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偶像练习生》抢占先机,《创造101》battle交锋透着焦躁感?
文丨温温
上周五,撑到第六季的《歌手2018》终于结束了最后的经典之夜,被“洪涛辞职”这个传闻困扰多日的老牌台综也结束了显出的疲态。隔日,从《歌手》离场的制片人都艳时隔一年带着其野心之作《创造101》登陆腾讯视频,首播当日2.1亿的播放量、众人探讨国产女团生死存活现状、全网pick的口号再次将观众的视线拉回到这档网综。
前者是殿堂级音乐人的交锋,后者是新生代偶像的养成,二者本是播出平台都毫无关联的两档节目,但核心人物离场与加入或是不断在提醒着台综与网综的生命力差异。而都艳从前者到后者的孵化中,显示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制作态度。
仔细看来,6年《歌手》从未脱离过核心模式,相较前几季甚至原版的模式而言,《歌手》从未进行过大刀阔斧的改变,包括加入踢馆歌手、补位歌手等命题也是基于顶级歌手资源的稀缺。而从《创造101》的首期节目来看,即使是购买了原版《PRODUCE 101》的版权,但其出现的“意外赛制”甚至比同根同源的《偶像练习生》还要多。
有《偶像练习生》成功在前,不得不说《创造101》的初期高流量是意料之中的,但对于国产女团能否成功的结论或许为时尚早,毕竟《创造101》在养成某个女团之前,它还是一档节目。
PRODUCE101 VS 创造101,成也创新败也创新
《创造101》在问世之初,其实有不少质疑之声,原版《PRODUCE 101》创造了数不清的记录,《偶像练习生》甚至成为了中国唯一一档成功的偶像养成节目,质疑几乎集中在了这档节目能否打造出头部流量,众所周知,女团在吸女粉能力上总是要弱一些。
所以基于《PRODUCE 101》的成熟模式以及《偶像练习生》的试水,《创造101》在赛制与制作上有了很多新的尝试。首先,从节目设置上来说,导师阵容里加入了唱作导师胡彦斌的角色,首期节目中也确实出现了两位带来原创曲的女生,但青涩的旋律在其他专业音乐节目中都难以出彩,唱作这样高难度的音乐素养会成为偶像的必备条件吗?《创造101》准备在此之上花费多大的心思呢?还有待观察。
但2个小时的时长看下来,在第二组香蕉娱乐的练习生们表演之前,无论是女团水平或是节目制作水平都没有很惊艳的部分,借用节目中罗志祥的话来说“这只能说是一个标准”。
其实差点被笔者弃掉的前30分钟原本也是有着节目组的小心思,其一,女生们入场前待机的环节被省略,其次,原本的单组入场变成了两组共同入场,第三,首轮分级考核顺序从原本的自愿准则变成前11名座位的女生优先开始。这个赛制虽然足够让人惊讶,但也显示出了不讨巧的一面。
总体来说,以上三个新变化或是节目组试图减少练习生们前期准备的时长,快速进入到拉节奏的表演上,但这就凸显了一个极其明显的问题,缩短了后的时长撑不起101位女生的人设塑造,给观众观感十分平淡。所以就会出现,长腿女孩出场时除了用花字没有其他的表现形式,要知道当年《PRODUCE 101》中的“长腿欧巴”模仿鬼怪的套路可是圈了不少粉。
更“意外的赛制”在于,在所有练习生入座之后,黄子韬先是肯定了选择前11名座位的勇气与自信,但突然话锋一转竟从这11名练习生开始进行首轮考核。本是首期节目中最大的一个反转点,却因为练习生们在之前的选择座位环节,并没有任何关于自我评定的戏份,也没有自信甚至自大的表现,所以后面的反转看起来就不那么“意外”了。
当然,从《创造101》的后期制作方式来看,节目的改良也并不是毫无可取之处。值得一提的是,6名导师兼顾了流量、综艺与导师的三种功能性,不仅有单独表演的时间更是给了插科打诨、鸡汤点评的空间,与原版中绿叶的角色相比,《创造101》的导师有点类似于练习生们的娱乐圈入门引导者,对节目来说亮点只多不少。
偶像练习生 VS 创造101,成长秀和真人秀孰是孰非?
