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贝多芬《月光》与德彪西《月光》的异同

2017-05-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0)07-0059-02摘要:本文从分析贝多芬与德彪西同名作品<月光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0)07-0059-02摘要:本文从分析贝多芬与德彪西同名作品《月光》的异同中,结合个人理解,主要对于两种时期两种乐派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音乐风格的作品进行阐述。关键词:贝多芬 德彪西 月光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人物——贝多芬,是连接古典乐派与浪漫乐派的巨匠。其音乐表现手段无论从音响上、演奏技术上、曲式规模上、还是从主题的展开、和声的功能、织体的复杂以及节奏的动力上也都大大超越了前人的传统用法,成为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人物。
而作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德彪西,则喜欢在创作中寄托于梦幻世界,他热爱甚至崇尚大自然,钢琴音乐中描绘大自然的题材比比皆是,其精神遨游在水光山色之中,追求怡静的意境。


印象主义音乐风格对于近现代音乐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在音乐艺术里,讲究的是情感和秩序的平衡,因此,格律成为统一着两者的天平,成为安排各种表示不同情绪的音响符号的思维依据,从而形成音乐风格。
在音乐界中,存在不同的乐派,及不同乐派之间的风格差异、矛盾。本文是从古典主义时期与印象主义时期的学习比较中,结合个人理解,主要对于两种时期的贝多芬与德彪西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音乐风格的《月光》进行阐述。
一、贝多芬《月光》的背景及创作过程
贝多芬在1801年(31岁)时写下了《月光》钢琴奏鸣曲。

那一年贝多芬在信中承认他对耳疾的恐惧。他在一封信中还写道:“我现在正过着一种稍微愉快的生活,这种改变是一个爱我,也为我所爱的可爱的、迷人的女孩带来的……不幸的是,她不是我这个阶级的人,而且目前我还不能结婚。” 信中所说的“可爱的,迷人的女孩”就是17岁的朱丽叶坦.桂察蒂,这位朱丽叶坦比贝多芬小14岁,是一位伯爵的女儿,她是贝多芬的钢琴学生。她可能还是贝多芬作品第十八号之一弦乐四重奏中慢板乐章灵感的来源。这首奏鸣曲之所以被称为“月光”,是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什塔勃将此曲第一乐章比作“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小舟一般”而来的。 
关于此曲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说贝多芬有一晚在郊外散步,忽闻一座简陋的木屋里传来钢琴的声音。

驻足倾听,那曲调正是他所作的一首钢琴奏鸣曲。在这样贫苦的乡下人家,竟有人弹奏如此艰深的乐曲,使他十分好奇,就走到窗外聆听。忽然琴声止住,有少女的声音叹息道:“哎呀不行,这段太难了,我弹不好。要是能听听贝多芬弹奏,那可多么好。”又有男人说:“唉,要不是这么穷,我一定会设法买张票,让你听到他的演奏。”贝多芬大为感动,就敲门进去,眼前是一个还在劳作的鞋匠,在破旧的钢琴边,坐着一位盲眼的少女。方知鞋匠是少女的哥哥,二人相依为命,少女听邻近的贵族家弹琴,记住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先生”的这首乐曲。贝多芬说:“我也是一个音乐家,想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

”他就在这架旧琴上弹起少女刚才所弹的乐曲。乐音无比美妙,一曲奏毕,使这位盲眼的少女感动得热泪满颊。忽然夜风吹灭了烛火,皎洁的月光从窗口侵入,恰恰罩住了盲眼的少女和钢琴的键盘。贝多芬为如此清幽的景况所感,乐思泉涌,当即在钢琴上即兴作出《月光奏鸣曲》。开始时,琴音恬美幽静,如明月冉冉升上天幕,将银光洒向林野山川。第二段里,曲调变得轻快活泼,好像淘气的精灵在月光里嬉戏。最后,乐曲向着辽阔激荡的海洋奔涌呼啸而去。即兴演奏一结束,贝多芬起身就冲出门外,跑回家里,连夜把刚才弹奏的乐曲记在五线谱上——不朽的《月光奏鸣曲》诞生了!而那一对贫苦的兄妹,还沉浸在这从天而降的喜悦里[2]。 
传说终究归为传说,但无论如何,有很多人因这一美丽的传说而爱上了音乐,“月光”这个名称也使这首奏鸣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曲。


