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魏延的悲剧人生 军事奇才被扭曲成反贼
魏延字文长,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刘备入川时,魏延因数有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深受刘备器重。刘备攻下汉中后又将其破格提拔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镇守汉中,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魏延镇守汉中近十年,之后又屡次随诸葛亮北伐,功绩显著。期间魏延多次请诸葛亮给他统领一万兵,另走一路攻关中,最后与诸葛亮会师于潼关。但诸葛亮一直不许,因而认为自己无法完全发挥才能,心怀不满。魏延与长史杨仪不和,诸葛亮死后,相互争权。魏延失败后逃跑,为马岱所追斩,并被夷灭三族。
中 文 名:魏延
字 号:文长
所处时代:汉末三国
民族族群:汉人
出 生 地:义阳郡义阳县(今河南桐柏)
去世时间:234年
主要成就:镇守汉中,击败郭淮、费耀
职 业:将领
官 职:前军师,征西大将军
爵 位:都亭侯
据史料记载魏延有两个儿子,长子魏昌次子魏容。魏昌作为魏延的第一个儿子,曾经跟随父亲和诸葛亮一起参加北伐的战争。在第六次北伐的过程中,诸葛亮在五丈原不幸病逝,在他逝世之前做下了让魏延留守在汉中断后的决定。魏延认为这是极不公平的,并且这个命令是杨仪根据诸葛亮的遗言所下,魏延十分的气愤竟然决定比大军还先一步南下。
但是他当时和杨仪本来就积怨已深,魏延一路火烧栈道毁坏路桥,想要用计谋致杨仪于死地。这时候两个人同时揭发对方想要谋反,而因为诸葛亮曾经说过魏延“此人天生反骨,日后定然谋反”,众人想起军师的话都不相信魏延。杨仪趁着这个机会派出马岱追杀魏延,最后魏延被马岱所杀。杨仪又下令将魏延“夷三族”,他的长子魏昌在马岱杀害魏延时被杀,次子也因为被灭三族而亡,魏氏一族随之灭亡。
在我国的历史资料中,魏延是义阳人,也就是如今的河南省信阳市师河区三里店人。由于魏延长期在湖南省长沙市攸县担任军官,很多人都误以为魏延是湖南省长沙市人。但是,魏延的家乡却是河南省信阳市。在我国的历史资料当中,对魏延这一个人的祖籍没有过多的记载,反而是较多的记载了魏延的军事战绩。原因就是因为魏延在军事方面成就很高,深受蜀国君主刘备的信任,成为了蜀国的栋梁。
魏延原本不是刘备的下属,是后来归降的。魏延的一生战功赫赫,帮助刘备攻下了许许多多的城池,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刘备也十分信任魏延,给魏延加官进爵,最后甚至让魏延成为了汉中太守,加封为镇远将军。但是魏延却因为不满诸葛亮死后的安排,不断的诽谤朝中官员,陷害杨仪,最终被马岱斩杀,而魏延死后也被葬回到河南省信阳市。
三国时期,蜀国当中有数不尽的军士将领,而魏延与杨仪就是其中十分出名的两个将领。魏延原本是湖南长沙市攸县的军官,但是之后却成为了刘备的手下,并通过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魏延逐渐得到刘备的重视,官位级别不断的升高,成为了蜀国的镇远将军。杨仪一开始也不是蜀国的大臣,而是荆州刺史傅群主簿。但是,杨仪后来投奔了关羽,成为了关羽的手下。之后受到刘备的赞赏,被封为尚书。
魏延虽然勇猛过人,但是他的性情高傲。而杨仪颇有才干,能够治理好军中大小事务,替诸葛亮筹集粮草,但是性格也很高傲,不能够容忍别人的错误。因此魏延和杨仪两人时常对着干,魏延甚至经常一怒之下举刀想要杀死杨仪。刘备与诸葛亮非常重视这两个才智过人的人,所以经常调解这两个人的恩怨。但诸葛亮身死后,两人彻底交恶,并相互上表对方背叛蜀汉。因魏延为人高傲,不与百官交好。所以百官认为魏延真的要叛蜀,导致魏延身死灭三族。
在《三国演义》中,说魏延造反的主要人物是杨仪,他是魏延的仇敌,在诸葛亮还活着时,魏延与杨仪便多次产生冲突,魏延甚至经常一怒之下举刀想要杀死杨仪。刘备与诸葛亮非常重视这两个才智过人的人,所以经常调解这两个人的恩怨。但诸葛亮身死后,魏延因为不满诸葛亮的遗命,即让魏延断后方便蜀军退兵。但杨仪率领蜀汉军队开始撤退,魏延冲动之下不顾诸葛亮的命令,抢先杨仪的军队回到汉中,并且一路给杨仪使绊。
