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木儿王朝】论明朝与中亚帖木儿王朝的交流

2018-05-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帖木儿帝国(1370年-1507年)是中亚河中地区的突厥化蒙古贵族帖木儿于1370年开创的帝国, 首都为撒马尔罕,后迁都赫拉特(Herat,

帖木儿帝国(1370年—1507年)是中亚河中地区的突厥化蒙古贵族帖木儿于1370年开创的帝国, 首都为撒马尔罕,后迁都赫拉特(Herat,又译哈烈、黑拉特)。鼎盛时期,其疆域以中亚乌兹别克斯坦为核心,从今格鲁吉亚一直到印度,囊括个中、西亚各一部分和南亚一小部分,1507年亡于突厥的乌兹别克人。

在帖木尔帝国的建立过程中,当时周围所有强大的帝国无一能够迎其锋芒,经三十多年的征服战争,建立了一个领土从德里到大马士革,从咸海到波斯湾的大帝国。帖木儿帝国末代大汗,帖木儿五世孙巴布尔兵败逃至今天的印度,并在那里开创了莫卧儿王朝。帖木儿帝国时期,中亚突厥人文化特性与根基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与发展,为现代乌兹别克族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帖木儿帝国因此也是现代乌兹别克族定型的一个时期。

明代时代,郑和下泰西,开辟了中西交换间的海上丝绸之路。跟着海上交换的频仍与坦荡,原有的陆上丝绸之路逐步淡出人们的视野。但传统的陆上丝绸之路,仍然有着犹存的魅力。明与帖木儿帝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换是15世纪陆上丝绸之路的首要一页。 一直以来,学术界对明代与亚洲诸国交往史的钻研,一样平常偏重于明代与东亚的朝鲜、日本及...

论文关键词: 明代 帖木儿王朝 陆上丝绸之路

论文摘要: 明代时代,郑和下泰西,开辟了中西交换间的海上丝绸之路。跟着海上交换的频仍与坦荡,原有的陆上丝绸之路逐步淡出人们的视野。但传统的陆上丝绸之路,仍然有着犹存的魅力。明与帖木儿帝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换是15世纪陆上丝绸之路的首要一页。

一直以来,学术界对明代与亚洲诸国交往史的钻研,一样平常偏重于明代与东亚的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国,而对明代与中亚诸国交往瓜葛的钻研,则很少有人触及;同时,因为郑和下泰西的缘故,学者们在大多数情况下,重点钻研明代和西亚从海路方面的来往瓜葛,而钻研两边陆路来往的也比较少。究竟是,明王朝通过陆路与中亚、西亚的来往是古代中西瓜葛史上一个极为首要的内容。这1时代,我国的中原地区、西北地区与中亚、西亚的陆路来往在中国史与世界史上都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因而,这方面的内容很有深切钻研的需要。笔者不揣浅薄,对明代与十四世纪的帖木儿帝国的来往,谈点自己的粗浅见解。

帖木儿帝国是十四世纪中亚地区甚至天下的强国。在谈明代与其交往前,笔者先对其作简单介绍。

十三世纪初,忽必烈在争夺汗位的战争中获得成功,把广阔无垠的窝阔台汗国的地皮赏给了立下汗马功劳的察合台汗的后代。察合台后王的封地被很多具有大片领地的封建主拥兵割据。1321年跟着乜先不花的死去,察合台汗国盘据为两大部分:东察合台占据今中国新疆一带,西察合台则占有阿姆河和锡尔河间的河中地带。两者相互争战不息,栖身在西察合台境内的多为突厥人。此时,有至关数目的蒙古人也被夹杂于突厥族。

帖木儿的先人是察合台汗国内的世臣世仆,获得渴石(今乌兹别克斯坦南部沙赫里)作为采邑。1336年,帖木儿便在此出身。帖木儿属于西察合台境内突厥化的蒙古贵族巴鲁剌思家部落,巴鲁剌思蒙古是成吉思汗家族的近亲。

在十四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东察合台汗国秃忽鲁·帖木儿父子二代妄图同一察合台汗国的战争中,巴鲁剌思起初投奔东察合台汗国,留存了气力,继而发展强大了自己的权势。

