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尘郑彦英 郑彦英 摆弄小说的高手:《拂尘》读后
作家的类型很多,往往各有各的长处。他们当中,郑彦英是一位极富生活经验和情趣的作家,读他的小说,比如读《拂尘》,你绝不会因生涩或乏味读不下去,你会被吸引住,被读者丰富的阅历和趣味笼罩住,使你感到作者所描绘的是你从未体验过的,就由陌生感和新鲜感把你带入不同的世界。郑彦英是一位怎么写怎么有的作家,不管写什么,都写得活灵活现,意趣横生,这就关乎才分、气质、悟性和天赋了。
郑彦英善于出险招,走奇兵,以陡峭的题材征服读者。《拂尘》在人物关系设计上就有陡峭之处,它写富豪石大龙猝死,其子雨辕继承父业,同时调查父亲的死因;他发现父亲重婚,娶有二奶长鹊声并生有孩子,而这个长鹊声却是自己介绍到父亲身边工作的,是他多年的恋人;他开始怀疑长鹊声因贪财上了父亲的床,又因贪财谋害了父亲。
故事就建立在这样特殊的情境里,牢牢抓住读者,使读者无法释卷。我们知道,来自人物关系、尤其是涉及人性与伦理的悬念经常比来自情节的悬念更为强烈,这里人们需要弄清:父亲如何会与儿子争夺同一个女人,他准备如何面对儿子;这个女人是在雨辕帮助下完成学业和接近石大龙的,她又将如何面对雨辕;她生下的儿子是雨辕的弟弟,而雨辕还在爱着她,两人又将如何相处。
正是这些超乎正常人伦的、充满刺激和张力的悬念,化为读者紧张的阅读动力,必欲知其后事为快。同时,作者又并非故弄玄虚,他选取的每一道人性冲突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依据和来源,从而使作品的主题深度得到扩展。
在强大的悬念之下,郑彦英和读者进行智力游戏,他不会使故事向着读者预想的方向发展,譬如说,长鹊声为傍大款而抛弃了雨辕、谋害了石大龙,或为继承遗产而战,等等。恰相反,我们看到的真相是:石大龙的死没有特殊原因,长鹊声出于真爱与石大龙结合,她也没有觊觎石家财产的想法。这就使故事彻底摆脱了常见的俗套,开辟出新的悬念和意境,呈现出作者独特的视角。
重新回顾一下作品,就可以发现,整部小说里真正的主人公是已经死去的石大龙。主要由这个人物人生轨迹和心理轨迹的复杂性,构成了小说情节线索的复杂性。石大龙是暴发户的典型,在他发家过程中,有一笔十分关键,就是他曾把十三岁的亲生女儿小米送人玩弄,取得贷款后走向成功。
在描述他如何使年少的女儿就范时,又有一笔十分重要,即当时他攥着一只公鸡割给女儿看,公鸡叫一声他便割一刀,直至公鸡不敢再叫,惊恐而死。仅此两笔,就将一个穷凶极恶的暴发户形象勾勒得入木三分、无以复加。
他死于嫖娼,死后纳妾生子的秘密也暴露出来,彻底完成了妖魔化的过程,这正是使读者和作品中雨辕等人都会怀疑他死于非命的原因。而高明的郑彦英凭借于此设下眼障,步步铺垫,直至结尾才将石大龙鲜为人知的另外一面揭示出来,实现了这个人物完整内心世界的刻画——之前人们都忽视了,就是这个表面上丧尽人伦的富豪,长期生活在众叛亲离的痛苦中,他永远不会得到妻子、女儿、儿子的宽宥,也未能真实享受暴发的乐趣。
通过长鹊声的追述可以得知,在沙漠里,他曾准备结束自己的生命,把财产留给所爱的人,只是为了换取对方的真情;长鹊声也是在这个时刻被他感动,与他相伴下去。这样,郑彦英就在扑朔迷离的叙事中托出了最后留给人们的思索:如果石大龙绝不幸福,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是幸福的呢?
现在时兴写底层,写草根,而郑彦英在写上层,写富豪。其实底层人和上层人都不过是中国人,都受着中国文化的制约。书中那些来自下层的争夺着继承权的人们,看上去也并不比富豪更高尚,倒是富豪还经历过人生的不同境遇,经历过一番灵魂的洗涤,把人生看得更透一些,郑彦英是要比一般人更了解一些他们。
拂尘,又称拂子、麈尾,是将兽毛、麻等扎成一束,再加一长柄,用以拂除蚊虫。俗话说:“手拿拂尘不是凡人”,拂尘在道门中有拂去尘缘超凡脱俗之意。所以,一部《拂尘》,也暗含规劝世人不必太受尘世诱惑,摆脱物欲和情欲的罪恶,无染无秽,保持圣洁美德之意,其意也深矣。(胡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