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穗芬资料简介及照片 父亲孙科母亲蓝妮【图】

2017-12-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孙中山孙女孙穗芬1日上午在台北发生严重车祸,送到新光医院时几无血压.心跳,并大量失血.经过8小时的手术抢救,孙穗芬血压.心跳有所恢复,但是目前仍未脱离险境,未来2天是关键.新光外伤科主任陈庆霖表示,孙穗芬恐有血液凝固.引发血栓风险.孙穗芬于1日上午搭乘友人谢姓男子驾驶的黑色轿车前往桃园机场,7时40分行经建国高架桥南下匝道时,遭对向红色轿车撞击,孙穗芬的座车车头几乎全毁,孙穗芬受重伤,被送往新光医院急救.新光外伤科主任陈庆霖表示,孙穗芬送医时昏迷指数只有3分,血压.心跳&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孙中山孙女孙穗芬1日上午在台北发生严重车祸,送到新光医院时几无血压、心跳,并大量失血。经过8小时的手术抢救,孙穗芬血压、心跳有所恢复,但是目前仍未脱离险境,未来2天是关键。新光外伤科主任陈庆霖表示,孙穗芬恐有血液凝固、引发血栓风险。

孙穗芬于1日上午搭乘友人谢姓男子驾驶的黑色轿车前往桃园机场,7时40分行经建国高架桥南下匝道时,遭对向红色轿车撞击,孙穗芬的座车车头几乎全毁,孙穗芬受重伤,被送往新光医院急救。

新光外伤科主任陈庆霖表示,孙穗芬送医时昏迷指数只有3分,血压、心跳“几乎量不到”,脑部情况也“相当不好”。经心肺复苏术抢救回血压、心跳后,便立即进开刀房。手术一直进行到3点35分,结束手术送至加护病房,血压收缩压约100毫米汞柱,心跳恢复约110次,但仍未脱离险境。

陈庆霖表示,医护人员初步检查孙穗芬头部,发现挫伤并不严重,但未来两天要密切观察,特别是前24小时是关键;除了多重外伤,也得留意孙穗芬输血过多,恐有血液凝固、引发血栓风险。

孙穗芬发生严重车祸送医后,马英九于1日晚间到院探视;孙穗芬儿子孙忠伟从香港赶来,晚间6点多来到医院病房探望。

孙中山孙女孙穗芬1日在台北市建国高架桥匝道发生车祸,她所乘坐的黑色富豪轿车,车头被撞的几乎全毁。

孙中山家族族谱简表(图片来源:台湾《联合报》)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孙中山缔造不朽功业,孙女却在“辛亥百年”元旦遭逢生死关,这是令人感伤的历史偶然。百年历史兴衰轮转,孙中山虽有辛亥革命之功,孙家人命运却是坎坷,这又是一页沧桑史。

孙中山一生 浪漫多舛

孙中山一生为推翻满清奔波,沦为通缉犯,流浪于南洋、日本与欧美,被称为浪漫的革命家;辛亥革命后,孙文虽曾任“临时大总统”,却被迫退让,晚年周旋于军阀间,最后因肝癌病逝,生前未能看到中国实质统一。

孙科晚年 疾病缠身

孙中山一生浪漫与多段婚姻,却仅与卢慕贞生下三小孩,长子孙科虽曾任“行政院长”等高位,离开大陆后避居美国,却是疾病缠身;次女孙婉也有两段婚姻,长女孙娫命运更坎坷,19岁死于肾病。

孙娫诞生于广州起义失败后,1913年三月因身染重病回澳门疗养,孙中山虽在策划二次起义(讨伐袁世凯),仍特地赶回澳门探望女儿,无奈最后仍回天乏术。

穗芬庶出 不被接受

孙中山的孙子辈,以孙科一门居多,共两子、四女,但孙穗芬、孙穗芳属庶出,两人不被卢慕贞接受,甚至孙科过世,孙穗芬虽曾到灵堂祭拜,但孙家长辈颇有微词,党务人士形容“有点类似蒋孝严当年情况”。

孙穗芬庶出的特殊背景,虽有“孙中山孙女”光环,却未享受太多实质好处,让她养成独立个性,受访时还说:“我不靠这块(孙中山)招牌!”

