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动物城》:High翻大众的讽喻成人动画
《疯狂动物城》,通杀男女老少,做到了真正的合家欢
《疯狂动物城》所有动物的设定都跟有个性,电影中有谋杀,有犯罪,却还是个绚烂童话。
一扫深入骨髓的低幼传统,挂着迪士尼的LOGO,却脱了骨,换了血,灵魂直抵成人动画的深度。《疯狂动物城》中的讽喻很妙,寓意颇深,经常出品18岁以上不宜观看的迪士尼,一下子深刻得不像话。它简直是在讨好成人,各种社会梗,显然都是埋给成人的。
有评论说,它更像是皮克斯出品。事实上,皮克斯被迪士尼收购后,随着这些年的主力流动,俩品牌早已不再截然分明。从结果来看,皮克斯给迪士尼输的血,对迪士尼的改变,明显大于迪士尼对皮克斯的影响。迪士尼动画的死气沉沉,被皮克斯点化后,重焕新生,更新、更灵,也更易征服成人观众。
当然,迪士尼不会在受众上,犯下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蠢事。抛开寓意,《疯狂动物城》娱乐性很棒,故事也没复杂到丢弃儿童观众。兔子朱迪,想当警察,从小镇奔向大城市,实现梦想,这条励志线老少皆宜。她和狐狸尼克的探案过程,比大部分好莱坞动画是复杂了点儿,但对于儿童,这就像一个抓坏蛋的捉迷藏游戏,不至于费解到犯迷糊。
兔子很萌,却想当警察;狐狸狡猾,反而很仗义;令人闻风丧胆的黑帮老大,却是只鼹鼠;以及羊、狮子、树懒,都有意想不到的反差。主创充分利用各种动物的真实特点,以及我们对它们的刻板印象,制造了一系列强烈的反差萌。而又不止于此,“闪电”树懒开跑车,自有反差性幽默感,但让它来当公务员,无疑是在向公职开涮,讽刺政府的办事流程。
动物城的整个设置,也是在利用反差。肉食动物和草食动物,本来不可一起生活,它们却生活在一个城市。这是一种童话式的乌托邦世界。英文片名“Zootopia”,由“zoo(动物)”和“utopia(乌托邦)”俩词合成。它是动物乌托邦,而非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庄”,只是,主创在乌托邦的架构里,塞了许多黑暗料理,映射了人类的现实社会。
不同动物间的差异,对应种族歧视。狮子市长和羊副市长的关系,恰切地再现了美国选举的特点。整片在鼓励包容,消除歧视,政治正确得不得了。现实则是,政治不正确充斥在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难以消除,也不可能完全消除。以肉食动物和草食动物来搭建乌托邦,并以此影射种族问题,无论结局多么童话、多么圆满,其实都是在印证一种反乌托邦式的现实状况。
片中有不少致敬或恶搞。比如,恶搞《绝命毒师》制毒场景的段子,再比如,尼克的童年遭遇与后来的转变,这条叙述线几乎就是《功夫》中周星驰故事的翻版。而大先生的“教父”梗,除了玩下致敬,撒点幽默,还有另外一层幽深意味:在兔子闯关动物乌托邦的过程里,藏于暗处的教父世界,才是真正的现实。
《疯狂动物城》中有《教父》,有谋杀,有犯罪,却还是个绚烂童话。喜剧、探案、成长、社会问题,类型嫁接纯熟得巧如天工,面对这样的片子,挑刺是个多余的动作。除了享受,除了回味,还要做点什么的话,你可以鼓下掌,或者,脱帽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