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夫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矗立天安门广场前后

2017-10-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49年9月30日,经周恩来提议,为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

1949年9月30日,经周恩来提议,为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奠基典礼

之所以将人民英雄纪念碑建在天安门广场,周恩来说,是因为这里具有"五四"以来的革命传统,同时也是全中国和全世界人民敬仰的地方。

1949年9月30日下午6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以及首都各界群众代表共3000人来到天安门广场南端,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

奠基典礼在"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的歌声中开始,周恩来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主席团致词:"我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号召人民纪念死者,鼓舞生者,特决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建立一个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现在,一九四九年九月三十日,我们全体代表在天安门外举行这个纪念碑的奠基典礼。"之后,毛泽东主席宣读了亲自撰写的碑文,并第一个为纪念碑奠基石执锹铲土。

从1840年至1949年,整整109年的沧桑岁月,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为了抵御外辱,为了推翻帝制,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了让人民拥有自己的共和国,无数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前赴后继,甘洒热血,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换来了"江山如此多娇"的新中国。

新中国,她该有一座巍峨的纪念碑,以永远铭记那些为民族与人民解放而牺牲的英雄。

英烈们

志士的名单很长,英烈的名单很长,他们为国为民的牺牲惊天动地。

谭嗣同,因愤中国积弱不振,投身"戊戌变法",要求清廷"革去故,鼎取新"。"戊戌政变"后,谭嗣同能逃不逃,"决心一死"。在牢中,他"拾取地上煤屑,就粉墙做书",诗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1898年,谭嗣同受刑于京城菜市口,头颅落地前的一瞬间大叫:"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史书评述为:谭嗣同,中国千百年来一位真男儿。

1905年4月30日夜,年仅20岁的邹容死于上海租界华德路西牢,死前写下《绝命词》:"愿力能生千猛士。"死时大口吐血不能止。邹容著有《革命军》一书,疾呼:"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革命者,争存争亡过渡时代之要义也;革命者,顺乎天而应乎人者也;革命者,去腐败而存良善者也;革命者,由野蛮而进文明者也;革命者,除奴隶而为主人者也。

"鲁迅说:"别的千言万语,大概都抵不过浅近直接的革命军马前卒邹容所作的《革命军》。"

李大钊,中国接受和传播马列主义的第一人,中国共产党最主要的创始人之一,1927年4月28日被军阀杀害,绞杀整整进行了40分钟。李大钊留有一张临刑前的遗照:宽阔的额头很干净,浓黑的双眉下神情若然,方形的脸上一片平和,只是,在他那横着皱褶的灰布棉袍下,挂着又粗又黑的铁链.

.....李大钊使我们想起宽厚而严肃的父亲,想起博学而谦逊的导师,想起中国共产党人艰难而光荣的革命,想起中国大地上广袤而壮美的山河。这位时年38岁的著名共产党人曾说,此生最渴望看到的是:"不出十年,红旗将飘满北京......"

1935年3月4日,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刘伯坚在战斗中中弹。在他枪中弹尽时刻,国民党军蜂拥而上。敌人给他戴上沉重的镣铐,让他从江西大庾一条人口稠密的大街上走过。刘伯坚拖着带着枪伤的腿,一步一步地向前挪着。

铁铸的镣铐从他的手上、腿上垂向地面。刘伯坚在哗拉哗拉的镣铐声中,高昂着头颅,望着长街两侧眼含热泪的百姓,留下了那首传遍了整个中国的《带镣行》:"......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拼做阶下囚,工农齐解放。

"18天后,刘伯坚被枪杀。刘伯坚在狱中的最后一封信是写给他的妻子王叔振的:"你不要伤心,望你无论如何要为中国革命努力。"王叔振以出众的学业投身革命,1927年在西安与刘伯坚结婚,刘伯坚就义后不久,她在福建牺牲。

赵一曼,出生在温暖的四川,为了中国革命而牺牲在冰天雪地的东北。她在日伪军的进攻中腿骨被打断,日军在监狱里用皮鞭抽打她的伤口,用汽油不停地灌她,年仅30岁的赵一曼唯一的回答是:"我的主义就是抗日!

"1936年8月2日,敌人将她放在一辆马车上游街后枪杀。赵一曼被党派往东北时,她的孩子才一岁。当她知道自己将与孩子永别时,这位英勇的共产党人在马车上写下了她生命中最后的文字:"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能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还有邓世昌、林远升、陈天华、徐锡麟、秋瑾、林觉民、夏明翰、杨开慧、周文雍、向警予、陈觉、彭湃、柔石、殷夫、恽代英、蔡和森、邓中夏、何叔衡、瞿秋白、方志敏、刘志丹、钱壮飞、邓萍、董振堂、闻一多、左权、王铭章、赵登禹、冷云、杨靖宇、刘胡兰、江竹筠、宋绮云、董存瑞......直到1949年,中华优秀儿女在百年间洒下的热血,将染红未来新中国的每一个黎明。

不朽的碑文

一位先烈,就义前,在阴湿的牢房里,戴着镣铐向往过:"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悲叹,笑脸将代替苦脸,富裕将代替贫穷,健康将代替疾苦,智慧将代替愚昧,友爱将代替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凄凉的荒地!"--这是1949年10月1日诞生的新中国。也是2002年10月1日的中国。

在新中国成立的前一天,1949年9月30日,3000名代表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上,向自1840年以来为了中国人民与中国革命牺牲的近3000万英烈脱帽致哀。

人民英雄纪念碑于1958年4月22日落成。碑高40米,基座上浮雕八幅,主题为:鸦片战争、金田起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敌后抗战、渡江战役。须弥座正面与侧面的花环以橄榄枝为主体,装饰着牡丹、荷花和菊花,辉映基座上的浮雕。纪念碑碑身的一面镶刻着周恩来在奠基典礼上的致词,碑身面向天安门的一面镶刻着由毛泽东亲自撰写、周恩来亲笔手书的纪念碑碑文,那是一段一代代中国人民应该永远铭记的文字: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