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退出新浪微博的真实原因
刘菊花2002年5月30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通过了新闻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刘菊花硕士论文答辩时,陈力丹教授担任答辩委员会***。接到学生转来的网友的举报材料后,陈力丹教授表示:“经过一天来的回忆,这个事情多少有些记忆……刘菊花的论文水平不高,这是我留下的印象。考虑到介绍默多克的当时在国内不多,文章对于开阔眼界多少有帮助,通过的时候给的是‘良’,那时水平不大高的论文通常给的是良,极少到‘中’。"
陈力丹教授在博客中说:“2002年的时候网络虽有,但不发达,作者参考了较多的外国资料,在这个意义上尚有价值。文章共有注释79条。亦明先生如果能够证明刘菊花的文章是抄袭,希望能够拿出具体的证据来,最好一一对照。
不过,标明出处的地方,不是抄袭。既然文章不长,做到一一对照,比较容易得出正确的结论。如果是抄袭,我应该承担失察的责任,并要求社科院研究生院通过一定的程序,撤销刘菊花的硕士学位。在这里,我先表这个态。如果没有这些情况,或只有二三行字相似,尚算不上抄袭。那么,提出这种质疑的人,应该向刘菊花礼节上道歉。”
此后,在寻正(廖俊林)、亦明(葛莘)等众网友的协同努力下,刘菊花硕士论文高达90%以上的抄袭全貌随即曝光。4月27日,《法制周末》刊文《方舟子后院起火:妻子硕士论文涉嫌抄袭》,文中写道:“亦明经过与其他举报人多次讨论后得出结论:刘菊花的这篇题为《国际传媒巨头对当代中国传媒文化的影响》的论文约31000字,共有159个自然段,其中146个自然段(约28000字)含有来自他人的文字,但只有70个自然段含有标明出处的‘注释’。
其中第二章第一节1600余字,出自刘菊花之手的文字,最多不过118字,即只有7%的‘自主率’。 亦明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他已经将刘菊花抄袭的证据整理后用邮件发给陈力丹教授,并且表示:‘如果这些证据不足以让您认定刘菊花抄袭,则我定将向刘菊花女士公开道歉。
不仅如此,我还会向陈先生公开道歉。反之,假如陈先生作出""""刘菊花确实抄袭了""""的认定,则我也希望您能够兑现自己的承诺。’
4月25日,陈力丹教授回信说:‘我已经离开那个地方8年,刘菊花的论文则是9年前的事情,那时很不规范。我太忙,连睡觉吃饭都难以保障,但卷进这个事情自然得有个交代。从你的材料看,根据现在的测试软件,她的重复率会超限,估计差不多可算抄袭,但问题复杂在有较多的注明了出处,如何算要由社科院研究生院来判断。
我想把你的东西转交研究生院,由他们根据他们的文件来判断。’4月26日,陈力丹再次发表博客文章,称亦明提供的认定刘菊花论文抄袭的材料,考证颇为丰富。
他说:‘根据看到的对照材料,虽然刘菊花在不少地方注明了出处,但颇为含糊,而且就现在的重复率看,估计超限了,得算抄袭。’同时,陈力丹将举报材料发给了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主任,请他转研究生院,‘根据院内规定来公正处理,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2011年4月28日,《法制周末》刊文揭露刘菊花文论抄袭的第二天,“方舟子妻”在方舟子博客和新语丝上发文《问心无愧》,自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大规模论文抄袭不过是“也许有些引用不妥、不规范的地方”,继而诬陷抹黑其他学子,说“但像我这样的小蚂蚁遍地都是”,紧接着威胁陈力丹教授,扬言方舟子的下个打假目标要对准他,声称“还是让方舟子的宝剑去打老虎吧,毕竟纠正了中国的学术风气才好让那些‘不抄’的老师别再对自己的那么多学生深表不满,还要在9年之后把其中的一个举报一下。
”
