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玛窦将什么带到中国 [原创]马可波罗和利玛窦所到的中国差距怎么这么大?

2017-06-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七百多年前,一个意大利人来到中国,他的名字叫马可·波罗.他从欧洲来到当时的元代中国,简直就像乡巴佬进城,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中国的许多城市都

七百多年前,一个意大利人来到中国,他的名字叫马可·波罗。

他从欧洲来到当时的元代中国,简直就像乡巴佬进城,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中国的许多城市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把赞美毫不吝惜的留在了他那篇世界闻名的游记里,如:大都“汗八里城内和相邻城门的十二个近郊的居民的人数之多,以及房屋的鳞次栉比,是世人想象不到的。

近郊比城内的人口还要多。”……济宁“这是一个雄伟美丽的大城,商品与手工艺制品特别丰富。……河中航行的船舶,数量之多,几乎令人不敢相信。这条河正好供两个省区航运,河中的船舶往来如织,仅看这些运载着价值连城的商品的船舶的吨位与数量,就会令人惊讶不已”……苏州“是一个壮丽的大城,周围有二十英里……城中居民之多,确实令人惊叹”……泉州“印度一切船舶运载香料及其他一切贵重货物咸莅此港。

是亦为一切蛮子(指中国南方)商人常至之港,由是商货宝石珍珠输入之多竟至不可思议”……昆明“到达省会,名雅岐,系一壮丽的大城”……

马可·波罗在中国待了十五年之久,最后搭元朝海船(即护送阔阔真公主嫁往伊尔汗国的船队)返回他的故乡。他后来因参加威尼斯与热那亚的一场海战而被热那亚人俘虏,在监狱里他遇上一个叫鲁思蒂谦的作家,于是由他口述东方见闻,鲁思蒂谦笔录下来,《马可·波罗游记》就这样问世而出。当他70岁去世的弥留时刻,仍然坚持他有关东方的所有叙述,都“童叟无欺”,完全属实,并且留下一句著名的话:“我所说的连我看到的一半还不到。”

四百多年前,又一个意大利人来到中国,他的名字叫马特奥·里奇。然而,他广为中国人所知的是另一个名字——利玛窦!

他从欧洲来到当时的明代中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当时的中国早已没有了元代的开放氛围。他是靠贿赂中国官员才得以在中国定居。当他学会汉语并成功打入中国士大夫交际层里后,他居然被当时的许多开明士大夫捧为“泰西圣人”。

他所携带而来的星盘、三棱镜、风琴、自鸣钟等物品,居然被视作西来异宝。他制作并印行的《山海舆地全图》,使明人首次接触到了近代地理学知识,大开眼界。如果说马可·波罗是乡巴佬进城的话,那么利玛窦就好比城里知青上山下乡!

众多明代士大夫赞美他不遗余力,李贽赞美说“我所见人未有其比。”徐光启仰慕利玛窦如同仰慕圣贤,在他的引导下加入了天主教。明朝的内阁首辅叶向高看了利玛窦带来的西洋仪器和物品时不得不承认了明朝在机械制造方面落后的事实:“其技艺制作之精,中国人不能及也。

”李之藻在京患病得利玛窦照料而痊愈,于是也加入天主教,他更是“崇洋媚外”,居然把利玛窦所带来的西洋仪器吹得天花乱坠:“观其所制窥天窥日之器,种技精绝,即使郭守敬诸人而在,未或测其皮肤,又况见在台监诸臣,刻漏尘封,星台迹断,晷堂方案,尚不知为何物者,宁可与之同日而论,同事而较也。”

后人反思历史,不由心生疑问,马可波罗和利玛窦所到的中国差距怎么这么大?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