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和森和蔡畅 蔡和森蔡畅的儿女们(组图)
毛泽东在延安收到蔡博等人的信后,于1946年1月8日给他们回信。信中说:“永福(岸英)回来,接到你们的信,十分高兴。正如你们信上所说,新中国需要很多的学者及技术人员,你们向这方面努力,是很适当的。”“总之,是希望你们一天一天成长,壮健、愉快、进步,并望你们团结一切留苏的中国青年朋友,大家努力学习,将来回国服务。”
1948年6月,蔡博已在莫斯科钢铁学院毕业,获得炼铁冶金工程师学位。党为保护这位学有专长的烈士后代,在解放战争还紧张进行之时,没有及时令他归国。新中国诞生前夕,刘少奇秘密访苏,与斯大林商讨新中国的经济建设等问题。期间,接见了蔡博等人。蔡博提出愿回国服务的要求,刘少奇高兴地说:我与斯大林会谈,其中就提到接你们回国参加祖国的经济建设。随后,刘少奇与蔡博等人就国内形势、任务,讨论了1个多小时。几天后,他就随同刘少奇回到了祖国。
蔡博归国后,见到了姑父李富春。他向姑父提出要求去鞍山钢铁厂工作。当时,李富春在中央主持经济工作,特别是苏联援助我国的重点工程。他根据留苏归国学生的专业特长,对他们作了全面安排。蔡博调去鞍钢炼铁厂后,在那里先后担任过副厂长、厂长等职。
蔡博是新中国第一代杰出的冶金专家。他在鞍钢炼铁厂任职以后,结合该厂的生产实际,成功地运用苏联的炼钢技术和管理经验。蔡博还大胆地提出过实行厂长负责制。建立厂长、车间主管和工段长的“三级一长”负责制,建立生产指挥系统的单一领导关系,并相应建立职能部门的专责制和生产工人的岗位专责制。实行这个制度,强化了企业管理,使鞍钢炼铁厂成为钢铁战线上的一面红旗,曾在全国冶金会议上介绍推广。
可是,好景不长。没几年,“厂长负责制”遭到了批判,蔡博受到了错误的批判和撤职处分。60年代初,组织上安排他在北京钢铁研究总院炼铁研究室工作。他大胆地主持了多项重大科研课题,攻破了许多难关。
“文化大革命”中,蔡博在劫难逃。因为他在苏联生活的时间较长,所学的和所运用的都是苏联技术,因而被打成“修正主义分子”,在厂里“管制劳动”。“文革”后,蔡博被落实政策,重返工作岗位,担任钢铁研究总院技术顾问。他夜以继日地工作,总结中国炼铁技术经验,撰写了《钢铁研究院炼铁科研三十年》,得到了聂荣臻元帅的高度评价:“你对30年来炼铁科研的总结很重要,这是我看到的第一份工业部门系统的科研工作总结。”
1984年5月,蔡博年满60岁,退居第二线。他退线不退休,参加中国科学院钢铁工业战略研究,提出了在沿海港口建立“港厂合一”的大型钢铁工业基地的建议。退休后,蔡博还对其父蔡和森、母向警予作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工作。他为家乡及中共党史研究部门收集提供了不少资料。曾多次回到家乡参与并指导蔡和森、向警予、蔡畅的纪念活动。
不幸的是,1991年9月,蔡博应邀回双峰参加蔡畅同志逝世一周年暨蔡畅同志生平事迹陈列开幕典礼返京后,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猝然离世。国家领导人李鹏、聂荣臻、陈云、邹家华、李铁映等送了花圈。
白衣天使——蔡转
蔡转与蔡霖是蔡和森与李一纯所生子女。李一纯原名崇英,湖南长沙人,1899年出生,1923年参加革命,1925年经向警予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跟随向警予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担任过向警予的秘书。1925年10月,李一纯随同蔡和森、向警予等人前往莫斯科,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同蔡和森归国后,投身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大革命失败后,她跟随蔡和森长期在白区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在艰难困苦的岁月里,她对蔡转与蔡霖两个孩子的养育也是尽了力的。
1928年,蔡转出生于天津。由于父母忙于革命工作,1936年其母将她送回长沙,在外婆家住过一年时间后,转赴延安在姑妈蔡畅家住过。至1938年,刚满10岁的蔡转就被党组织护送到莫斯科郊区的国际儿童院学习。第二年就加入了少先队组织。她除了同来自世界各国的小朋友一起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外,还由来自中国的老师补习中国的语言和历史。
2005年罗绍志与蔡转合影
蔡转常说:“国际儿童院是对她终身影响最大的地方。”她在这里学习期间,进步很快。15岁时就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7岁中学毕业时,曾荣获金质奖章,免试进入莫斯科斯大林第二国立医学院医疗系学习。她最会拉手风琴。国际儿童院、伊万诺沃市举办大型文艺晚会,她都被推选登台演出。她有一个俄语名叫“阿尼亚”,每次集合时,兄弟姐妹们都欢呼着:“阿尼亚,拉一个,阿尼亚,拉一个!”