此后,陈力丹教授沉默,不再发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对此证据确凿的大规模论文抄袭装聋作哑,对于“方舟子妻”极其恶劣的抹黑其他学子、威胁答辩老师的黑社会行径视而不见,未作任何处理,因而引发了网友的进一步质疑。
刘菊花论文造假真相大白,确凿无疑,人们继而开始质疑她读硕士之前的学历和背景。刘菊花拿不出能证明其本科学历的大学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也说不出自己就读过哪所大学,人们由其论文抄袭进而怀疑其学历造假。
有网友提出,刘菊花原本不具备读硕士的资格,是通过特殊关系作为特招生进入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还有网友爆料,指出与刘菊花有特殊关系的人物就是于光远。于光远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马列主义***思想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顾问,在社科院影响巨大。网友猜测,正是通过于光远的关系,刘菊花才得以“破格”进入社科院研究生院就读。作为证据,一张刘菊花、方舟子在于光远家中与于光远的合影被公布到网上。
面对关于刘菊花学历的质疑和她因于光远而破格攻读硕士的传言以及对她作为新华社记者伪造民意数据力挺“绿坝”的批评,2012年3月5日,“方舟子妻”再次在方舟子博客和新语丝上发文辩诬,题为《过洁世同嫌》,文章称自己“又纯又美”,家世清白,智商过人,学业优异,特有思想,大学就读哲学专业,学士论文优秀,担任新华社记者,赶写内参,以一己之力阻止了“绿坝”的实施,正是因为自己高洁盖世,又嫁给了打假英雄方舟子,因而遭受着世人的污蔑陷害。
不过,“又纯又美”、以“真善美”化身自居的“方舟子妻”仍拒不提供她上的是哪所中学、哪所大学;学业一贯优异的“方舟子妻”,在文中继续拒绝“晒”自己的大学毕业证书,理由是“好多网民要我晒大学毕业证,我就不晒。
晒毕业证不是唯一的证明方式。智商不够或装糊涂,晒了也没用。智商够或会独立思考,用不着晒”。文章只字不提“方舟子妻”是如何进入社科院研究生院以及其后怎样成为新华社记者的,相反,“方舟子妻”称自己“一向很少在网上留痕,所以方黑的资料搜集也就到这种程度了。
什么搜搜百科、百度百科之类的,很多内容是根据方黑的素材弄的,错误一大堆,不靠谱。”其任职单位新华社也非常配合,严格为高级记者刘菊花的学历等资料保密,绝不外泄。显然,“方舟子妻”为质疑者无法从网上查到更多关于她的背景资讯而洋洋得意。
十分反常的是,方舟子一向睚眦必报,如昔日朋友刘华杰所言,他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与朋友反目成仇、报复不已,这回,事关他妻子的学位和饭碗,绝非“鸡毛蒜皮”的小事,按照其一贯的做法,只要占一点点理,哪怕很不充足,方舟子都是不惮于诉讼的,他早已习惯于打官司,2011年3月30日,《法制周末》刊登了长篇报道《方舟子涉嫌抄袭总调查》,2011年4月28日,即《法制周末》曝光刘菊花硕士论文抄袭后次日,方舟子告诉中国广播网记者说:“我们已经在起诉《法制周末》,针对的是《法制周末》当时发表长篇的四个整版的报道,他诬陷我抄袭编造了一些谣言,我要起诉《法制周末》损害了我的名誉权。
昨天朝阳区法院通知我说案子已经立了,可以立案了,我们已经去交费了,交诉讼费。”
奇怪的是,对于不仅“污蔑”他妻子的名声、威胁他妻子的饭碗,还严重败坏了他的忘年挚友、“德高望重”的于光远老先生声誉的特大“谣言”,“造谣者”实名实姓(如大力揭发刘菊花的编剧赵华),清楚可查,方舟子又对质疑者恨之入骨,有杀人之心,如他对附和质疑刘菊花论文的罗永浩称他要“杀猪”,为此不惜“血溅一身”,他还预言要“用下半生的时间”,一个一个报复质疑者,对他们“一个也不放过”。
既然如此,方舟子和妻子以及位高权重的于光远本人为什么不敢诉诸法律以求伸张正义呢?
