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少女》以音乐为名 燃青春之梦
原标题:《闪光少女》以音乐为名 燃青春之梦
《闪光少女》全国正式上线
7月20日,《闪光少女》全国正式上线,早在首映式和点映期间,这部电影迎来了国产片难得的口碑爆表现象,看似极其低级消遣二次元的海报和宣传物料的背后,是优质剧情与质量带来的反差,无论是豆瓣还是知乎都出现了大量直呼惊喜的网友,称这不光是一部带给人惊喜的国产佳片,更是一部能让人“燃”起来的真正青春片。而影片中用心制作的音乐因素,不仅给整部电影增加亮点,更奠定了高品质电影的基调。
部分网友对二次元形象颇有微词,其余大部分好评给予了鲍鲸鲸的台词,导演的完整叙事和梁翘柏的音乐制作。在集结了包括中岛美嘉、徐佳莹、杨宗纬、周笔畅等一票明星阵容来为电影创作插曲后,无论是古典音乐爱好者还是热爱翻唱的网友都获得了极大地满足,整部电影的配乐同剧情几乎完美契合,各种配乐都在点上,足够热血,足够暖心,将导演希望表达的那种青春热血的燃烧感淋漓尽致的发挥了出来,想必梁翘柏先生心中一直怀着一颗青春热血的心。
有网友询问,为什么梁翘柏先生对一部青春题材的电影的OST部分如此专注甚至偏执的要保证质量的地步?答案是显然的,作为一部以乐器作为影片中矛盾主题的电影,音乐除了要担当普通电影中烘托气氛推动节奏的作用,更要做到足够优秀能够撑起这种矛盾的程度,不然所谓的音乐矛盾最后演奏出来的都是烂大街水准的曲目,又如何能够保证影片质量呢?正是梁翘柏先生的这种不懈追求,最后在影片的音乐部分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甚至可以说,是一张超越原本价值的答卷。
而《闪光少女》对于音乐的这种追求,不光体现在电影中,更是辐射到了复杂的现实中,由徐佳莹、杨宗纬、周笔畅等人发布的一系列概念曲,讲出了梁翘柏先生音乐中的点点滴滴,从“微光”到“暖光”,从“真我”到“另一个我”,从“隐藏能量”到“进击”,梁翘柏先生所要表达的,所要歌唱的那些故事,即使在影片下画之后也会随着观众,随着听着这些歌的音乐爱好者一起久久的传递下去。
影片中贯穿整部电影的矛盾,是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的矛盾,二者虽然不至于到了水深火热你死我活的地步,但是在乐器的鄙视链中,民族乐器是明显排在西洋乐器之下的,这反映的不光是年轻人的观念转变,更代表了传统文化的流失与断代,这与当下外来文化全面压制本土文化的趋势相符合,而影片要表现的,正是民族乐器对这种趋势的抗争,而到了片中高潮的斗琴桥段时,导演用西洋乐去对比更是将民乐乐器的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古筝的清脆悦耳、扬琴的刚柔并济、编钟的浑厚大气、二胡极高的表现力。这当然要归功于导演对节奏的把控,但背后最大的功臣,还是主导了OST制作的梁翘柏老师对于民乐极其高深的理解,正是这种非凡的音乐功底,才将影片的主要矛盾切切实实的摆在观众的面前。
其实,音乐是不分阶级性的。这种明显的阶级划分在电影里首先表现在之前民乐西洋乐的对抗之后加上的铁栅栏,和教导主任对西洋乐学生的重视与对民族音乐学生的偏见。在陈奕迅到来之后,学生们用了一次对抗赛表现了两种音乐文化的各自的优势,然后这种阶级划分开始随着铁栅栏的拆掉而松动。而同样的,现实中的音乐也是不分阶级的,参与OST创作的周笔畅、杨宗纬、徐佳莹、中岛美嘉、祈inory与逃跑计划,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圈子甚至音乐也是差异很大的风格,最终却能完美的合作完成OST的制作,将各自最出色的表现融入到电影中,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只有音乐才能完成的任务,也是担当音乐制作人的梁翘柏先生的愿望。
而对于普通人的你我,音乐同样是不分阶级的,即使是五音不全技艺不精的你,心中对音乐的那份热爱也是真挚而热烈的,而《闪光少女》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展示出这份真挚的感情,特意在微博上发起了“闪光少女翻唱大赛” 和“闪光少女尬琴燃战”的活动,无论你的水平高低,都可以在活动中一展你对音乐的那份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