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昌的学生 【清华新闻学子嘉兴行】学生作品:四代“南繁人”的水稻梦

2017-05-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黝黑的皮肤,朴素的格子或条纹衬衫,语言平和不时露出微笑,这些农民模样的人就是嘉兴农科院的水稻研究者.目前嘉兴农科院的南繁育种人有30名,年龄

黝黑的皮肤,朴素的格子或条纹衬衫,语言平和不时露出微笑,这些农民模样的人就是嘉兴农科院的水稻研究者。

目前嘉兴农科院的南繁育种人有30名,年龄最大的是71岁,最小的29岁,横跨四代人。水稻研究是一项漫长的事业,几代人的传承也让水稻产量不断提高,百姓民生有了更稳定的保障。

自上世纪50年代至今,嘉兴农科院的研究者们在每年12月都会到海南南繁基地进行为期六个月的水稻培优、育种工作。60年的风雨坚持,也让他们为人民所铭记,“南繁精神” 被精确概括为24个字:勇于创新,不断超越;百折不挠,永不懈怠;忠于职守,无私奉献。这些水稻研究者也被称为“南繁人”。

姚海根分享自己40余年的科研经历

“科研是很寂寞的”

走入农科院会议室,却不见今天的主角农科院名誉院长姚海根,这位71岁的老人还在农田里专注着他的水稻育种研究。

作为“南繁”的首批成员,从1974年开始,姚海根每年冬季都要赴福建和海南岛等地进行南繁北育的工作,连续坚持了40余年,大部分春节是在海南岛育种基地度过。在南繁基地,他每天一早亲自到田里进行观测、记载、选种,中午用餐后稍作休息,下午继续工作到太阳下山。

1993年姚海根被认命为农科院院长,工作更为繁忙,他索性就搬到单位居住,从那以后的20多年里,他平均每年回家一次,白天老伴会来帮忙,有时女儿会带外孙女来看他,但大多数时候,陪伴他的只有上万颗不同类型的稻种。

自1965年从浙江农业大学毕业,姚海根已经为水、陆稻品种选育工作辛勤耕耘了半个世纪。谈及自己所取得的成就,姚海根对1979年的“秀水48”记忆犹新,这是他的处女作,在研发成功后很快成为浙江新一代当家品种,在重病区增产达 20%以上,深受农民青睐。“秀水48”的诞生背后,是姚海根在寂寞中整整花了6年时间求索,对此,他调侃性地说说,“科研是很寂寞的”,并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到农业科研的而队伍中来。

10年的农业科研生活让蔡金洋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追太阳的人”

蔡金洋2006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在农科院已经工作了10个年头,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成长为了带徒弟的师父,作为“南繁”的中生代,他称自己是“追太阳的人”。

“每年11月到第二年的4月,农研院所有的科研人员都要前往海南的南繁基地,”蔡金洋说,“因为在那个时间段里,南繁基地具有全国最好的光温资源优势。”

“刚到农科院的时候发现这里和想象当中的完全不一样,” 蔡金洋回忆起10年前踏入农科院,“7、8月份的太阳照在身上,就像火烤。”

如今,蔡金洋已经成为农科院里的“老师父”了,每年都有新来的毕业生加入他的团队,提及对后辈的期望,他说,“要脚踏实地,禁受住条件的艰苦,这是农业科研必须具备的素质。”

黄海祥是第三代“南繁人”的代表,年近五十的他已有许多白发

“信仰一路支撑着我”

这是黄海祥在嘉兴农科院的第27个年头。1989年刚中专毕业被配到嘉兴市农科院时,他还是半个门外汉,虽然学的是农业相关专业,但跟水稻并不沾边,而今白驹过隙,他已然是院里水稻育种的专家。27年里,看的最多的就是水稻,从筛选种子到收成谷子,往往要经过50-55天,这段时间里,黄海祥每天都要做记录,最终的目标是培育出外观和食味都较好的品种。

黄海祥坦言,当初选择学农,一是因为自己来自农村,对土地有感情,二是因为学农包分配,在80、90年代,国家分配是很让人羡慕的选择。但近三十年的农业科研工作,让他对这份事业有了新的理解,他把这叫做“信仰”。

“一开始这只是工作,但现在已经是我的事业了。我觉得我能从中的到快乐,我觉得是一种信仰在一直支撑着我,让我没有放弃。”黄海祥所谓的信仰是指,他希望能够培育出产量更高的稻种,看到自己培育的稻种被推广种植是他最幸福的事。

年近五十的黄海祥依旧忙碌在田间,在交谈中,他不时会指周边的某块稻田,告知哪块田里的稻种是刚培育的。他爱笑,每次微笑时,眼角的鱼尾纹都会烙印得更加深刻。稻种的研究并不是轻松的工作,科研者需要经历漫长的等待,甚至完全看不到成功的希望,黄海祥最长的一次等待长达10年,10年的反复尝试才让他研究出一种新稻种。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份辛苦不仅包括农民的辛勤耕作,也包含水稻育种人的的坚持和努力。这些平凡的科研者虽然鲜少被提及和关注,但他们的工作永远无法被替代。鲜花和掌声并不是对“南繁人”最大的褒奖,珍惜饭桌上的粮食、尊重他们的付出才是最大的礼赞。(清华大学2015级国新班 黄礼福 陈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