“方舟子妻”和方舟子不敢诉诸法律的反常不合理回应,其有恃无恐黑社会般的嚣张狂妄,中国社科院的装傻不作为,自称喜好“骂人”、与方舟子一样富于斗争精神的于光远本人的沉默,不仅使得“谣言”不能被消除,反而愈传愈盛,网友对真相愈加好奇。种种反常说明:正因为“谣言”蕴含真相,故而当事人做贼心虚,无法诉诸公堂。
2012年3月9日,新语丝网站转登了一则来自“***史料信息网”的《于光远家人澄清谎言声明》。这则简短《声明》只刊登在海外的新语丝上,“谣言”在中国广传,又与自己和妻子切切相关,方舟子却不敢把《声明》刊登在自己的中国新浪博客上,只是在微博中转发了一下。
《声明》处心积虑,刻意编造,却通篇谬误,软弱无力;试图掩盖真相,转移视线,却弄巧成拙,欲盖弥彰。稍用理智者,即可看出,这则试图惑众的声明,不过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拙劣掩饰。
新语丝刊登的《声明》全文如下:“于光远家人澄清谎言声明
***史料信息网2012-05-09
3月 6 日 下午,***史料信息网工作人员电话采访了于光远同志的家人及身边秘书。他们表示,对近日来网上流传‘于光远安排保姆刘菊花入社科院读研 ’的谣言深表震惊和气愤。刘菊花曾随同丈夫方舟子一起到光远同志家中拜访,仅此而已,从无其他关系。
光远同志 1989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他为人正直,品格高尚,至今仍被视为中国改革的先行者和思想理论界的旗手,受人敬仰。刘菊花1999年起在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读研时,年届八十五的光远同志不担任中国社科院领导已十余年之久。
如今有人居然借‘韩方之争’恶意污蔑中伤光远同志,行为令人不齿,应受到公义谴责。光远同志的家人及身边秘书在此呼吁:请广大网友切勿传播谣言,留百岁老人一份清静;并请网友协助查清何人造此谣言。”
首先,于光远如果不是处于无法思维及表述的状态的话,作为网上流传的“于光远安排保姆刘菊花入社科院读研”谣言的受害者,他本人为什么不出来澄清此事,而是让可能并不知情的家人和身边秘书代言?作为社科院的前任老领导和顾问,他为什么不能严正要求社科院有关部门和当事人如研究生院及刘菊花指导老师出面为他澄清谣言?即使于老因年龄缘故不适于出面,那么,另一“谣言”当事人刘菊花,除了云山雾罩地以“方舟子妻”为名发文“偶尔露峥嵘”,为何从不出来面对媒体澄清自己和于老的关系、为于老洗清“污名”?
其次,即使年高的于光远处于无法表述的生理状态,于光远家人完全可以自己出面通过媒体辟谣,为什么要借助“***史料信息网”来“辟谣”?于光远与刘菊花的事,与“***史料信息网”有什么关系?当事人是于光远和刘菊花,是他们自己需要出面澄清“谣言”,两个当事人都不出面,既不敢面对媒体,更不敢诉诸公堂,此事又不涉及***生前作风或因私违规问题,八竿子打不着的“***史料信息网工作人员”出面“电话采访了于光远同志的家人及身边秘书”,为刘菊花和于光远“辟谣”,岂不荒谬滑稽?
再者,即使于光远及其家人、刘菊花都不能出面澄清,社科院研究生院总可以说明刘菊花符合正当程序入学、与于老毫无关系吧?由社科院研究生院出面来辟谣,岂不比“***史料信息网”正当合理?社科院研究生院为什么不这么做?