二、德彪西《月光》的背景及创作过程
这首小曲是德彪西从1890年开始写作的钢琴组曲《贝加摩组曲》中的一首,著名的印象派夜景《月光》是《贝加摩组曲》倒数第二乐章的第三曲,这是德彪西的钢琴作品中最为大众化的一首,由《前奏曲》、《小步舞曲》、《月光》和《巴斯比舞曲》等四首小曲组成,取材于魏伦的一首同名诗,将原诗中几位舞蹈者的形象在音乐里复活,在月光下尽情的唱歌跳舞,这一组曲不但旋律优美,而且运用了色彩极其丰富的和声。组曲的曲名来源于德彪西留学意大利时,对意大利北部贝加摩地区的深刻印象,是德彪西独特的个性逐渐进入成熟时期的过渡性作品。

乐曲以柔和的笔触、清淡的色彩和诗意的情感,寻求从大自然的瞬间印象中所感受到的听觉刺激,达到听觉上的满足与陶醉,绘出明月普照大地的景色[4]。
在德彪西早期作品中,由于其受肖邦、格里格的影响,其作品较偏重旋律表现,尽管还带有较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但也已经显露出作者较强的印象主义特点。这首乐曲对技术上的要求不太高,但飘逸、朦胧、富有变幻的音色和丰富音乐表现力不是仅靠灵巧手指功夫就能做到的,而是要求演奏者更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在演奏中对键盘和踏板进行小心控制、细微的调节。从头到尾如歌的旋律在演奏中采用伸缩速度,比浪漫派作品更讲究“自发性”和灵活性,正如作曲家所说的“钢琴的声韵必须入发自没有琴槌的乐器,轻柔的指触要注入每个音符中,所有的效果的营造都经由细致的踏板运用而获得从创作的角度上看,他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法国古典主义美学原则,强调对自然的感受。

他抛弃了艺术进行概括和典型化的原则,再现个人的主观体验以及从生活中偶然攫取的不可重复印象的神秘、细腻的感性效果。”他运用“不协合和弦”进行“和声化合”,产生了新色彩、色调微差、效果和美妙的气氛,表述转瞬即逝的感觉和微妙、飘浮不定的情绪,使键盘别具表现力。
三、贝多芬《月光》与德彪西《月光》的异同
首先两个作曲家所属的流派不同,流派不同创作手法也就不同,和声的运用也不一样。


贝多芬运用的手法是古典主义风格的奏鸣曲式,贝多芬这一时期的奏鸣曲充满了尝试性的作法,他企图重新评价奏鸣曲式主要的创作原理。传统的格局,奏鸣曲式往往只出现在一个乐章里,而通常在第一乐章,但贝多芬打破了这种模式,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是古典乐派开始朝浪漫乐派转变的作品之一。但贝多芬又打破了传统的格式,将古典主义的快慢快三乐章的形式改变为慢快快,第一乐章由单三部曲式构成,持续的三连音、微弱的音响,把人带入到哀愁、忧伤、淡淡的月色之夜。本乐章情感的表现极其丰富,有冥想的柔情,悲伤的吟诵,也有阴暗的预感。虽然伴奏,主题和力度的变化不大,但仍通过和声,音区和节奏的变化,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心弦的波动。

