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方光华曹振明 方光华 曹振明:长安与中国佛教文化精神

2018-04-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宗教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品格.长安是佛教祖庭,对中国佛教文化品格的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祖庭是指在宗教派别历史发展中有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宗教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品格。长安是佛教祖庭,对中国佛教文化品格的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

祖庭是指在宗教派别历史发展中有突出贡献的中心道场。长安,南依秦岭,北靠秦川,八大水系萦绕其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国佛教的众多祖庭荟萃之地。

佛教理论的孕育与传播中心

长安佛教祖庭是中国佛教传播和发展的重要摇篮。草堂寺是鸠摩罗什在终南山创立的第一个国立译场,译出的大量佛经成为日后佛教在中国传播乃至宗派创立的重要依据。

玄奘从印度取经归来,长期驻锡大慈恩寺,在弟子的帮助下译出1000余卷经典,还把印度瑜伽行派的唯识学精炼成新的理论系统,努力消解南北朝以来古唯识学关于“阿赖耶识”的长期纷争,提出依“阿赖耶识”而转“识”成“智”的成佛理论,并把佛教逻辑——因明学系统地引进了中国。

华严思想的集大成者法藏在综合佛教空、有二宗理论的基础上,构架起“法界缘起”理论体系,为纷纭杂乱的宇宙万象中塑造出一个圆融无碍、统一和谐的绚丽佛国——“华藏世界”。

面对佛教戒律门出众多、混乱不一的局面,入驻终南山净业寺和丰德寺的道宣以《四分律》为依据,把佛教的一切戒律归纳为“止持”、“作持”二类,倡导以大乘学说中的阿赖耶识为戒体的心法戒体论,创立了系统化的佛教持戒仪规,使南山律在当时的东塔律、相部律等诸家异说中独树一帜。

住持悟真寺的善导,发挥昙鸾、道绰的净土思想,详尽阐述了净土法门的教相与教义,将往生净土的修行分为五种正行和五种杂行,完善了净土一宗义理与行仪二者紧密结合的净土理论,使发心赞叹阿弥陀佛往生西方净土的简易法门得以完备。

在善无畏、金刚智译出诸多密教经典之后,密宗祖师不空入住大兴善寺约20年,继续翻译密教典籍,完善密教义理仪规,使理事兼修、三密相应、即身成佛为特色的中国密宗成长壮大起来。

以长安祖庭为中心,佛教各宗派祖师开展的创宗与传教活动,构建起各具特色的宗派理论体系或宗教仪规,同时还组织法会、设坛受戒、广收弟子,使佛教文化与长安的政治、文化及社会生活发生密切联系,为中华文明形成以儒、释、道为核心的基本格局作出了重大贡献。

佛教文化品格的塑造中心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国佛教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品格。长安佛教祖庭对中国佛教文化品格的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一,尊天敬祖。在长安祖庭孕育发展的佛教无意去建立“天”的观念,但实际上它们通过对诸法本质的讨论,告诫我们要敬畏宇宙的浩瀚与生命世界自身的神秘,敬畏那无限辽阔的虚空。中国文化崇敬在人性上具有开创示范作用并能传播真理的人。

长安佛教如净土宗除尊北魏昙鸾、隋代道绰为祖师外,还把善导奉为正式创派祖师。华严宗构建出杜顺、智俨、法藏、澄观和宗密五祖谱系,甚至还把印度的马鸣、龙树纳入自宗祖师之列。在长安聚集的众多“祖庭”,就是佛教浓厚的尊宗敬祖观念的明显写照。

其二,内在自觉。宗教一般都注重塑造超人间的人格神。但长安祖庭孕育发展的佛教,不仅没有忽略对人自身价值的关注,反而特别突出人的主体性与自觉性的发挥,强调对人自身价值的追求与实现。长安祖庭孕育发展的佛教也并不盲目崇拜佛与菩萨。

唯识宗把转“识”成“智”的关键放在修行主体的“迷”与“悟”之上。密宗在继承咒术与咒法传统的同时,主张即凡身而成佛,突出人的身、口、意在修行中的作用。倡导“心、佛与众生,三无差别”的华严宗,更加强调众生与佛陀在先天上的道德平等,突出现实世界中人的自身价值。

其三,教派宽容。长安佛教祖庭也并非以某一经典排斥或否定其他经典,而是依据若干经典积极构建起可以包纳一切佛教经典的理论,造就出了一系列宗派理论体系。与儒、释、道“三教”在长安并立发展的文化态势相应,在王重阳之前,驻锡在草堂寺的华严五祖宗密创作出《原人论》,提出会通儒、释、道“三教”的理论构想。长安佛教祖庭体现了中国佛教教文化的包容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