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世界的叛徒 戈尔巴乔夫沉浮录
1952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55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1980年10月,升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85年至1991年间,担任苏联总书记、总统,推动苏联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多项领域体制改革。1991年12月25日,宣布辞去苏联总统一职。1993年5月24日,在国际绿十字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该组织第一任主席。2000年3月11日,当选为俄罗斯统一社会民主党领袖。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俄罗斯族,1931年3月2日生于苏联南部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普利里沃利诺耶村,苏联最后一任总书记、总统。1990年10月15日,获得诺贝尔和平奖。2005年6月,德国统一委员会给他颁发“阿尔法检查站”德国统一奖。2008年9月18日,在美国受颁自由勋章。2012年5月3日,被俄罗斯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授予俄罗斯最高荣誉圣安德烈勋章。
俄罗斯历史学家О.А.普拉托诺夫在《俄罗斯荆棘之冠:共济会历史1731-1995年》一书中,从世界共济会秘密组织在苏联境内外的活动入手,曝光共济会对苏联解体进程中的催化性作用。该书披露大量事实,讲述了共济会秘密组织以及中情局(CIA是隶属美国共济会体系的情报和行动机构)斥巨资在苏联寻找和培养利益代理人的详细内幕,以及这些美国利益代理人在苏联解体中的作用。
在秘密犹太共济会组织领导人的秘密会议上,共济会关于必须谋建世界新秩序的古老纲领再次被强调。根据这一纲领,必须掌控整个世界的控制权,为西方少数国家的利益制订专门的计划对地球资源实施管理和控制。苏联是建立这一全球秩序道路上的主要阻力,必须摧毁。而与此同时,苏联国土上又存在着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资源。
1991年12月25日,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69年的红旗悄然降落,代表俄罗斯的三色旗重新升起,这标志着列宁创立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舞台上消失了。然而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关键是要既认真又科学地总结教训。实际上,凡是有政治头脑的人都在震惊之余思索着苏联演变的原因—为什么看起来那么强大而牢固的苏联共产党和国家政权竟会未流血抵抗就顷刻瓦解?
苏联、东欧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外因也有内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苏联、东欧之所以发展到今天这样的程度,确有西方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因素,但是归根结底,是苏联、东欧党的领导者推行了一条错误的路线,错误的方针和政策,严重脱离了群众所造成的。国内的因素,还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1987年2月两国边界谈判在莫斯科重新开启,钱其琛出任中方代表团团长,苏方代表团团长是副外长罗高寿。这次谈判因为有了戈尔巴乔夫讲话做基础,谈判进行得比较顺利,在中苏举行高级会晤前,双方就东段边界走向大部分达成了原则协议。1991年5月,两国正式签署了《关于中苏国界东段协定》。1992年2月,中俄两国最高立法机构分别批准了两国东段边界协定。与此同时,中俄西段边界问题的谈判和勘界工作进展也比较顺利。
中苏(俄)是世界上两个边界线最长、最大的邻国,在新中国成立后,无论是两国的结盟,还是敌对,对于两个大国的关系来说,都不是正常的国家关系。直到1989年5月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把两国关系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确立了两国关系中应遵循的普遍性原则,才使两国关系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上,为中苏(俄)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苏关系正常化的问题上,戈尔巴乔夫对苏联外交传统的改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我们应该予以肯定。
在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建设中,经济工作的中心地位是不可动摇的,经济改革的成就是其他改革事业成功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在各民族人民的现实经济利益在改革中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奢谈其他改革,不仅会贻误改革的时机,牺牲经济建设,而且会使民族主义这样一些旧的东西趁机蔓延,毒化民族关系,危及国家存亡。