幼年遭绑 戏如人生

所谓戏如人生,孙穗芬年幼时曾被绑架,也曾任空姐、涉外官员,出入上海社交圈,仿佛传承祖父孙文的DNA,长袖善舞、具有多种语言能力,卸任公职后继续经营企管公司,精采丰富人生,也不输给祖父。

“建国”桥上 竟逢大劫

从游逛花博的缤纷、欢度辛亥百年的喜庆,孙穗芬这回徘徊鬼门关头,肇事地点是“建国”高架桥,瞬间从大喜堕入大悲境界。

孙穗芬与母亲

名门之后传奇多

孙穗芬长年旅居美国、上海及香港等地。台湾民众对她的认识并不多,去年12月28日参观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时,曾接受媒体访问,引起外界关注。事实上,孙穗芬的人生充满传奇,不只是出身背景,她8岁在上海曾有被绑架的经历;17岁时在妈妈签下同意书后,成为台湾史上最年轻的空服员;近40岁时则跑去念大学,摇身一变为自己大儿子的同学;毕业后投入美国外交圈,人生经历辉煌。

传奇经历

8岁时曾遭绑架

孙科有2个儿子和4个女儿,目前家族成员分居海外各地。儿子孙治平和孙治强都已过世,女儿分别是孙穗英、孙穗华、孙穗芳和孙穗芬。

孙穗芬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在教会办的幼儿园和小学读书。 1946年夏,8岁的孙穗芬在上海滩被绑架,使得她母亲破费10万美金。上海解放前,孙穗芬被送到香港,后又到台湾读书。

曾是台湾最年轻空姐

1955年,孙穗芬在香港高中毕业后,由于成绩优异,被美一家教会大学以优厚的待遇录取,并发给她四年留美的奖学金。但是由于在香港拿不到签证,使她的大学梦破灭了。赴美留学未成,却使她成为当时台湾最年轻的航空小姐。 其后在工作中认识了日后的丈夫,一位曾经参加过二次大战的美国飞行员。

孙穗芬1957年1月在台湾和孙康威结婚专心做一名贤妻良母,生子孙忠仁、孙忠杰、孙忠伟。

与儿子同时上大学

1976年,在39岁的时候,孙穗芬决定走出家庭,重新接受高等教育。她与大儿子同时上了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成为校园中年龄最大的一名学生,在3年的时间里,她获得了秘书和金融两个专业的毕业证书,并荣获华尔街日报奖。因此,一时间,孙穗芬成为美国媒体的新闻人物。华尔街日报奖是由华尔街日报社设立的,它每年一度颁发给全美金融专业毕业生中成绩最优秀者。孙穗芬是第一个获得该奖的亚利桑那大学的女大学生。

成为美华裔外交官

大学毕业时,孙穗芬的丈夫孙康威正在约旦工作,她便来到约旦一家美国公司工作。10个月的秘书工作使孙穗芬感到,在这里她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人生价值,于是准备离开约旦,回美国,重新找工作。刚好这个公司总部有人来约旦调查,得知孙穗芬要辞职,总部人员了解她辞职的原因时,她坦率地告诉他们说:“我这个以学金融为背景的大学毕业生来做秘书工作,总感觉没趣味。因此要辞职。”听了她的意见,这家公司总部来约旦的人员就将孙穗芬推荐回美国总部工作。1985年,孙穗芬开始经商。

1986年,是孙穗芬职业生涯的一大转折点,这一年开始,孙穗芬在美国商务部做商务领事,成为一名华裔外交官。 1989年9月,孙穗芬调任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商务领事; 1992年7月又到美国驻法国巴黎大使馆任商务参赞。两年后她辞去公职,到香港创办了一家咨询公司——香港顺亚顾问有限公司,往来美国、香港与上海等地。