杨仪与魏延的仇怨失去了诸葛亮的压制,终于爆发。两人都向刘禅上书说对方是背叛蜀汉的人,但一来魏延的人缘一直不好,二他撤兵的方式以及给杨仪大军使绊的行为惹了众怒,所以众将领一直认为魏延才是造反的人。虽然魏延率领兵将跑出了汉中,但杨仪的大军也随之而来。所以说,魏延其实并不是真的造反了,而是他的坏脾气以及坏人缘导致了他最后兵败身死的后果。
在我国的历史资料当中,《三国志》就是记录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一本书籍。在《三国志》当中有这样一句话:“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从这一句话我们可以看出,魏延是没有起兵谋反的。但是,在《三国演义》当中,魏延的结局却是因为起兵谋反,被杨仪用计所杀。至于杨仪杀魏延的原因就是魏延一直都与他不和,而杨仪仪与魏延都是诸葛亮身边的谋士。
当时,魏延既有军事作战能力,又有谋略之才,这些杨仪都比不上。然而在诸葛亮死后,却将自己的权利都交到了杨仪的手中,这使得魏延心中极度的不平衡。之后,魏延便一直与杨仪作对,不听从杨仪的号令。随后魏延还污蔑杨仪,想要将杨仪铲除。但是杨仪却提前诬陷魏延,说魏延想要造反。由于诸葛亮在蜀国的影响力太大,以至于在诸葛亮死后,还是有很多人相信他说魏延有反骨,会造反的言论。最后导致魏延及其三族被诛杀。
纵观《三国演义》,魏延的 “反骨”出现过两次,给人印象非常的深刻,但这是小说的虚构。有人认为诸葛亮说魏延脑后有“反骨”是想给魏延一个下马威。因为魏延本来是刘表的部将,后来杀了韩玄,然后开城投降,献长沙于刘备,所以诸葛亮是想挫魏延的锐气。但这也是《三国演义》的虚构,诸葛亮从来没有讲过魏延“脑后有反骨”,而且还有一点,魏延没有把韩玄杀掉。
魏延是刘备的老部下,早就跟随刘备南征北战,是刘备的爱将。刘备打下汉中,要决定留谁来镇守汉中。当时全军上下大家都看好的是张飞,张飞也自以为非我莫属。结果想不到,刘备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所以当时全军上下都为之一惊。可见,刘备对魏延是非常看重的,委以重任。然而诸葛亮似乎并不买刘备的账,偏偏认定魏延是一个脑后有反骨的人。不仅是诸葛亮,孙权也说过魏延,说“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
五虎将,是三国中让人赞叹的五位大将,其智勇双全被世人感叹。而魏延精通兵法,其勇武超过常人。所以,很多人非常好奇,魏延为什么不是五虎将,只是一个普通的将军。根据三国相关典籍,可以看出刘备册封五虎将有着很多政治方面的考虑。五虎将的册封标准不仅仅只是行军打仗方面的才华,更重要的是使刘备手中的权利更加的稳固甚至更加的大。细究五虎将的人物,关羽张飞是刘备最坚实的后盾,且关羽张飞的才华众人有目共睹,可谓是实至名归。
再看马超,他原是凉州马腾之子,拥有一半羌人的血统。因此,在凉州归为刘备之后,马超便成为新一任安抚羌族,镇守边关的最佳人选。而黄忠更不用说,他是代表贵族势力的老将,刘备将其奉为五虎将,是想要拉拢他身后的贵族势力,也是为了壮大手中的权利。至于赵云,其实一开始并没有被算在五虎将的范畴中,但因为百姓对赵云的喜爱崇拜,也就被算为五虎将中的一员。而魏延的出身并不是很高,不能够为刘备增加资本。所以魏延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最后遗憾的没有被列为五虎将之一。
诸葛亮和魏延作为刘备的左膀右臂本应该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的,可是事情并不如那样的乐观。两人的关系虽然称不上是交恶,但也绝对没有好到哪里去。也就是因为这样的关系后世竟然想出了一个十分形象生动的歇后语,“孔明斩魏延——借刀杀人。”据说诸葛亮和魏延第一次相见的时候,诸葛亮就预言魏延必反,所以两人的关系一直不好。后来随着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被诸葛亮弃而不用更加的紧张起来。
而在诸葛亮病重将要不久于人世时,魏延又再一次打断了诸葛亮向天祈祷延长寿命的机会。更是打翻了诸葛亮的长明灯,这在古代人尤其是诸葛亮看来是十分的不吉利的。诸葛亮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在临死之前还摆了魏延一道。先是告诉杨仪自己命令魏延留在汉中断后,若是他不听从则使用他下一个计谋,后来杨仪果然照着诸葛亮所说让人斩杀了魏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