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蕾丨别人贴的标签和我没关系,挑剔我的人未必有我过得高兴

2018-06-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第三期<朗读者>上,芭姐看到了老徐少见的感性一面,依旧敏感,依旧细腻. 照老徐自己的话说,是一次大面积深度情绪失控. 芭姐看着她红着眼眶,

在第三期《朗读者》上,芭姐看到了老徐少见的感性一面,依旧敏感,依旧细腻。

照老徐自己的话说,是一次大面积深度情绪失控。

芭姐看着她红着眼眶,几度哽咽,情绪和她一起起伏。

那部发生在世界浪漫之都布拉格的电影《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便是老徐献给奶奶的片子。无论怎样艰难曲折,故事里始终都有爱。

在这部片子之后,老徐就放话说再也不拍爱情片了。对爱情片失去兴趣,最重要的原因是不痛苦了。看着老徐明朗的笑容,芭姐相信你会懂的~

相恋七年,芭姐没见老徐秀过什么恩爱,只记得她说的那句爱上对的人,会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这些年老徐对于爱情也有更深刻的理解。爱上的那个人会让我平静快乐。从吵架里找激情是某个年龄阶段的产物,那太消耗了。

我们找男朋友不是培养一个人。员工你可以培养,找男朋友当然不是了。

我现在的男朋友真的跟我想得特别一致,没什么冲突,所以才能待那么长时间。

平和,尊重,感恩或许这就是徐静蕾和黄立行的相处之道。

老徐是愿意不断尝试的人。朋友说她在事业上有自毁倾向,什么东西做得不错了,就不再去做了,一定要换别的东西。

拍完第五部自导自演的电影《亲密敌人》之后,老徐决定去纽约大学读书。果然是风风火火直来直往的白羊座~

而完美主义心思缜密的处女座黄立行,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息影四年,陪伴女友读书。

老徐说过,如果你老琢磨他爱不爱我,那他就是不太爱你。&rdquo;行动胜过一切语言,根本不用老徐琢磨,黄立行就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心意,这才是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在现实中的样子!

老徐也很爱她的男朋友。不论是生活上,还是事业上,黄立行都是不容置疑的男主角。

今天上映的《绑架者》是老徐的第七部电影。因为爱情片拍太久,就想对自己下狠手,所以老徐拍出了她执导的首部动作警匪片,有人说不像女导演拍的片子,但老徐觉得有挑战才有意思。

贴身肉搏,追逐枪战,飙车爆破,老徐拍了个遍。这一次她坚决不谈爱情,暧昧镜头都删个干净一个不留。

虽然老徐在剧中戏份不多,但剧外的她身兼数职,在不同的角色之间转换,游刃有余。

像这样的烧脑电影,一般都会严格保密剧情,但是我们老徐却不按套路出牌,上来就自爆情节。文字功底好的人总能一语中的,几句话就把整个故事清晰地呈现在众人面前;

不是芭姐有意剧透的!是老徐自己说的!

反正猜中了故事的开头依然猜不到结局;那个频频上线身手矫捷残忍狠绝的大BOSS,芭姐根本看不出是谁!

作为理工男,黄立行每次遇到不解的情节都会反复追问徐静蕾,非得把逻辑理顺了才肯继续。

被质疑无数次的老徐表示,;好多次都在心里翻脸了;,但事后还是很感谢他的追问,才让《绑架者》有了更严谨的逻辑。

耿直理工男vs傲娇文艺女?这个日常有点甜~

董卿在《朗读者》中问老徐:只恋爱不结婚是你的选择么?老徐做出如上回答,已经比几年前要平和委婉得多了。为什么恋爱和结婚一定是不可拆分的套餐?芭姐也有这样的疑问。

婚姻是一个神圣的仪式。人们向来重视仪式感带来的快乐。然而面对父母逼婚施压的境况,我们是不是该思考,是否把形式当成了最重要的东西,而忘了本质是什么。

幸福的本质,难道不是相爱么?

