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