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原名 艾青/原名蒋海澄的趣谈
人的姓名并不只是一个人的代号或符号,从人的姓名的分解中,可以看出家庭的希望,本人的兴趣、爱好、志向、情操、抱负和理想,也可窥见友情、习俗、民风、时代特点等,给人以有益的启迪。
下文摘自江羽、孔令骥著,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名人姓名趣谈》。 艾青 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生于浙江金华。自幼喜欢绘画。初中毕业后入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不久去法国一边做工,一边学画,读哲学、文学,并开始写诗。
1932年回国,在上海参加左翼美术家联盟。同年被捕,在狱中写下了不少抒情诗。如1933年写的《大堰河──我的褓姆》就是他的代表作,当时发表这首诗不便用真名,便想起一笔名,当时已写下蒋字的“艹”字头,出于对蒋介石背叛革命的义愤,身陷国民党监狱的蒋海澄,耻于与蒋介石同姓,便信手在“艹”字头下面打了个“×”,恰好变成个 “艾”字,于是便以“艾”为姓,“海澄”正好为青色,就起笔名叫艾青。
闻一多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字友三,湖北浠水人。中国杰出的民主战士,诗人、学者。著有《红烛》、《死水》、《唐诗杂论》等。 闻家骅又名闻亦多,投考清华学校时,取其简便,改名“闻多 ”。
五四运动后,闻多主张取消字、号,甚至取消姓。有一天他对同学说:“我要取消姓,改一个简单的名字,但不能光叫‘多’。” 同学吴泽霖说:“最简单的就是‘一’字,你就叫‘一多’吧!” 后来恢复姓,便成了“闻一多”。
闻一多酷爱读书,就连新婚之夜也沉浸在书中。直到花轿到了门口,才将他从书斋中拉出来。因为他读书入迷,如醉如痴,因此又被人们称为“书痴”。 戴望舒 戴望舒(1905─1950),现代诗人,文学翻译家,浙江杭县人。
代表作为《我的记忆》、《雨巷》等。 望舒之名取自《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望舒是神话中为月神驾车的神,后用作月的代称。取名“望舒” ,意在迎取光明。 戴望舒所作《雨巷》为读者所喜爱,所以有“雨巷诗人”之称。
华佗 华佗,名敷,汉末医学家。生于沛国樵(安徽毫县),卒于公元208年。精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擅长外科。对“肠胃积聚”等病能利用麻沸散,对患者施行麻醉手术。
他还创五禽戏等强调体育锻炼。后因不从曹操征召被杀。 “华佗”二字的古音与梵语中“药”相应,“华佗”实为药神之意,也正暗合华姓。因其医术高明,人们都将他尊为具有印度神话色彩的“药神”,而称之为“华佗”,并一直沿用下来。
而他的本名“ 敷”倒反而不为人所知了。 司汤达 司汤达(1783─1842),原名亨利·贝尔,法国小说家。代表作为《红与黑》。他一生用过170多个笔名,但最常用、最爱用的是“司汤达”。
1817年,亨利·贝尔在意大利米兰时,写了一本游记,因自己与烧炭党人交往密切。于是决定以笔名出版。但是,起个什么笔名好呢?有一天,他阅读德国美学史家温克尔曼的传记,想到这位艺术家的故乡──小城司汤达,10年前自己还在那里住过五天,并受到一位美丽姑娘的热情接待,此事使他永志难忘,于是便决定以“司汤达” 作笔名,不仅在发表这本游记时署名“司汤达”,后来出版名著《红与黑》时,也是用的司汤达这个名字。
山口百惠 山口百惠,日本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1959年生于东京。上中学时,即在选拔歌坛新秀的《歌星的诞生》应试中中选,不久成为红歌星。 山口百惠是一个非婚生子女,她和她妹妹的生活全*母亲做零活维持。
她的父亲不给她教育费,而且在她稍有名气时,又以她的父亲的名义到处招摇撞骗,还从山口百惠手中强索大笔款项。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山口百惠上小学时就兼做送报员。
上中学后一心想赶快毕业,当个美容师,多挣些钱给母亲。她在自传中说:“我很少笑,在我的幼小的生活天地里很少有笑声。”因此她成名以后被艺坛上称为“冰美人”。 她复姓山口,名百惠。因她祖上居住在“山口”这个地方,便以居地为姓。“百”在这里作“多”解;“惠”包含有“聪明慈祥,温顺柔和”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