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登禹将军 29军抗日名将赵登禹:从打虎英雄到大刀将军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看准那敌人,把他消灭!把他消灭!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这首《大刀进行曲》人们耳熟能详,它是抗日救亡歌曲的代表作之一,音乐家麦新1937年7月为赵登禹将军和他的大刀队而作。然而少为人知的是赵登禹是山东省菏泽县人,即今牡丹区万福办事处赵楼社区人。
赵登禹,生于1898年5月16日,1926年参加北伐,1933年任第29军第37师第109旅旅长,后任第132师师长,1937年在“七七事变”中壮烈殉国,是抗日殉国的第一位师长,2009年被评为“百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赵登禹自幼聪颖勤奋,13岁时拜菏泽县武术高手朱凤军为师,精于拳术,善使大刀,寻常十几人难以近身。16岁时与哥哥赵登尧和两个好友一起步行900多公里,到陕西投奔了冯玉祥的军队。当时冯军兵额已满,赵登禹被安排在佟麟阁任连长的连队里当了一名“只管饭、不发饷”的副兵。
冯玉祥带兵注重武功训练和文化学习,有武术功底又读过两年私塾的赵登禹不久即脱颖而出。冯玉祥在一次阅视操练时,看到身高1.9米多的赵登禹卓而不凡,便将他叫出队列,问他会不会摔跤,敢不敢与自己比试,结果赵登禹连胜冯玉祥三跤,兵士们甚是害怕。孰料第二天冯玉祥就将赵登禹调到身边,当了警卫员。在冯将军的影响下,赵登禹抓紧时间读书识字,后来,还进入了西北军高教团学习,并对书法、绘画产生了兴趣。
1918年,冯玉祥驻军湖南常德时,附近山上有一只老虎,常在夜间下山伤人害畜,闹得附近百姓不安、鸡犬不宁。有一次,赵登禹上山执行任务正好遇到这只老虎,他机智地躲过老虎的扑咬,将老虎击毙后扛着下了山。方圆几十里的老百姓闻讯赶来,参观者络绎不绝,交口称赞。
冯玉祥得知后更是特别高兴,专门请来照相馆的师傅,让赵登禹骑在打死的老虎身上照了一张像。1937年7月28日赵登禹在北平殉国。7月31日,冯玉祥在南京找出这张相片,亲笔在照片上题写了“民国七年的打虎将军”。
1921年,冯玉祥在陕西剿匪时,摆下“鸿门宴”,要在酒席上擒拿当地匪首郭坚。不料尚未摔杯为号,伏兵竟挤倒屏风。就在双方行将火并之际,赵登禹擒贼先擒王,迅速出手将郭坚擒获。后来,冯玉祥在《公祭征文启》中说赵登禹“躯干修伟,负膂力,精技击”。
赵登禹从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一路擢升,30岁就当上了国民革命军第25师师长。在1930年爆发的中原大战中,冯玉祥的西北军失败,被张学良改编为第29军,赵登禹的25师被缩编为109旅,他也由师长被“缩”为旅长。
1934年,赵登禹任132师师长驻防张北县时,在殿布青山猎获两只火狐,他并未按照塞北习俗取狐皮制作皮帽,而是派副官送交北平万牲园,并写了亲笔信:“径启者,敝师驻防塞北,有名殿布青山者,日前偶在该山得获火狐两只,因敝师不便饲养,恐日久伤其生命,殊为可惜,素谂贵园万牲罗列,以供游人观瞻,兹特派副官单永安,携往送上,即请查收为荷,此致万牲园。
师长赵登禹拜启。”打虎不伤狐,凌强不欺弱,大刀杀敌的猛将心存大善,充满爱心。
1933年3月,长城抗战爆发。3月9日,赵登禹率部驰援喜峰口,与日军钤木师团展开了惨烈的争夺战。经过三天激战,喜峰口几度易手,双方伤亡惨重,赵登禹的左腿也被敌人的炮弹炸伤。为了削弱日军的武器优势,3月11日晚,赵登禹带伤组织了三个团的敢死队,身背大刀和手榴弹,分两路夜袭日军炮兵阵地和宿营地,于深夜三四点杀入敌营,砍杀日军500余人。
喜峰口夜袭战的胜利,使赵登禹和他的大刀队名声大振,路人皆知。当时政府为表彰赵登禹的奇功,给他颁发了最高勋章,并将109旅扩编为132师,重新“升”其为师长,授中将衔。
远在上海的音乐家麦新,被赵登禹大刀队的英勇所激动,谱写了著名的抗日歌曲《大刀进行曲》,从此,“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唱遍了全国。
对于横行跋扈的日寇,赵登禹一贯坚持针锋相对与之斗争的原则。1936年夏天,几名日本特工绑架了第29军政治部主任宣介溪。赵登禹与另两位师长冯治安和刘汝明商量后认为,鬼子竟敢抓我军的高级将领,实在太嚣张,一定不能向其示弱。
于是,他们将一亲日分子叫来,赵登禹让其向日方传话:“限日本人两小时以内好好把人送回。超过时限,我们就先把平津一带的日本人统统杀光!”当着亲日分子的面,赵登禹操起电话向部队下令,要求两小时之内完成作战准备,待命行动。日本人被赵登禹的凛然之气所震慑,果然在两小时内就将宣介溪安全地送了回来。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抗战爆发。7月26日,赵登禹奉军长宋哲元之命,赶赴南苑,和副军长佟麟阁共同负责北平防务。7月28日凌晨,日军集中三个联队步兵、一个联队炮兵和30多架飞机,向南苑进攻。赵登禹率部与日军血战六小时,在敌人飞机大炮的轰炸扫射下,伤亡惨重。战至中午,宋哲元命令赵登禹率部向城南大红门集结,准备反击。但他在集结途中,不幸被日军的伏兵击中胸部,壮烈殉国,年仅39岁。
赵登禹牺牲后,7月31日,国民政府颁布褒奖令,追授赵登禹为陆军上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关部门给赵登禹将军的家属颁发了“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编号为“北京字第000捌拾号”,证书“查赵登禹同志在革命斗争中光荣牺牲,丰功伟绩永垂不朽,其家属当受社会上之尊崇。
除依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人牺牲病故褒恤暂行条例》发给恤金外,并发给此证以资纪念。”此证由毛泽东亲自署名,日期为“一九五二年六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