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铭铭事件 王铭铭“剽窃”事件中的三个疑点
1月18日,社会学系2000级本科学生没有见到本来应该监考的王铭铭,出现的是两位博士生。
在那之前,这些本科生曾经商量以什么样的方式表达他们对于王铭铭的情感。“如果那天王老师出现了,我们一定会有所表示的,我们要让他知道我们依然爱他,尊敬他。”学生梅锋说,“大家都爱叫他‘铭铭’。在他的课堂上总是笑声不断,在我们眼中王老师可爱得就像一个大孩子。”
北京大学的4位博士生则形容王为“诲人不倦,学识渊博,胸怀宽广,乃是学生心目中的楷模”。
这个形象似乎和一个猥琐的剽窃者不能叠加起来。
与王熟识的人大多没有改变对他的看法,王铭铭在厦门大学的一位师弟蓝达居,对王涉抄一事坚决不能相信。“在学术规范问题上……王铭铭师兄教给我最多,是他最早也最多地告诉我,搞研究写文章要尊重他人的劳动,要注意注释和说明。”
基于他对王铭铭人品的信任,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王大概是在以电脑写文的过程中发生了失误。蓝的理由是,《想象的异邦》这本书,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矛盾之处,就是书名及前言都是一个散论的东西,但是作品的结构和编排却又是教科书的样式。
蓝达居推测,也许王铭铭在与出版社“互动”的过程中,最终决定要把这个散论变成一本教科书性质的作品来出版。于是王把他自己翻译的《当代人类学》的部分内容稍作修改编排了进去,结构编排是临时改成的,而书名、前言、参考文献却早已编好。而因为疏忽,王忘记了补充参考文献,也忘记了修改前言,而这在电脑写作时代,是个易犯的错误。
蓝发现的这个矛盾,曹树基也注意到了,但曹则理解为一种“挂羊头卖狗肉”的做法而予以冷嘲热讽。
蓝的说法当然不能说完全没有可能性,但这种受真诚感情驱动而做的辩护缺乏证据,蓝因此被认为“太有想象力了”。这与对立面的“铁证在手”是无法真正过招的。
而能够对此矛盾做出解释的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施宏俊拒绝对王铭铭事件做任何评论。
另外,王铭铭的“抄袭动机”也是一个被公众关心的话题。作为一名著述甚丰的知名教授,他为什么要为一本教科书式著作冒如此之大的风险?他需要这样“锦上添花”吗?
而且,另一让人费解之处是,王铭铭居然抄袭自己亲手翻译的一本书,如果对此进行心理估测,这个人要么是已经胆大到丧心病狂的程度,要么就是太傻。这样不经掩饰的盗窃对“学术警察”们简直是“送货上门”。将两本书对照阅读,人们就会发现,内容的重复部分根本不需要一个博士生,甚至连一个中学生都可以看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