有网友认为:“《偶像练习生》是真人成长秀,《创造101》是竞争生存秀。”同为偶像养成的真人秀,两档节目在初期就体现出了极大的不同。如首期节目开篇,《偶像练习生》是不会放弃的宣言,而《创造101》的“逆风翻盘,向阳而生”则是告诉观众女团这条路到底有多难。
每个练习生背后的故事也在不断透露出一些细微的差异。《偶像练习生》是男孩子们追梦的一出偶像剧,而《创造101》反倒更像呈现出了一出沉重的现实大剧:年龄过大、家庭压力、星途不顺等问题频出,潜在的内容似乎已经划分出了两者间的气质隔阂。
如首期节目中A班只允许有11个练习生,当第12位获得A等级的Yamy,站在强东玥前面说:“请你下来”,而强东玥突然要求battle时,观众的紧张感不亚于Yamy当下的表情,玩这么刺激的赛制不禁让笔者以为自己在看《中国有嘻哈》。
果不其然,下期会玩得更刺激,预告中提到:“空降的练习生或将挤掉A-F班的任何一个成员。”虽然赛制刻意在玩矛盾感,但不得不说,比起将乐华女孩们或是3unshine作为看点,这段来自于地下的battle更吸引人。相信众多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吃瓜观众也和Ella一样表示:我等一晚上了!
不知是不是因为没有抢占先机,亦或是都艳团队为了更极致地体现网感,battle这样的形式也被用到偶像养成中,虽说练习生需要在舞蹈、演唱、Rap等多方面发展,但偶像battle实属初次见。同样一部“青春电影”,是热血成长更好还是激烈厮杀更好呢?谁也无法轻易做出判断。
但网友共同认证的是,《创造101》中女练习生们的整体偶像素质和配置似乎更为成熟。整体来看,其不仅纳入了日系二次元少女、韩系唱跳型选手、偏欧美的爆发力唱功,甚至包括不加修饰的天赋型唱将等多种风格。特别是出现了如Sunnee、Yamy等Girl Crush的练习生,关于她们的推特在海外已经获得了上万转的亮眼数据。
实际上,活跃在国内粉丝一线的多数为女性,女性粉丝对偶像的忠诚度以及购买力都是极强的,这也是为什么不少人唱衰《创造101》会弱于《偶像练习生》的原因。根据微指数,搜索“创造101”的女性网友占比高达75%,仅比“偶像练习生”的粉丝少8%。
这也意味着,女性粉丝只喜欢男团的默认定律早被打破,就如同Ella透露的“S.H.E的女性粉丝占了70%”,或许《创造101》的最终目标并不是要打造出某种女团盛世,而是客观地展现国内粉丝审美方式的变迁,继而创造一个女生也会非常喜欢的女团。
选秀3.0时代再次凸显“电视湘军”,选秀基因深入骨髓
近年来,随着网生综艺制播分离的态势加速,不少人发现《快乐男声2017》《明日之子》《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等大体量网综的制作团队都有一个共同点——来自电视湘军。
自“超女”缔造了素人选秀神话之后,选秀似乎成了电视湘军骨子里的基因。龙丹妮、马昊、雷瑛、都艳这几位女性电视人再度接下了“偶像养成”的命题,也正是电视湘军“敢为人先”的精神在促使着她们不断往前走,而在这之下有更多新的命题亟待解决。
这股舶来文化由来已久,但搬上荧屏还是不久前的事,韩方在制作《PRODUCE 101》时牢牢地掌握了粉丝心理,槽点与亮点齐飞,营销手段更是前无来者,在偶像产业原本就成熟的韩国,将观众玩得团团转,这也成为了一个神奇的现状:观众有多爱《PRODUCE 101》的练习生们,就有多恨《PRODUCE 101》的安俊英PD。
从台综到网综,体制内到体制外,研究客厅文化到开发商品文化,电视内容虽是她们信手拈来的本事,但如何利用粉丝文化一手塑造自己的偶像产品,更是这群电视湘军眼下更需要研究的部分。但愿在众多平台一拥而上开发偶像养成这块产品时,会创造出更好的内容,以及打开更繁华的偶像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