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思将军 大帅府走出的开国少将

2017-12-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张学良在屋里踱来踱去,突然转身看着张学思,眼睛变得通红:"四弟,请你相信我,你大哥绝不是那种卖国之人,杀父之仇.失土之恨我张学良是不会忘的,

张学良在屋里踱来踱去,突然转身看着张学思,眼睛变得通红:“四弟,请你相信我,你大哥绝不是那种卖国之人,杀父之仇、失土之恨我张学良是不会忘的,总有一天,我会用行动洗刷耻辱!”

张学思将军(1916-1970)又名张昉,字述卿。原籍辽宁海城县,生于奉天(今沈阳),系张作霖之子,张学良之弟。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之一。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张学思少将照片

张学思将军简介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原参谋长张学思将军又名张昉,字述卿。原籍辽宁海城县,生于奉天(今沈阳),系张作霖之子,张学良之弟。1928年入奉天同泽中学读书。1931年初到北平入私立汇文中学学习。九一八事变后,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3年3月参加反帝大同盟,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受党组织派遣到廊坊东北军六十七军特务大队做兵运工作。1934年7月经长兄张学良介绍入南京中央军校第十期预备班学习。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后,被国民党当局逮捕。

不久获释继续学习,1937年初毕业后到东北军第五十三军任见习排长、上尉参谋。受中共组织派遣,曾到上海、南京、武汉等地联络东北军将领,为争取释放张学良进行活动。 

1938年10月到延安,后入马列学院学习。1939年9月起任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直属二队(亦称东北干部队)队长。1940年率队到达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后任冀中军区司令部参谋处长。参加了冀中区1941年春季、秋季反“扫荡”和1942年五一反“扫荡”、威县掌史村突围战。

1943年起任冀中军区副参谋长兼作战科科长、晋察冀军区参谋处长。1944年调任晋察冀军区平西军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参与组织指挥了平西地区1945年春夏季攻势作战。1946年02月—1948年06月任东北师范大学校长。

抗日战争胜利后赴东北,任辽宁省政府主席、辽宁军区司令员,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兼辽东办事处主任等职。参加了创建巩固南满根据地的斗争和四保临江等战役。1949年4月受命创建海军学校,任安东海军学校副校长。同年9月作为军队代表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大连海军学校副校长兼副政委,1953年任海军副参谋长。1956年赴苏联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学习。1958年毕业回国后任海军第一副参谋长、参谋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文化大革命”中因受迫害,于1970年6月29日在北京病世,终年54岁。

张学思少将生平经历

      张学思,1916年出生,辽宁省海城县人。又名张昉,字述卿,乳名安儿。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参加八路军。

张学思是张作霖四子,张学良的弟弟。

1933年,张学思在北平参加了中共领导的反帝大同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统一战线工作。

1934年,张学思奉命做国民党军队的“兵运”工作。

1937年,张学思毕业于南京中央军校。后任东北军53军军部参谋。曾被中共派往上海、南京、武汉等地,联络东北军将领营救其兄张学良。从事党的统一战线工作。

1938年,张学思奔赴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延安中央马列学院)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张学思历任抗大东北干部队队长、冀中军区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冀中军区副参谋长兼第一科科长、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平西军分区参谋长、第11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1945年8月,张学思率部由晋察冀率先挺进东北。

1945年10月31日,东北人民自治军辽宁军区成立,张学思任军区司令员兼辽宁省政府主席。

1946年8月,张学思任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兼辽宁省政府主席、军区司令员。

1947年夏,张学思任东北民主联军南满军区辽宁军区司令员。

1948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为东北人民解放军,张学思任东北军区辽东军区辽宁军(分)区司令员。

新中国成立后,张学思任安东海军学校副校长、大连海军学校(大连海军学院前身)副校长兼副政委、海军副参谋长。

1958年,张学思毕业于苏联伏罗希洛夫海军学校。

回国后,张学思任海军参谋长。

1970年,张学思遭到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的迫害,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投入监狱。在狱中倍受摧残。

张学思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正军级、海军),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代表会议代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70年5月29日,张学思在北京含冤逝世,终年54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中央军委和人民海军党委为其彻底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夫人,谢雪萍,1940年延安女子大学学生。

张学思将军故事

周恩来与张学思

 张学良的四弟张学思早年加入了共产党。多年来,周恩来一直注意关心和培养他。

1938年2月,营救张学良的工作失败后,张学思来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周恩来、邓颖超热情地接待了他并留他吃饭。周恩来对张学思说:“由于蒋介石消极抗战,武汉也保不住了。日本帝国主义在诱降,蒋介石也在提高反共的温度向日本人送秋波,东北军中已有些爱国将领被捕失踪,你在这里有危险,党决定你马上从西安赴延安。

考虑你以前接触到的革命理论是零零碎碎的,有必要系统地学习一下,所以党派你到延安马列学院去深造。”周恩来和邓颖超还关切地询问了张学思的家庭情况,问他母亲的身体是否健康?是否有什么牵挂和要求?分手时,周恩来详细地向张学思介绍了去延安的行程路线、接头方法等,并亲笔给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处长伍云甫写了一封介绍信,让他绝对保证张学思的安全,派人派车将他护送到延安。

由于张学思勤奋好学,工作努力,作战勇敢,发展全面,进步很快。抗战胜利后,曾任辽宁省主席、辽宁省保安司令员、辽宁省军区司令员、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1949年东北解放后,为了国家的农业建设,张学思主动提出辞去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等三个职务,到镜泊湖去搞农场。

当人们正在对他辞职感到惊讶时,国民党王牌军舰“重庆号”起义。这时他被召到北平,在中南海见到了阔别十多年的周恩来。当张学思提出,全国解放后国家的主要任务是经济建设,我国是个农业大国,自己想去搞农业时,周恩来对他说:“你这些年在工作中完成了党交给你的任务,增长了才干,这是很好的。

今后你想去搞农业,这个工作对你是否合适?你在军事上是有素养的,还是回部队去工作吧!中央军委正在考虑筹建海军。海军是一个技术比较复杂的军种,需要一批有文化有才能的干部。组织上考虑你参加建设海军的工作比较合适。”

1953年,张学思被任命为海军副参谋长。

为了培养更高层次的海军将领,党组织决定派张学思去苏联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留学,但苏联方面却提出异议,说他是大军阀张作霖的儿子,不同意接受他去留学。周恩来得知后,立即向苏方提出:张学思在青年时代即背叛了家庭,追求进步,在白色恐怖中冒着生命危险,参加共产党,为党做了许多工作。

他是在长期斗争中锻炼成长,经过考验的优秀军事干部,我们党一直很重视对他的培养。经过周恩来说明,苏联同意了我方的决定。张学思对周恩来为自己争取来的这一次学习机会非常重视,入校后废寝忘食,刻苦钻研,广泛涉猎,兼收并蓄,用两年多一点的时间,完成了该院四年才能完成的本科学业,又一次被人们誉为“高才生”。

1958年回国后,张学思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成绩突出。因为他德才条件好,1961年升任海军参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