1370年雄才大略的帖木儿颠覆了撒马尔罕的统治者,公布自己是成吉思汗的继承人,并即位为西察合台的苏丹。他行使中亚突厥游牧部落构成壮大的戎行,并以河中区域作为他的广袤的帝国的中心和战争的根据地,入手下手四周扩大,侵犯邻国,同时趁呼罗珊统治者内哄之机,于1380年彻底节制了河中地带和花剌子模。

帖木儿盘踞肥饶富庶的河中区域后,异想天开地要追踪成吉思汗的伟业,确立大帖木儿帝国。他在位三十余年间(1370—1405 年),进行了屡次对外大规模的扩大。正巧其时的中亚临近之国如伊儿汗国、印度、钦察汗国,都处在分崩离析的局势,这就给目空四海的帖木儿的对外扩大侵犯造成了有益机会。他想把都城撒马尔罕城建成世界上最美、最壮观的城市。因而,每次战争以后,他都要把战利品以及工匠、艺术家和占星家等送回首都。帖木儿蛮横的侵略战争使得各国蒙受到空前的浩劫。1404年,大军会合在从沙赫鲁黑亚到萨乌兰的锡尔河1线上,准备远征中国。但就在启程期近的时刻,1405年回历八月18日,帖木儿死于讹答剌,这位战争狂魔终究停下了他的脚步。此时的帖木儿帝国的领土西起幼发拉底河,东至锡尔河和印度德里,北抵高加索,南临波斯湾,已成为其时世界上最壮大的国家之一。

2、明代与帖木儿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明代固然取患有军事上、政治上的同一,但在全国范围内依然有很多元代的反动气力,这些残存权势或多或少对明代的统治都发生了必定的影响。同时,占据在大漠的北元政权对于明代而言,更是心腹大患。明代急需恢复和发展与中亚、西亚的来往,以此来管束北元政权的残存权势。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璋便欲通西域,“ 屡遣使招谕,而遐方君长未有至者”(《明史》卷三百三十二卷《西域传》)。

在西域诸国纷繁归附的情形下,帖木儿也向明代称臣纳贡。这类称臣纳贡虽然是迫于明代的国威,但更多的是帖木儿的战略斟酌。对帖木儿而言,明代的武力并不是他的直接威逼,他所忧虑的可能是其东边的东察合台汗国。1387年,“帖木儿首遣回回满剌、哈非思等来朝,贡马十五,驼2,诏宴其使。赐白金十又8锭”。这是一次试探性接触。1391年,东察合台汗国遣使哈马力丁来朝,这对帖木儿王朝造成无形的压力。1394年,帖木儿遣酋长迭力必失等向明代奉表贡马 300匹,其贡表言辞极尽树碑立传之能事,求得明皇高兴,以保持与明代的来往,是典型的藩属国向宗主国的贡表。但是,以成吉思汗继承者自居的帖木儿在获得对小亚细亚、金帐汗国、德里苏丹国的成功后,自觉羽毛丰满,气力壮大,不甘心臣服于明代并向其进贡,遂扣留明代青鸟使傅安,并派人率领傅安随处周游,借以炫耀其统治领土的广阔。同时,决定远征明代以消除这个藩属瓜葛,并宣称:他要“亲来见大汗(明皇帝),使之称臣纳贡于帖木儿”([德]细尔脱白格《纪行》)。但不久帖木儿病逝于讹答剌,东侵遂寝。

至沙哈鲁统治时代,帖木儿帝国逐步改良与明代的瓜葛,恢复了对明的朝贡。1410年,明派批示白阿儿析台等往祭故王,而赐新王及部落银币。明代又屡次调派傅安、白阿儿析台、***、陈诚、鲁安、郭敬、李贵等使团反复出访撒马儿罕等地,保持了两边之间的封贡瓜葛。通过明成祖与沙合鲁的通力合作,两国关系到达史无前例的友爱状况。仅在永乐212年间(1403—1424年),约莫有二十多个交际商贸使团来自帖木儿汗国,此外,还稀有十个西域使团来华走访。

