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国立去向 [金融者说]中国银行董事长田国立说“金融走出去”
"一个国家的企业能走多远,往往取决于一个国家的银行支持能力有多强"
"改革开发前30多年,基本上我们国家是‘请进来’的一个阶段,未来的30年,我觉得更多的是‘走出去’"
"作为一个银行,支持企业‘走出去’,并不是简简单单为了企业赚些钱或者银行赚些利润,某种意义上也是践行一个国家的战略"
"人民币作为一种支付货币,已经占到第七位了,这就标志着人民币在全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解说词:2013年9月26日,双汇国际与史密斯菲尔德在纽约正式签署并购交割协议,双汇出资71亿美元收购史密斯菲尔德全部股份,并承接全部债务。其中,40亿美元由中国银行牵头全球8家一流银行组成包销银团给予支持。
双汇对史密斯菲尔德的并购案,创下了中国民营企业在海外收购金额的最高纪录。中国银行作为全程金融服务核心银行,扮演了贷款承诺函开立行、并购财务顾问、银团贷款牵头行、簿记行和代理行、上市保荐人等多个角色,帮助双汇在一年的时间内完成了融资-收购-整合-上市-还款的全过程。
田国立(中国银行董事长):这是我们去年,咱们国家对外(美国)投资的单笔的最大的资金了,大约是70多亿美元,应当说,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国家的企业能走多远,往往取决于一个国家的银行的支持能力有多强。其实双汇就比较典型,主要是当时竞标的时候,竞争比较激烈,但是中国银行主要在我们纽约行开具了一个贷款承诺函,当时竞标的单位,有的出价实际上是比咱们的双汇出的还高,但为什么最终能够获胜呢,很大程度上,就是各方都有了中行这么一个国际化的大牌子银行出具的这种担保函承诺函,那么它的不确定性因素就少了,这样应该对促成这笔业务起到了一个关键的作用。
作为一个银行,支持企业走出去,并不是简简单单为了他这个企业赚些钱,或者银行赚些利润,它也是在践行了一个国家的战略。
解说词:双汇并购案的成功,并非偶然。随着中国经济逐步融入全球,中资企业走出去成为大势所趋, 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同比增长22.8%,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6605亿美元。未来5年,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中国企业将迎来"走出去"的黄金期。
企业走出去离不开金融业的大力支持,以中国银行为例,累计为企业"走出去"项目提供融资金额已超过一千亿美元。金融业是中资企业走出去的助推器。
田国立(中国银行董事长):中国现在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了,而且是全球第一大的贸易国了。这无论对企业家,还是对银行业,都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改革开放前30多年,基本上我们国家是以一个,请进来的这么一个阶段。那么今后未来的30年,我觉得更多是一个走出去,因为你看,实际上对外投资,现在总得来讲已经6000多亿美元这么一个规模,就是前30几年的一个总和。但是在未来的5年,我们就要对外投资5000亿,它这个规模就相当地大了,会有很多的企业走出去。
解说词:中资企业在海外拓展,带来了强劲的金融服务需求,这对于中国的金融业来说,正是拓展国际化的好时候。而国家在政策层面也予以大力支持,《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中就提出"鼓励金融机构稳健拓展国际业务,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走出去的企业越来越多。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13年底,我国1.53万家境内投资者在海外投资,2.54万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在海外设立机构,遍布全球184个国家和地区。而在这些有中国企业的地方,就有中国金融业的身影。
田国立(中国银行董事长):这对金融业也提出了一个特别大的要求,实际上你要跟着这个节奏,配上套,你不能滞后了,要为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的产品的支持,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的支持。同时我们国家的金融业也会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在全球展现出自己的能力来,也为在全球的发展和布局提供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整个人民币的国际化,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国的外交又异常活跃,这就对整个的银行业的发展特别有利。最近欧美国家的银行,其实是在呈现一个这种收缩的状态,为什么呢,当然这里边可能对银行的约束也越来越严,对巴尔塞三协议,还有对反洗钱,对这方面,除了这些个,越来越严的这些经过金融危机,对管理金融的治理结构有了很大的严格的要求之外。
成本上升恐怕很大程度也是因为他们本国的经济,恐怕也在市场的一个收缩的状态,而相反中国是呈现一个蓬勃发展的状态。
解说词:在走出去的进程中,中国的银行始终遵循国内国际法律法规,赢得了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今年九月,第18届国际银行监督官(ICBS)大会,首次"登陆"中国,在天津召开。这是国际银行监督官大会首次在亚洲新兴经济体国家举办。