苏联的剧变和解体说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走到了尽头,人们日益清楚地认识到,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培育与建立,才能使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但是,社会主义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市场经济建立的正确性、必然性,并不等于民族关系领域不会再出现矛盾和问题。社会主义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民族过程的影响,仍将是社会主义多民族国家执政党在实践中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决不可掉以轻心。
本书记述戈尔巴乔夫当选苏共总书记前的亲身经历以及他个人的家庭生活及与其知心友人间的关系;他当选总书记后进行改革的理念及活动。其中戈尔巴乔夫本人对改革事业的思考与理念、心理活动等等方面的细腻记述、“事过境迁”后的反思以及对自己行为的辩解,官僚、派别间的明争暗斗,是任何其他书刊无法取代、独一无二的珍贵资料。
戈尔巴乔夫:1931年3月2日生,1955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1955~1966年先后任苏联共青团斯塔夫罗小尔市委第一书记,共青团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第二书记、第一书记;1966~1978年行后任苏联共产党斯塔夫罗波尔市委第一书记,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第二书记、第一书记;1971年起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1978~1985年任苏共中央委员会书记;1979年任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80年任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85~1991年任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30年3月~1991年12月任苏联总统;1991年8月22日辞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职务;1991年12月25日宣布中止行使苏联总统权力;1992年任国际社会经济与政治学研究基金会(戈尔巴知夫基金会)主席;2000年3月任俄罗斯联合社会民主党领导人。
苏联解体20年来,人们对戈尔巴乔夫的评价仍是众说纷纭。根据全俄舆论中心在2011年戈尔巴乔夫80岁生日前夕的调查显示,现今俄罗斯人对戈尔巴乔夫的评价有了一定的变化,尽管人们对其执政时期仍难以做出肯定的评价,但对他表示愤慨的人已经从2001年的30%下降至20%,表示厌恶的人从9%下降至5%,表示好感和同情的人从16%下降至5%,表示尊敬的人从15%降至10%,对戈尔巴乔夫表示冷淡和漠不关心的人则从25%升至47%。
戈尔巴乔夫的妻子赖莎去世后,为了驱除孤单,戈尔巴乔夫有意识地安排了很多工作,包括出书,组织研讨会,同时包括给路易威登做广告,筹措资金维持自己的基金会运转。但对戈尔巴乔夫而言,这些都不管用,失去的是永远不能挽回的。戈尔巴乔夫一生经历了很多事情,也见证了很多变化,现在这位85岁的老人过着较为普通的生活,跟政治已经基本没有关系。而无论他一生的功过有多少,我们都已经不该再去追究,只愿他能够安享晚年。
在苏联解体20年的时候再看世界是怎么评价戈尔巴乔夫。 2011年的3月2日,戈尔巴乔夫满80岁,仍活跃在世界和俄罗斯的政治舞台上——梅德韦杰夫总统把他请到克里姆林宫,授予俄罗斯最高荣誉勋章;普京向他发去生日贺电,肯定了戈氏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对苏联的改革,戈尔巴乔夫后来说:“我也可以不改革,制度本身还具有稳定性,再维持几十年是可能的。”确实如此。戈尔巴乔夫登上权力顶峰时才54岁,而且身体健康,没有不良嗜好。他完全可以利用这种干部终身制、特权制的稳定性,墨守成规地当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总书记。
戈尔巴乔夫伟大的实践活动,在中国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我们佩服戈尔巴乔夫的勇气和魄力。他敢于对一个重度绝症患者狠下刀子。而那些只会在烂肉上盖布绣花的人将成为真正的历史罪人。我们为人类出现戈尔巴乔夫这样的伟人欢呼,他使近十个国家实现了民主,他拯救了近十个国家的命运。大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和华盛顿一样伟大,甚至比华盛顿更伟大。
戈尔巴乔夫于1985年3月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1987年11月应美国出版商之约撰写并出版了《改革与新思维》一书。 在这本书中,戈尔巴乔夫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关于国内政治经济改革和关于国际关系的“新思维”。他说,“改革给我们的政治实践和社会思维提出了新的任务”,必须“结束社会科学的僵化状态”,“彻底消除垄断理论的后果”,“使社会政治思维发生急剧的转折”。
最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新思维是否正确和起了什么历史作用,不仅取决于新思维的理论和政策内容,而且取决于这些理论和政策付诸实践的结果,特别是当实践结果与预期目标发生矛盾时对政策作何修改,以及最后的结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