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爱莲有子女吗】陈爱莲:80位老人的好女儿
核心内容:陈爱莲 ( 1939-) 女。舞蹈家。一级演员。祖籍广东番禺,生于上海。1952年由孤儿院进入中央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团,
1954年进入北京舞蹈学校,1959年毕业留校任教。1963年调任中央歌剧舞剧院演员兼编导。历任中国舞蹈协会理事,中国对外交流协会理事,教育文化委员会委员。是致公党中央委员,第七至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1962年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的第八届世界青年联欢节舞蹈比赛中,她表演的《春江花月舞》、《蛇舞》以及她领舞的《弓舞》、《草笠舞》获得四枚金质奖章。
1979 年,因主演舞剧《文成公主》,获得“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表演一等奖。1980年,在全国第一届舞蹈比赛中,因表演《霓裳羽衣舞》获优秀表演奖。同年举 办个人舞蹈晚会获文化部一等奖。擅演的剧目还有舞剧《唐·吉诃德》、中国古典舞《霓裳羽衣舞》、傣族舞《水》、芭蕾舞《天鹅之死》、印度民间舞《拍球舞》 等。
1995年5月创办了“北京市艺术学校陈爱莲舞蹈分校”。
丈夫:魏道凝。有两个女儿,陈婕、陈妤,均从事舞蹈事业。
76岁的舞蹈家陈爱莲近日在解放军歌剧院举办舞蹈晚会,她与爱莲舞蹈学校的师生为六一儿童节的孩子们表演了8个经典舞蹈,其中,陈爱莲亲自上台演出了《春江花月夜》、《梁祝》、《草原女民兵》和《天路》四个舞蹈,与小朋友们共同庆祝节日。
陈爱莲不顾年事已高,在独舞《春江花月夜》中,她的出场亮相就将现场观众惊呆了,76岁高龄的舞蹈家扮演的妙龄古典少女是那样的优雅与清纯,两把折扇在陈爱莲的舞姿中上下飞舞,每一个翻身旋转都十分利索,具有古典美感。
《草原女民兵》是当天晚会中的亮点,这部中国舞蹈精品已经有将近30年没有再现舞台了,陈爱莲扮演的民兵排长高举红旗走在最前面,她们在草原上练兵、嬉戏,在暴风雪中英勇搏斗,迎着太阳歌唱。
陈爱莲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我们演出的都是中国民族舞蹈中的经典作品,希望能够给小朋友们带来欢乐。我想告诉孩子们,舞蹈是有益健康的艺术形式,希望他们喜欢中国民族舞蹈。”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它拥有多少,而是对周围有着深刻、长远的影响。
这话,概括出了陈爱莲26年护理工作的中心思想。
1986年敬老院成立,镇里四处招募护理员,无人应征。最后,时任村妇女主任的陈爱莲站了出来。周边群众说她是被电击猛了脑壳,放着村妇女主任不当,丢下三个孩子不管,去干护理老人这种又脏又累的苦差事,简直是活宝。她咬咬牙,我见不得老人没人管!
自此,泗湖山镇敬老院有了一个不知倦怠的身影,虽然柔弱,却是那么温暖人心
1987年,78岁的朱桂春老人,因中风偏瘫,大小便失禁,卧床3年,是她不嫌脏不嫌累,照顾老人的日常饮食,擦洗身体,接送便盆,尽心尽力服侍直到老人安详离世。
1990年,72岁的邹奶奶,脱肛病复发,气血亏损,身体极其虚弱,是她为老人换洗衣裤,煎汤熬药,300天不曾间断,直到老人病逝。
1996年7月,泗湖山镇溃垸,她在安全台临时搭建的帐篷里,没日没夜照顾30多位老人整整47天。那是怎样的47天?三四十度的极度高温,没有电,少水少食物,她白天要为老人挑水做饭洗衣,晚上要为老人驱蚊祛暑赶蛇。洪水退去,她整个人换了一副相。
二十多年的一点一滴,二十多年的任劳任怨,怎是一个有口皆碑可以概括的!