明代以“天朝上国”自居,在经济上用通商商业、重利番商、厚待贡使等做法来招安西域诸国,以此来进步本身的国际地位。丰富的回报是西域处所政权囊括帖木儿朝乐于纳贡的首要缘故。但终究通商商业是双向的,在西域番商、商业青鸟使纷繁东来之时,亦有商队从中国贩运商品至帖木儿朝。从中外文资料评释,帖木儿妄图远征中国前夜,明与帖木儿朝的商业来往不停未断;以及帖木儿朝亡后,继立的昔班王朝,遣使臣贡马、驼等物,明廷照例回赐彩缎等物。这申明明代与撒马儿罕的来往并未因政权的更迭而收场,也反应了两边的来往实际上以经贸来往为主。

虽然明代必要帖木儿朝纳贡的马、驼等物,但相对帖木儿朝必要明代的彩缎、绢布等物而言,要少很多。这既可从帖木儿朝青鸟使来华的次数大大超越明代青鸟使达到帖木儿朝的次数获得反应,也可从两边贡赐商业的品种与数目获得反应。涌现这1状态缘故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一条生怕是其时亚洲的经济中心并不是在帖木儿朝,而是在明代。丝绸之路繁华的物质基础首要依托中国,而不是西方。

明与帖木儿朝之间有着差别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内在,跟着政治与经济的交换,彼此间的文化自然而然入手下手了交换。起首,通过两国青鸟使的觐见礼仪,使两边对彼此的轨制文化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进而在来往进程中可以或许尊敬对方的风俗,并将彼此认识的情形记录下来,传之后世,从而在必定意义上实现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其次,两边之间存在宗教来往。帖木儿在其建国进程中,伊斯兰教被立为国教。沙哈鲁即位时便把自己算作是一名穆斯林君主。末了,两边之间的物资文化交流对彼此社会生活有必定影响。帖木儿朝青鸟使来华后,对中国严正的法纪、雄厚的物产和多样的文化生活印象较深。一样,帖木儿朝纳贡物产也影响了明代的社会生活。

因为两国分属差别语系,说话学习的难度较大,明代虽有四夷馆这类培育外语翻译人材的黉舍,但因为培育的人数少,且汉人学外语多另求身世,不能知足对外来往的必要。因而,说话题目不但影响两边的直接沟通,也制约两边深层的文化交流。但整体而言,明与帖木儿朝之间在文化交流领域,仍是获得很好的成果,对后世发生踊跃意义。15世纪,天下已面向海洋。郑和的船队7下泰西,启示了海上丝绸之路,使得以往中西方的交换的重点由陆地转为海洋。海上交换的鼓起,会使人感到传统的陆上丝绸之路已经失去了作用。人们的目光也逐步由陆上转到海上。但作为传统的中西交换的路子,陆上丝绸之路仍然有着它奇特的韵味,在差别的时代背景下,都有着特殊的意义。而中亚,作为中西交换的关键,在初期中西交换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海上丝绸之路启示以前,几近所有的中西交换都聚集于此,因而对其进行钻研有着很大意义。而在海上丝绸之路启示后,固然商业的重点不在于此,但对于这个事变的钻研就更拥有意义。明代与帖木儿帝国之间的来往就是在如许的年夜配景下进行的,两国在陆上的这类交换是15世纪陆上丝绸之路的首要一页。

[一]加文·汉布里主编.中亚史纲领.商务印书馆,1994.

[二]沈立新.连绵千载的中外文化交流.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三][俄]维·维·巴尔托里德等.中亚简史.中华书局,2005.

[四]许海山主编.亚洲历史.线装书局,2006.

[五]杨军,张乃和主编.东亚史.长春出版社,2006.

论明朝与中亚帖木儿王朝的交流相关推荐论历史上的“德治”与“刑治”论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主要成因与对策分析

中考倒计时1天:中考妈妈与儿子的交流

父母与孩子交流什么样的方式效果最佳?

论汉字的起源

我看师达的利与弊 兼与师达的准家长们交流

论中国古代的盛衰巨变

《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分 可怕的对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