第三,《声明》不得不承认“刘菊花曾随同丈夫方舟子一起到光远同志家中拜访”,是因为无法否认曝光于网络的摄于于光远家中的于光远、刘菊花、方舟子三人合影。《声明》刻意要人们相信,刘菊花是因为方舟子才得以认识于光远的,除了“曾随同丈夫方舟子一起到光远同志家中拜访”外,她与于光远“从无其他关系”。
方舟子2000年11月14日首次在于光远家中拜见于光远,而《声明》称刘菊花1999年入学社科院研究生院,不能出示大学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的刘菊花是怎么“考进”、被“推荐”、或“破格”入读社科院研究生院的?方舟子当时显然既不认识刘菊花、也没有能力帮她,而于光远则完全有这个能力。
《声明》称,“刘菊花1999年起在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读研时,年届八十五岁的光远同志不担任中国社科院领导已十余年之久。”
事实上,尽管当时于光远已年逾八旬,却身体健康,精力旺盛,乐于在学界文化界穿针引线、活动游走。他多年身居要职,晚年仍身兼多职,社会活动很多。百度百科介绍,“于光远兴趣非常广泛,关心社会生活中许许多多问题。
脑勤、手勤、腿也勤,虽现年事虽高,但仍‘坐轮椅,走天下’。近又要求自己要现代化,尝试与因特网打打交道。”2000年,八十五岁高龄的于光远“担任了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名誉院长等职”。新语丝上刊登的刘华杰写的2001年11月14日方舟子与于光远首次会面的文字记录(文木:《“莫辜负了满头白发”——记于光远在家中与方舟子的一次谈话》)和当时的照片,也印证了于光远的身体状态和社会能量。
百度百科在介绍于光远时,还特别提到:“于光远曾经破格录取一位英语分数不够的学生为自己的硕士,传为佳话。”
社科院老院长、顾问、学术界真正的“大老虎”于光远“破格”推荐一个“小蚂蚁”刘菊花到社科院读研,这点能力能量当不在话下。社科院研究生院和刘菊花的指导教授对论文造假、威胁老师、污蔑其他学子的“方舟子妻”缄口沉默、不敢处理,内中根本原因至此昭然若揭。
“方舟子妻”在文中称刘菊花是“小蚂蚁”,刘菊花论文抄袭被人公布后,方舟子给杭州市干部和公务员讲课时说“学生造假有时候是被逼出来的”,“方舟子妻”威胁要打陈力丹教授这只同意调查刘菊花论文造假的“老虎”的“假”,其实,真正帮助“小蚂蚁”刘菊花“破格”读研,以至于逼得不会写论文的她不得不造假、长期荫庇方舟子夫妇致使其肆无忌惮把学界新闻界搅成江湖黑社会的幕后“大老虎”,并不是陈力丹教授,反而恰恰是《声明》中赞美的“为人正直,品格高尚,受人敬仰”的于光远其人。
上梁不正下梁歪,于光远这根使得方舟子夫妇得以在中国横行霸道的不正的上梁,是一只最该打的学界“大老虎”。正是因为有这样表面道貌俨然,实则徇私舞弊的学界不正上梁,才制造出层出不穷、猖狂无忌的造假“小蚂蚁”刘菊花们。
在网上曝光的刘菊花、方舟子和坐在电脑前上网的于光远的那张合影,印证了百度百科对于光远“要求自己要现代化,尝试与因特网打打交道”的介绍。网友推测这张照片的拍摄时间当在2000年前后三年内。据刘华杰的报道,2000年11月14日,方舟子第一次与于光远见面,第二天他就返美了,由此可以推定,其拍摄时间肯定在2000年之后。
笔者认为,这张照片极有可能摄于2001年夏季。照片人物着装显示已是夏天,从新语丝网站上的文章和照片可知,2001年夏,方舟子再度回到中国,为他的“学术打假”新书《溃疡——直面中国学术腐败》的出版销售积极活动。
那年夏季方舟子回国,一定又去拜访了其忘年之交于光远。正是通过于光远,方舟子结识了在社科院读研、与于光远关系密切、其时在《中国青年报》下属一家报纸任实习记者的刘菊花。年龄已经不小的俩人(方舟子年逾三旬,刘菊花年近三旬)由此确立关系、敲定终身大事。
同年7月18日,《工人日报》刊登了署名为“刘菊花”的书评《读溃疡——直面中国学术腐败》,文中颂扬方舟子是“打假英雄”、“科学斗士”、“学术警察”和“当代鲁迅”,大力推销其新书《溃疡——直面中国学术腐败》;时隔十天,7月28日,署名“刘菊花”、与《读溃疡——直面中国学术腐败》内容雷同但篇幅更长的《网络奇才方舟子》刊登在新语丝网站上。
来年5月,刘菊花顺利通过答辩,荣获新闻学硕士学位,被派往新华社担任记者,同年方舟子与刘菊花完婚。
多亏“贵人”于老的青睐提携,2002年“小蚂蚁”刘菊花鸿运当头,三喜临门:骗得社科院的新闻学硕士学位、派得新华社记者的好饭碗、钓得金龟婿——于老赏识的留美博士方舟子。