如今,孙穗芬常奔波于上海、香港和美国之间,为开拓中国的贸易市场,乐此不疲。

不喜欢被称为“孙中山孙女”

虽然身为名人之后,但孙穗芬女士并不喜欢被人称为“孙中山的孙女”。“孙中山先生是我的祖父,他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敬仰和敬重,这一点,我们作为后辈非常骄傲。但是这些都是属于祖父的,而不是属于我们这些后辈的。我不想用‘孙中山孙女’的身份去炫耀,用祖父的光辉往我自己脸上贴金。这其实是对祖父的一种不敬。” “以前我对被称为‘孙中山孙女’非常生气,那样好像把祖父的成就算到了我的头上,我非常看不起靠祖宗吃饭的人。”

也正是因为这样,孙穗芬女士自小便特别地努力。“我当然不能和祖父相比,但是我觉得在我从事的领域内,我是成功的,是靠我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所以我也为我自己感到骄傲。” 孙穗芬女士说,自己并不是不以祖父为傲,但是那种骄傲并不能当成光环。从小在内地长大,之后虽然在不少城市以及国家生活过,但她最终还是选择回上海定居: “我在日本、泰国、约旦、美国都生活过,但总觉得那里不如上海,没有家乡的味道。”孙女士尤为喜欢冬天上海街边烘山芋的味道和听到绍兴戏的感觉。

她常教育自己的三个儿子,希望他们能够担负起自己的一份责任,能够有真才实学,能够闯下属于自己的天地,而绝非吃老本。

一位精致的女人

据媒体报道,在任何场合遇到孙穗芬,都可以从细微末节处看出她是一位精致的女人:她的指甲油总是和着装颜色相协调;出现在公共场合时,几乎都不会忘记用特别小配饰或珠宝点缀当天的整体造型;她一直保持着非常中式的短发,因为这个发型“干净利落”。孙穗芬说话语速很慢,但谈吐优雅,在上海的社交圈里鼎鼎有名。

低调生活

“父女之间很疏远”

父亲孙科对于她的影响,孙穗芬坦然地承认“父女之间很疏远”,“他根本没管过”,“名人家里的孩子很少看到父亲在家里”。在孙穗芬的口中,这样的父女关系似乎很有渊源,祖父忙于事业,三个孩子几乎都是祖母一个人养大;作为官员的父亲孙科,也总是忙于各种应酬以及其他一些繁忙的事务,很少有时间和她共处;10岁多的时候父母分开后辗转迁移;等孙科年事已高有闲之时,却父亲住在中国台湾,女儿住在日本,也没有什么见面的机会,更不要说有什么非常深刻的记忆了。

孙穗芬看得很通透,她并不觉得父爱的几近缺失会深远地影响她的生活,“一个人应该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任,他有选择的权利,不应该把选择的失误归罪于他人。”倒是她的母亲,一位自创企业的女强人,美丽、独立、智慧的女性,才无比重要地影响了她的一生。她说她的三个孩子都是自己亲手带大;她睡过地板,吃过很多苦;一个人应该能屈能伸。

“母亲是当时有名的美人”

孙穗芬的母亲蓝妮,出生于没落贵族世家,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滩交际场上的名人。“我母亲的审美观念很强,她的衣服都是她自己设计。那时候,是没有什么名牌的,没有Dior、Gucci。我们将裁缝请到家里来,挑什么样的料子、钉什么样的纽子、滚什么样的边,都是她说了算。甚至后来我去了台湾工作,缺什么衣服都会打电话给她。妈妈会帮我设计好样子找裁缝做好,我就去香港拿,然后带回台湾穿。”

孙穗芬的客厅里有洋式的沙发,也有中式的茶几,她觉得东西方文化对于她的影响也是一半一半。她从小在西式教育的学校读书,从上海当时的圣心小学到美国的亚利桑那大学。然而,母亲的教导是东方的,“我觉得继承妈妈最多的性格是独立,她永远自己有房子,不是跟我父亲住在一起。她要比我能干得多,而且从不依赖于人。她非常有魄力,这一点我比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