承办此次会议,充分说明了国际社会对中国银行监管工作的肯定,也体现了中国在全球银行监管领域的影响力,这对推动中国银行业进一步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
田国立(中国银行董事长):银行,它不光是为企业提供结算,提供信贷服务,银行就像酿酒一样,它有的是需要年份的,它日积月累之后,它吸收信息的能力就强,捕捉商机的能力就强。
像中行,现在我们在全球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机构,实际上也就是600多家分支机构分布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未来中国银行,我们会沿着基本上"一带一路"这个布局,同时沿着这个去增设我们的机构,利用这个机会,努力地塑造出一个世界性的网络来。
今后我们会继续把这个网络搭建的更强一些。同时我们也会在完善信息系统、发展网络和物理渠道的和电子渠道的互补,争取做到跨境、跨区域的体验到这种服务能力,24小时打造全球一体化的这种高效率的这么一个金融服务体系。
解说词: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民币在外贸进出口结算中的使用比例大幅提升,2013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已达4.63万亿元,分别是2009年、2010年的1200倍和9倍。目前,央行已经在港澳台及新加坡、英国、德国、韩国、法国、卢森堡、卡塔尔、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指定了十二家人民币清算行。
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的加快,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减少汇价风险、促进边境贸易。同时,这也是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使用规模在全球地位的体现,是一个大国保障国家利益的手段。
站在人民币国际化业务的前沿,致力于拓展人民币国际化业务,这既是中国银行业的历史责任,也是必然选择。
田国立(中国银行董事长):因为国际化其实除了企业走出去,金融走出去,还有一个,它这个是节奏是伴随着人民币的国际化的进程的,咱们来谈一下这个人民币的国际化。
我们整个的人民币的贸易量,就是作为交易货币,也是占到了第九位了。同时我们整个的人民币作为一种支付货币已经占到了第七位了,这个标志着什么,标志着人民币在全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了。
解说词:随着国内外经济、社会、文化的交流不断深入,近年来,国内居民出境旅游、留学、投资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一趋势也催生了巨大的个人跨境金融服务需求。金融走出去,给中国居民的出境旅游、留学、海外投资,带来了便捷的海外金融服务。
田国立(中国银行董事长):应当说,因为现在中国已经是成为了全球第一大的出境旅游的市场,出国留学人数已经居世界首位了,这样巨大的个人跨境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对商业银行专业化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中行的跨境金融服务链条已经深入地延伸到了东南亚、欧洲、北美,还有澳大利亚等,可以为客户提供这种账户的开立,国际汇款、信用卡,外汇留学贷款,海外保险,还有留学管家这一系列的金融服务产品。
解说词:国家统计局10月末公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14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199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发展阶段。
田国立(中国银行董事长):实际上把节奏适当地放慢一些,这是我们党和政府,应当说审时度势做出一个战略性的部署。
当你要用市场这只无形的看不见的手去调节的时候,有时候你就需要沉住气,其实我们这次释放了好多对市场特别利好的一些个政策,简政放权,特别是在工商注册上鼓励小企业减税,这个小企业对第三产业大力地支持,一系列政策都推出了,但这些政策跟投资不一样,它不是一下子立刻就能够有几万亿的刺激,显得这个市场活跃起来了,它是需要时间的,相信市场无形的力量,你就得给它点时间,沉住气,这样它的后遗症反而会少。
解说词: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进入新阶段,在国际形势深刻变革的大棋局中,中国与世界深度融合,命运与共。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战略部署。我国以"一带一路"为主轴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正在形成,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市场、企业、货币的进一步国际化是大势所趋,这些不仅为中国金融业"走出去"创造了新机遇,也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增长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