陈爱莲的好,敬老院的老人最清楚,也最渴望2007年,陈爱莲面临退休,敬老院30多位老人联名写信挽留。
陈爱莲又一咬牙,留下了,做到做不动为止。
如果我有一棵快乐草,我会把它送给你,希望你快乐;如果我有两棵快乐草,你一棵我一棵,我们都快乐;如果我有三棵快乐草,你两棵,我一棵,希望你比我更快乐。陈爱莲用寸草之心,带给老人无尽快乐。
为敬老院42位老人送终,却没见上父亲和丈夫最后一面
人生事,常有难两全。陈爱莲也常为世事难两全而遗憾和内疚26年坚守敬老院,把快乐送给孤老,成为他们的孝顺女儿,却亏欠了自己的亲人许多许多。
1994年农历九月初一,对陈爱莲有养育之恩的继父身患重病,弥留之际,不停呼唤着女儿的名字。陈爱莲多想回家守在父亲床前,可当时院内卧病在床的老人有好几个,她实在放心不下,总想着明天再去看父亲,结果,她因此未能见上老父亲最后一面。
陈爱莲的丈夫罹患晚期血吸虫病,多次诊疗,身体受到极大的损伤,需要长期服药。可她却少有时间回家照顾,因为,照顾院里的老人,实在有太多的琐碎事。她家离敬老院只有五六里路,她也只能每个月抽空回去两三次,每次还是照顾孤老们吃了晚饭才动身,第二天一早便赶来上班。
2009年腊月二十四,路上结着厚厚的冰,她丈夫很早就在女儿的搀扶下,来到敬老院接她回家过小年。陈爱莲望着一堆待洗的衣被,狠下心:我过了年再回去。看到妻子忙碌的身影,丈夫悄悄离开了。未料到,这一别,竟成永别。三天后,丈夫因突发脑溢血,永远离开了她。
时隔近三年,陈爱莲说起这个,脸上仍然挂满了泪水那是相守42年,因为她的选择,不得不又当爹又当妈的丈夫啊!
妈妈陪我上一次医院,开一次家长会,高考那天送我一程。这是小女儿心里一直没有实现的三个心愿。1996年7月,陈爱莲的小女儿高考前期,由于紧张和过度劳累晕倒在学校。但当时院里的元娭毑患病卧床不起,陈爱莲脱不开身。高考成绩揭晓,女儿以1.5分之差落榜,女儿因此迁怒母亲:我是你女儿,我也生病了,我也需要你的照顾,你为什么不管我的死活!陈爱莲无言以对,泪水往心里流。
是的,凡是世间孝顺子孙能做到的,她都为孤寡老人做到了;他人所做不到的,她也做到了。这样的一个好人,却屡次辜负了最亲最爱的家人。
我的女儿、我的家人,我怎么不心疼?!陈爱莲说,自己何尝不是深深爱着家人,只不过,爱的对面是更广阔的爱,付出的越多,那么这种爱就会被放大、再放大,成为一种巨大的力量。
蒲公英妈妈,送给儿女的,不是物质财富,是向善的精神小伞
物质的给予是有限的,精神的感染是无限的。陈爱莲影响着她身边的人,也感染着自己的儿女。
小时候,多少次梦里醒来,妈妈还在灯下为我们缝衣补裤。别人感受的是温暖的怀抱,我看到的永远是妈妈在灯下的背影。这样的场景,女儿一辈子都忘不掉。
陈爱莲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自去敬老院工作后,陈爱莲没去学校接过他们一次,和他们一起过过一个生日,甚至没做过一顿热乎乎的早饭。
但她给了我们最宝贵的精神食粮。陈爱莲的小女儿最终理解了妈妈。
刚到敬老院工作的那段时间,因为那些又脏又累的活,陈爱莲3天扯了2次痧吃什么吐什么。家人劝她放弃算了,她摇摇头,说自己是在党旗面前举右手宣的誓;村里有人得了癌症,她从450元每月的工资里抽出100元让女儿捎去以表心意;她在市里得了个道德模范的奖,得了5000元奖金,给40多位老人一人配了一个小电风扇
我们的妈妈,怎么一点都不像别人的妈妈?儿女曾经也这样问妈妈。
陈爱莲说,儿女都是妈妈心中的宝,妈妈对你们的爱一点都不比别人少。但是,蒲公英妈妈老了,她没有给儿女留下什么遗产,留下的,就是一把奋飞的小伞,还有她殷切的希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也是终身老师,他们的血液里流淌的不仅是一种基因遗传,更是一种信仰传承,家庭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能给出孩子们行船的航向。母亲的言传身教,让儿女们懂得很多。如今,虽然陈爱莲的儿女个个都是平凡人,过着最平凡的日子,但却以最普通的善心,温暖一方。
这,大约就是蒲公英妈妈陈爱莲,在爱岗敬业、乐于助人中,迸发出最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