这首奏鸣曲包含着贝多芬最原始的构思。它那梦一般即兴的性质,探索钢琴音响共鸣的方式已预察到约一百年后德彪西的印象乐派。它所依据的题材很简单:乐曲一开始,由不断流出的三连音构造了无边的幻想,四小节后,第一主题在中音区淡淡地出现。它细致而沉静,略带些忧郁。1段1分18秒在B大调上出现了第二主题。中间部由第一主题开始。三连音曲折有致地走向高音区,呈现出急躁不安的情绪。随后,进入第三段,第一主题平静地再现,第二主题以升c小调的面目再现,然后以低音继续奏出基础动机的尾奏,慢慢地消失而结束。第二乐章为带有三声中部的副三部曲式,这一乐章的小快板将第一乐章的哀怨和思愁冲淡了许多,洋溢着舒畅、明快的气氛,旋律的大跳,波荡起伏,显示出贝多芬的构思产生了强烈的对比特性。

本乐章比较短小,李斯特形容这个乐章为“两个深渊中之间的一朵花”。它以迥然不同的轻快表情将第一乐章的沉思默想和第三乐章的紧张气氛衔接地非常完美。 第一段是连奏与断奏相呼应的主题,然后再以变奏加以重复。中部也保持在降D大调。2段1分13秒再现第一段。这个乐章好像是瞬息间留下的温存的微笑。第三乐章则是古典主义最具典型的奏鸣曲式,以极度激动的音乐形象来表达贝多芬的火热情感,以及对封建制度的束缚进行挑战的态度。第三乐章虽然在调性上与前乐章有紧密的联系,但表达的感情则完全不同。第一主题是热情不可遏制的沸腾和煽动性,犹如激烈的狂怒,又好像是连连的跳脚声。

第二主题像是从心底里发出来的申诉。它临近结束时连续的八分音符,斩钉截铁般的节奏,表现了热情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经过短短的展开部后,内心的激动表现得更为强烈。在尾声中,沸腾的热情达到顶点时,突然沉寂下来,但汹涌澎湃的心情并没有就此平静。贝多芬曾说过他的作品二十七号的两首奏鸣曲都像幻想曲。他指示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的乐章之间要紧接不要有停顿,这样才能从开始乐章以暗示性的方式逐渐展开,进入到错综复杂的终乐章,而得以提供一种凝聚高潮的感觉。
德彪西运用的则是他独创的音乐艺术手法,他的《月光》原属《贝加摩组曲》第三乐章,他汲取了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绘画派的技巧,将其实践于作品中,以朦胧的、有多重指向的旋律让人们进行音画重构。

让人似乎既有外视之景致的意识印象,又有内心之思绪的波澜起伏。三度的音程,明亮的感觉,会使人想到那皎洁晶莹的月光。悠长的旋律和平稳的节奏,再加上与色调柔和而明净的和声融合在一起,达到的就是一种清幽、寂静的效果。在他的音乐里,月光如流水般倾泄,缓缓流淌,充盈整个房间。德彪西的音符是有些离散的,打散了旋律。然而散而不乱。像是溢出的水银在地板或是台阶上走走停停。每一个音符,都给你充分的想像空间。作为印象派音乐的鼻祖,德彪西的音乐作品可称是名副其实的“音画”。人们对王维的诗曾有过这样的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借用这一评价,德彪西的作品可以当之无愧地称“曲中有画,画中有曲”了。

然而,要做到这一步又谈何容易:曲是流动的时空,画是凝固的瞬景。但大师毕竟是大师,他放弃了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们以富有歌唱性的旋律作为其表现手法,转而汲取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绘画派的技巧,并将之实践于自己的作品中,以朦胧的、有多重指向的旋律让听者进行音-画重构。
两个作曲家所属的流派不同,流派不同创作手法也就不同,和声的运用也不一样。在创作手法上,贝多芬较注重运用古典式的传统和声,德彪西则更注重运用色彩来营造气氛,贝多芬表现他的哀伤,德彪西则表现他的明亮。如果说“静”是贝多芬的月光的最大特点的话,那么“动”便是德彪西月光的精髓所在。两种月光,两种感情,这是由贝多芬与德彪西当时的心境所决定的。


参考文献
[1] 郑兴三.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
[2] 邵义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剖析[M].台湾:全音乐谱出版社,1983.
[3] 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2007.
[4] 李秋华著. 西方音乐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 约.霍夫曼.论钢琴演奏[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6] 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
[7] 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