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小云的服装 绝色青衣—尚小云 揭秘一代京剧名旦的传奇人生

2017-06-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李春福先生在教练过程中,深感尚小云反应灵敏,颇有潜力,遂将他推荐给由清官太监李莲英之侄(继子)李际良创办的"三乐社"科班,以图进取.经其母央

李春福先生在教练过程中,深感尚小云反应灵敏,颇有潜力,遂将他推荐给由清官太监李莲英之侄(继子)李际良创办的"三乐社"科班,以图进取。经其母央求,其弟德福也与兄同进"三乐社"科班。1907年4月15日,兄弟二人立下契约,成为这个科班的正式学生。"三乐社"科班对入社新生,一律按"三"字排艺名,尚德泉即起艺名"三锡"。

刚入社,由著名京剧武功教练赵春瑞教尚习武生。对拿顶、下腰、劈叉、耗山膀、跑圆场、毯子功、把子功、架子功、水袖功、翎子功、帽子功、甩发功、靠功、扇子功等,要求很严。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进步较快。尚德泉进社刚满九个月,便登台演出京剧传统剧目《郑州庙》饰演主角黄天霸。

但终因体力不支,演技不断下降。赵春瑞老师摇头叹惜不已。另一教师陈四先生向赵春瑞老师建议让尚改学旦角,经班主获准。李际良遂让唐竹亭教尚德泉。唐发现尚德泉相貌酷似京剧旦角孙怡云,遂改艺名为"小云"。自此,以艺名行于世。

科班把学戏叫"打戏"。学生由进科到出科,差不多每天都要挨打。唱功不到家挨打,做功不合要求挨打,台上出漏洞挨打……由于处处挨打,戏班里术语叫"打通堂"。老师经常手握一把戒方(长尺余,宽寸把,二三分厚),一是作为拍板,用以指挥唱腔节奏;二是用于体罚学生。

尚小云在学艺中虽然天资聪慧,但在唐竹亭这样的老师指教下,仍然吃尽了体罚和挨打的苦头。有天中午,唐竹亭给尚小云排练《落花园》一剧。他先示范性地哼唱一遍,后让小云学唱。小云学唱时,他眯缝着眼坐在靠椅上,手持戒方有板有眼地打着节拍,当他听到有句唱腔尚小云反复几遍都没唱准时,顿时暴跳如雷,霍地离地而起,大声训斥:"你笨得要死!

"言罢,手提戒方照尚先生腹部狠劲一捅,由于用力过大,戒方刺入腹部,等唐拔出戒方,尚先生的直肠也随戒方露出腹外,煞时血流如注,当场昏倒在地。其他学生急忙将小云抬往医院治疗,虽经及时敷药医好,但却留下了终生打嗝的后遗症。

尚小云吃尽了各种各样的苦头,但也磨炼出好强的个性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他很喜欢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至理名言,认为这是有所作为的必备精神。他在养伤期间,仍不忘老师教唱的要点,一边细心琢磨,一边哼个不停。等伤愈复学时,只学一两遍,老师就很满意了。

唐竹亭吃惊地问:"你小子这次为什么学得这么快?"尚小云回答;"这是老师一戒方教训的结果。"唐老师说:"小云,你是有出息的。"尚小云改学旦角后,勤奋好学,一丝不荀,引起众多名艺人的关注。除唐竹亭老师外,曾有孙怡云、戴韵芳、张芷荃给他教过青衣;

李敬山、田桂风给他教过花旦;丁连升、张朱麟教他刀马旦;班主李际良还特地聘请在清廷内教授昆曲的方秉忠给他教唱昆曲。他们言传身教,为尚小云不断提高演技倾注了不少心血。

尚小云在上述京剧名师的指导下,唱、念、做、打等每个艺术环节,都大有长进,逐渐形成不同于众的独特风格。他在发音用嗓上清亮激越;在吐字行腔上,洒脱爽朗,棱角分明,又于刚阳中见柔媚;在表演上,重豪爽,多英姿,圆场如疾风回旋,趟马如大漠盘鹰,与他那刚健跌宕的唱腔交映生辉,夺人心魄。

他不仅擅演《祭塔》、《别宫祭江》、《起解》、《红鬃烈马》等唱工重头戏,而且又擅演《泗州城》、《红桃山》、《攻潼关》、《取金陵》等武旦应工戏;还精于《十三妹》、《穆柯寨》、《梁红玉》等刀马旦唱念与表演并重的巾帼英雄戏;以及载歌载舞,不同凡响的昆曲戏。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尚小云在主演全本戏《义烈奇缘》时,小小年纪,竟能文武昆乱不挡,表演愈加显示出他的出众才华,被不少人赞誉为"独步九城,万众倾倒"。就这样,尚小云很快和赵桐珊(艺名芙蓉草)、荀慧生(艺名白牡丹)一道被人们誉为"正乐三杰",视为"科里红"。

1914年秋,北京《国华日报》为京剧界开展"童伶竞选"活动,鼓动北京的戏迷们给自己最为欣赏的童伶角色投票。竞选结果,尚小云当选为第一童伶,他的声誉倍增,引起京剧名家普遍重视。

同年12月,京剧宗师孙菊仙组织募捐义演,一时难以找到理想旦角搭档同台演出。独具慧眼的孙老先生,出入意料地点名年仅14岁的尚小云与他同台演出。于是,一位誉满江南燕北的京剧老生、老供奉与一位初露锋芒的小旦角在庆乐园剧场合演京剧传统折子戏《三娘教子》,惹得观众如云,剧场爆满。

尚小云在孙老的热情鼓励与配合下,演出大获成功。一时间,成为京剧爱好者津津乐道的人物。这次演出,为他冲出科班小舞台,活跃社会大舞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就在此时,却发生了三弟德福在科班学戏遭受暴打而死亡的不幸事故,给尚小云和全家人带来极大的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