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乎者也罗大佑 一场音乐与人生的思辩
1982年,罗大佑的第一张专辑问世,
取名为《罗大佑:之乎者也》。
专辑封面上一个披肩卷发的男子戴着墨镜,
他在他的专辑前言里说,
这里没有不痛不痒的歌,
假如不喜欢的话,
请回到他们的歌声里,
因为这中间没有妥协。
用今天的话说,
就是有态度。
在那张专辑里,
有后来脍炙人口的《童年》、《光阴的故事》,
也有充满对当时台湾社会讽刺批判的《鹿港小镇》《之乎者也》,
还有一首关于爱情的,《恋曲1980》。
如果看了今晚的《梦想的声音》
就能听到,
羽泉在节目里重新演绎了这首歌。
没有天长地久,
也没有你侬我侬,
在那个大街上到处都放着邓丽君靡靡之音的年代,
罗大佑唱着“你不属于我,我也不拥有你”扑面而来,
对于当时的年轻人而言犹如醍醐灌顶,
才知道原来爱情还可以如此独立。
有人说,罗大佑是个哲人,
听他的歌永远不会觉得过时。
三十年过去了,
当陈羽凡扫着琴弦,
胡海泉指压着黑白键,
《梦想的声音》舞台上再次响起这首歌的时候,
不仅是对华语教父罗大佑的致敬,
还有对当下年轻人的忠告。
如今的爱情被包裹上了更多物质的外衣,
也因为物质,
丛生了许多依赖。
羽凡在舞台上嘶喊着
姑娘,世上没有人有占有的权利
你不属于我,我也不拥有你!
这种充满独立意识的爱情观,
在三十年前是一种新鲜的态度,
而在如今看来则是近乎残酷的批判。
节目背景中不断地切换着岁月更迭的痕迹。
当年流行的歌如今已是经典老歌,
当年崇拜着的人,
有的已不在人间,
而当年陪在你身边的那个人是否依旧还在?
或许没有什么东西是永垂不朽的,
热恋中的男女疯狂地表达着对彼此的爱忱,
但真正能永远走到头的恋情却又如镜花水月般,
可望不可及。
罗大佑当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爱情誓言的虚弱和不确定性,
而从不久前才经历过感情风波的陈羽凡嘴里再唱出来,
又是另一番领悟的味道。
身边似乎有很多朋友都在追《梦想的声音》,
在第一期播完后,
一位大学时的好友发着朋友圈感慨,
第一次听《绿光》还是个小学生,
如今,女儿都快念小学了。
如果说那些讨教者是在节目中追着自己的音乐梦,
那些已成前辈的音乐导师在唱着曾经的故事,
那么每周收看的观众则是在回味着自己年少时的梦,
几番轮转。
从前的日子过得慢,
车马邮都很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在如今喧嚣的城市里,
已没有太多的空间留给一个人一段单独的时光去回味。
但如果每周能够有那么一个夜晚,
可以静下来和无数有着共鸣的人
隔着荧幕去共同追忆那么一首曾经的歌,
遥想着当年的故事,
也算不负年华,不负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