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大鱼海棠》:“中国元素”的运用只停留在表面层次
“中国元素”的运用只停留在表面层次,而没有发挥它真正的价值,电影也便缺少了使人思考品味中华文化魅力的动力。
在我们的文艺作品中,“中国元素”怎么呈现,是文艺创作者们面对的一大课题。
最近,电影《大鱼海棠》火热上映,它凭借细腻的制作与唯美真挚的情感表达,受到不少观众好评——为了报恩而牺牲自己的椿、默默守护在心爱之人身边的湫、拯救鱼儿且不悔于此的鲲……人间最真挚美好的感情就这样集中在一起,成就一片纯净的乐土。
仔细观察发现,这部电影借用了不少外国作品的原型。在我看来,取材最多处来自宫崎骏的系列动画电影——撑船的“三手怪”,神似《千与千寻》中的“萝卜神”,为灵婆抬轿的猫类似《猫的报恩》中猫的原型,夜晚整个建筑群灯火通明之景则与《千与千寻》中的一景非常相似……借用外国艺术表现手法无可厚非,但同时不能缺少对“中国元素”的巧妙运用,更不能在汲取借鉴中迷失了自己。
不能说这部电影没有融入“中国元素”,可圈可点之处也不少。比如,在选择影片发生的场景时,导演梁旋和张春多次走访福建的“客家土楼”,并最终将其运用到电影里。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椿的抽屉中各种中国的特色物件、湫家中的装饰物“葫芦马勺”以及片中人物源自古籍的姓名。这些确实都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独具特色,但也仅限于告诉观众,我们是有这些东西的。“中国元素”的运用只停留在表面层次,而没有发挥它真正的价值,电影也便缺少了使人思考品味中华文化魅力的动力。
在“中国元素”的运用上,一些外国电影反而有独到之处,比如《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这部电影以赫敏的讲述为旁白,以中国特色的皮影作为表现形式,生动地将“死亡圣器”的故事讲给观众。在影片昏沉阴暗的主色调中突然增添了一抹亮色,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同时也令人感受到皮影的魅力。相比于真人演绎,做成皮影的效果更加生动,亦可以抬升整部电影的格调。这样的融入“中国元素”,是真正做到了有机结合,而不是因为这个地方“可以用”,才使用了这样的表现形式。
如果说文艺作品是一架庞大的机器,“中国元素”则应该在其中扮演“齿轮”的角色,而非成为机器的“喷彩”。若只在机器表面做文章,则会让观众产生缺乏内涵之感,而这种内涵的缺失又是情节的跌宕起伏所无法补足的。作为中国人,我们对于那些隐藏在中国版图各个角落的中华文化的认知自然强于多数外国人,我们需要的只是取舍它们的“慧眼”,正如韩愈在《马说》里讲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中国元素”便是一匹不好驾驭的好马,对于“中国元素”的运用,重要的部分在其精髓,而非外在的表现形式。为了驾驭这匹“烈马”,“缰绳”亦可以源自外国一些较为成熟的技法,以使“中国元素”更加完美地展现出“千里马”之力。如此,不仅是观众,甚至创作者本人,都能在理解中华文化上获得提升。然而不可以忘记的是,“缰绳”终究只是“缰绳”,若是以“缰绳”为主、“千里马”为辅,大约结局只能使其“不以千里称也”了。因此,选好“缰绳”,驾轻就熟地使“千里马”奔向世界,是我们应当致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