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平伯评红楼梦 《俞平伯点评红楼梦》
《红楼梦》之伟大,在于她以一部小说而得以成就一门学说,即“红学”。“红学”本是清代文人学士的戏谑之称,其学术地位的确立,当归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新红学的创建,有人甚至说“这一件大功,值得凌烟阁上标名”,足见新红学的成就及影响。
更有王国维、蔡元培、胡适等博学硕儒以大宗师身份对《红楼梦》予以点评,进而以专著行世,对当时以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的观点以今日来看,未必句句信而有征,然其不囿成见、独辟蹊径的治学精神仍然值得借鉴、发扬。
本丛书所选作者皆是“红学”名家或在其他领域卓然成家者,以期读者能站在更高的角度认识《红楼梦》。所选文章不以学术观点、文化背景、政治倾向为取舍;在形式上也是长篇宏论与短篇杂感兼收;就时间来说,跨度较大,在做技术加工时,亦尽量保持其原貌;为兼顾学术性与趣味性,不以发表时间先后为序编次。[1]
作者介绍/《俞平伯点评红楼梦》 编辑
俞平伯(1900~1990),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诗人,在《红楼梦》的研究方面有很大的贡献。1900年生于苏州一个文学世家,曾祖父俞樾是清代著名的学者,经学大师。原籍浙江省德清县,名铭衡,字平伯,后以字行。主要作品有诗集《冬夜》、《西还》等,散文集《燕知草》、《杂拌儿》等。《红楼梦辨》(1923年初版,50年代初改名《红楼梦研究》再版),是“新红学派”的代表作之一。[1]
本书目录/《俞平伯点评红楼梦》 编辑
我们怎样读《红楼梦》 《红楼梦》中关于“十二钗”的描写 唐六如与林黛玉 林黛玉喜散不喜聚论(拟窗课体) 论续书底不可能 作者底态度 《红楼梦》底风格 《红楼梦》地点问题底商讨 八十回后的《红楼梦》 论秦可卿之死 后三十回的《红楼梦》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图说 《红楼梦》正名 读《红楼梦》随笔二则 大观园地点问题 陆游诗与范成大诗 贾政 贾赦 送宫花与金陵十二钗 刘老老吃茄子 贾瑞之病与秦可卿之病 《红楼梦》下半部的开始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林黛玉谈诗讲错了 香菱地位的改变 曹雪芹自比林黛玉 谈《红楼梦》的回目 《红楼梦》简论 乐知儿语说《红楼》 “旧时月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