“小蚂蚁”刘菊花能“破格”得到学界大腕于光远的青睐提携,背后当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动人佳话”。
第四,《声明》称“光远同志 1989 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是在打政治牌。且不论于光远“ 1989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是否完全属实,即使属实,也跟1999年刘菊花因不明原因不公正的入读社科院研究生院毫无关系。
于光远需要面对的是刘菊花怎么因他而成了社科院的硕士研究生,而不是拿“1989年”来转移话题,并借机为自己捞政治资本。《声明》借“***史料信息网工作人员”的名义为于光远刘菊花辟谣,又故意提到于光远“1989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是在利用1989年发生的政治事件转移视线。
第五,《声明》称,“如今有人居然借‘韩方之争’恶意污蔑中伤光远同志,行为令人不齿,应受到公义谴责。光远同志的家人及身边秘书在此呼吁:请广大网友切勿传播谣言,留百岁老人一份清静;并请网友协助查清何人造此谣言。”
“韩方之争”起于刘菊花论文造假曝光和对其学历的质疑之后,“光远同志”与刘菊花的关系与“韩方之争”毫无关系,倒是刘菊花之夫方舟子打韩寒假,内中原因之一,正是为了转移公众对刘菊花造假的注意。
足智多谋的方舟子再次成功了。“方寒大战”开始后,很多人果然被方舟子误导迷惑,认为与韩寒这个“中国文坛最大的假”相比,新华社小记者刘菊花实在微不足道,因而,支持质疑韩寒者大都反对打刘菊花的假,认为这样做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为了“抹黑方舟子”,是干扰打韩寒的假,是“牵连方舟子家人”,是“欺负弱女子”,是“无耻”的“流氓行径”。
殊不知,方舟子的“后院”早在他打韩寒假的半年多以前就起火了,他无法灭火,火势越烧越猛,眼看“幕后英雄”、学界“大老虎”于光远就要在烈焰中曝光,方舟子急中生智(作为“我党”的竭诚隐身合作者,没准他与有“洞察力”及“远见卓识”、善于“运筹帷幄”的“反伪科学主将”及其门徒何祚庥、司马南等密谋商议后乃生此“集体智慧”也未可知,否则,“于老家人”辟谣为何特地提出“韩方之争”呢?),再度采用他惯用的武林高招“乾坤大挪移”,趁麦田发文揭发韩寒造假之际,紧随其后,嘲笑韩寒,以激将法引蛇出洞。
韩寒果然恼羞成怒,中计接招,以低级谩骂回复方舟子,方舟子于是顺理成章地宣布正式打假韩寒,麦田随即退隐,方舟子成为主角,“方寒大战”开启。就这样,方舟子把自己的“后院之火”引向了万众瞩目的“博客牛人”、公知抬捧的“民意领袖”、青年羡慕的“文学天才”——韩寒。
不愧为深受于老赏识并以菊花相托的大才子,“从不打无准备之战”的方舟子打韩寒假之举异常高明,一箭多雕:一、危难之际挺身勇救菊花,转嫁于老即将暴露的危机;二、再展“打假英雄”风采、享受媒体聚焦的快感;三、打击被韩寒博客蒙蔽的自由派公知;四、成功组合以他为中心的“疑韩”阵营;五、戳破了韩寒“文学天才”的神话;六、用自己的文章和作为昭示世人:方舟子和韩寒,到底谁文才盖世,谁得鲁迅真传,谁是鲁迅再世,谁配做“青年领袖”。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尽管“方寒大战”如火如荼,热闹非常,对刘菊花的质疑并未受到干扰就此中止,反而在继续扩展深入,于光远的暴露已是纸包不住火。情急之下,2012年3月5日,“方舟子妻”发文《过洁世同嫌》,称自己学业优异,人品高洁,“又纯又美”,以一己之力阻止了“绿坝”实施;3月6日“***信息网工作人员电话采访了于光远同志的家人及身边秘书”为于光远和刘菊花辟谣,称两者“从无其他关系”。
正如拒绝提供事实、一味自恋的“方舟子妻”越辩越污一样,假借“***信息网工作人员电话采访”的“于光远同志的家人及身边秘书”荒谬无力的辟谣,不仅无法为“为人正直,品格高尚,至今仍被视为中国改革的先行者和思想理论界的旗手,受人敬仰”的于光远同志洗清污名,反而只能证明他“此地无银三百两”。
于光远完全可以要求社科院研究生院辟谣或者诉诸法律以澄清自己。然而,在“玷污”他声名的滔滔“谣传”面前,一向老有所为的他与社科院一样“沉默是金”,默默无为。这种反常之举,令人疑窦丛生,无助于“广大网友切勿传播谣言”,自然也就难以“留百岁老人一份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