我毕业之前,所有的快乐、不快乐全都在别人身上,觉得结婚特别重要,工作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到后来,自己的事业越来越开阔了,慢慢发现自己也有快乐的能力,就知道根本不是这样,爱情比婚姻重要得多。老徐现在的想法,还和两年前一样。

很多人都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老徐的不婚主义,可是老徐从来也没有说过,她不婚就是放弃幸福的权利。

婚姻不会带给人们更大的幸福感,只会给人们带来安全感。如今的老徐,独立、充实、果断,她不需要一纸婚书来为爱情做担保,她自己就是自己的可靠保障。

老徐说,她最能接受的结婚理由是给孩子上户口。从老徐口中听到孩子,总有种恍若隔世的错觉,好像她一直是标新立异自在如风的女青年,不该和这些扯上一点关系。

其实这些定义都是人们赋予她的,她本不愿如此。她只是拒绝在每一个特定阶段被勒令去做任何公序良俗认为理所应当的事情,只有自己想做的事情才是真正的理所应当。

老徐冰冻过两次卵子,现在不想要,万一以后想要了怎么办?老徐这样做,是给自己留出足够的后路去做现在想做的事,不想后悔。

有好多人不理解,不成功怎么办?我真的想要孩子的时候,就会去领养一个。但现在我能自己先存自己的卵子,又不费劲,我干嘛不试试呢?

生活不是单选题,很多时候是你把自己束缚在框架里出不来。我们不是机器,没有使用说明也没有返厂日期,没人能要求你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儿。需要和想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芭姐希望你能和老徐一样拎得清。

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当你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你很容易就会站到人群的对立面。坚持做自己的老徐就受到过太多误解。

我尊重你的想法,也请你尊重我的。我发表了这么多言论,也只代表我自己。老徐有一条很重要的底线,互相尊重,互不干涉。

我并不推崇我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你跟我不一样,我接受;你20岁就结婚生孩子,我祝福你;你不干事业,天天做男人背后的女人,我也支持,只要你觉得开心就好。

芭姐划重点,做人呢,最重要的就是开心~照老徐的话说那些挑剔我的人未必有我过得高兴。

面对这一切,老徐不禁感慨:我们写剧本、演戏、观察人,发现每个个体都有那么突出的个性,很少见到两个人一模一样。既然如此,我们的生活方式,为什么就不能有个性呢?

一直以来,老徐都是娱乐圈里最有个性的那一个。

她自幼学习书法,在父亲的督促下练字养心。没见过她的书法,你也一定知道静蕾体。

她少女时期想当个画家,17岁的她骑着自行车穿梭于偌大的北京城中,走很远的路去学画。

《将爱》让她一炮而红,她拍了几个同类型角色之后,觉得不过瘾。

她用拍戏的钱筹备自己想拍的电影,成为大陆首个票房过亿的女导演。

她写博客,办电子杂志,拍照摄影,她是一代人的文艺风向标。

这些夺人眼球的关键词,是人们给她贴上的标签,但老徐说这些和她都没关系,自己的人生从来都不该由别人定义。

演完文慧以后,好多人都说喜欢我,但他们喜欢的都是那个角色,她不是我。老徐明白,人们擅长追随那些光鲜亮丽的身份,却不擅长接受褪去光环的普通人。

老徐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子呢?游民,偶尔工作狂。是她对自己的概述,简单随意。鸡毛蒜皮与鸡毛蒜皮,才是最真实的生活。

老徐说她最喜欢的还是手艺人的心态,于是她又变身徐裁缝,在一方长桌之上,一针一线做了170多个手工包,小饰品几百种。

导演也是手艺人。都具有匠人精神。

老徐说她是有选择困难症的人,很多选择是在别人的推动下选择的。但当导演是她坚持选择的,因为心中那份对电影的热爱。

她觉得导演一直是件很难的事情,导演让她变得成熟。

芭姐莫名想起那场没有媒体参加的《绑架者》发布会,一言不合就搓麻!

老徐说她绝不是那种在脑子里把一座房子都盖完了,实际上连地基都没挖的人。如果今天想盖一座房子,我会马上去找图纸、挖地基,管它呢。虽然我不会盖,但我就不信,通过学习和寻求支持,我盖不成。

都说有志者事竟成,其实不一定要有志,只要你去试,教训是最好的经验。

问老女是否女大要当婚,她说愿意干嘛就干嘛呗,让她形容自己,她说想一出是一出。

问她下辈子还愿不愿意当女人,老徐果断地回答,当然愿意当女人多好,进可攻,退可守。

或许就是因为敢想敢做,把想法和灵感都落实到实际,从不拖沓,徐静蕾才成为今天的徐静蕾。

《梦想照进现实》里有一句台词,敢于对抗所有人,把梦做到底,是一种做人的极致。徐静蕾就是一种极致。她不在意不相干的其他人,她专注于自己,她的所有能量都不会做无用功地消耗,完全为自己的生活服务。从不讨好任何人,才会如此迷人。

人生在世,知足常乐。简单粗暴,活得快活。每个人都可以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只是有时候你不敢而已。你不会是下一个徐静蕾,但你能成为更好的你自己。芭姐相信你,也请你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