1953年初,蔡转在莫斯科第二国立医学院毕业后回国,分配在北京医院神经科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新中国第一代白衣使者。1956年,她参加国家卫生部和北京医院举办的苏联专家主持的神经病学研究生班,很多国内知名的神经病学界的专家都出自此班。也就是在这个班上,她认识了来自武汉的刘锡民同学,遂与之恋爱结婚。1958年4月,组织上为照顾他们的夫妻关系,将蔡转调至武汉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现同济医院)神经科工作。在武汉,蔡转常同爱人刘锡民一起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和为人民服务。他们在湖北农村发现一种多发病——钩端螺旋体及脑动脉炎。这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脑血管病,在当时无论国际国内都没有查出这种疾病的原因,更 谈不上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使许多患者由此丧失工作能力,乃至丧失生命。
蔡转取得了医院领导特别是爱人刘锡民的支持,从1958年开始对此种病因启动研究。她多次下乡蹲点调查病人情况,临床试验,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对该病的病因、治疗及预防等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1963年在广州召开的“全国第一次神经精神疾病学会议”上,由她宣读了与刘锡民等合写的科研论文,展示了这项成果。
以后,蔡转和同事们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探索、试验,又陆续发表了系列科研论文。至1979年,这项被压抑了15年的科研成果,终于经过国家医学部门的鉴定,荣获国家卫生部优秀成果甲等奖。《健康报》、《人民日报》还先后刊登了有关这项成果的连续报道。
1980年,蔡转在武汉医学院被评为副教授。1986年,又被聘任为主任医师(后来还晋升为教授)。这时,她虽然年近6旬,但还经常率领医疗人员深入鄂西北农村,支援老、少、边、穷地区的医疗事业,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尊重、欢迎。
1988年,受到德国数个大学医院的邀请,蔡转和刘锡民一同前往德国讲演神经学。在讲演过程中,刘因肾病突然发作而回国。从此以后,蔡转既要辛勤的工作,还要亲侍榻前的爱人。她的敬业精神,受到医院领导和职工的赞扬。
1993年,蔡转才办理离休手续。至离休止,她和刘锡民等写作并发表的神经学课题研究论文有:《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脑动脉炎恢复后遗期的钩端螺旋体血清免疫反应结果分析》、《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所致“烟雾病”的某些特点》、《关于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发病机理的初步探讨》、《钩端螺旋体发病机理的研究》。这是她从医40年来所作出的重要科研成果。
蔡转的爱人刘锡民,四川泸州人,1927年出生,著名神经学教授,1993年7月因病去世。其女儿刘燕,1957年出生,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计算机科学系,1983年公费派赴西德多特蒙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现仍在德国从事计算机信息研究;女婿侯佩宏同在西德攻读博士学位,现从事电视的研究。
人民教师——蔡霖
蔡霖遗照(蔡生提供)
蔡霖比姐姐蔡转只小1岁零3个月,1929年6月7日出生于上海。其时,父亲蔡和森驻共产国际,生母李一纯在沪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在恶劣的生活环境下,母亲无法养育两个儿女,为了革命,她毅然决定将刚出生6个月的蔡霖送给别人做孩子,也好让儿子有个安身之处。收养蔡霖的是开汽车行的李孟君(又名志慎)。她思想倾向革命,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将自己的房子租给中共地下党作秘密联络点。在白色恐怖下,成为上海唯一剩下没有被暴露的地下联络点。周恩来、李富春、聂荣臻等中央领导在情况紧急时都曾到此得到过掩护(见聂荣臻《回忆录》第127页)。
李孟君知道蔡霖是共产党人的后代,便将蔡霖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带养,直至供养到上大学。据立一纯回忆说,蔡和森归国后得知儿子被送给别人做孩子时,一声不吭,不吃不喝,闷头睡了一整天。但他又安慰李一纯说:“干革命,自己的命都难保,把孩子送给别人也好放他一条生路。”
蔡母葛健豪在湖南老家得知蔡霖送给了别人做孩子也十分痛心,曾写信给蔡和森、蔡畅,要他们一定把这个孩子找回来,由她在乡下带养。但当时在白色恐怖下,到哪里去寻找呢?一直到1949年上海解放后,李孟君主动赴北京,与中央组织部取得联系,才将蔡霖“完璧归赵”。可是,李孟君在后来的历次政治运动中,因知晓她对上海解放所做策反工作与掩护中共地下党员等情况的直接联络员被“潘(汉年)杨(凡)事件”所涉,他人无法证明其革命情况,因而曾被内定为“特嫌”,至1972年病故前一直遭受不白之冤,直到1984年10月始获昭雪。
蔡霖一生默默无闻地从事着平凡的工作。上海解放时,他自行参加华东三野军政大学,后经中国人民大学公营系学习,毕业以后先在北京第一棉纺织厂、第三棉纺织厂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调北京化纤工学院(今北京服装学院),曾任宣传干事、统战部长、党委办公室主任等职。1990年离休,住北京通州扬庄北路华兴园公寓。
蔡霖一生热爱党,为党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奉献了全部力量,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注重党性修养,在自己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以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广泛涉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著作,尤其是马列主义著作。他是党的创始人之一、党的早期重要领导人蔡和森之子,但从不以此自居,严格要求自己,为人正直,处事低调。他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他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从政清廉,谦虚谨慎,联系群众,生活简朴,乐于助人,严格要求子女、亲属,一生讲求奉献而不求回报。
2009年3月13日因病医治无效在京逝世,享年80岁。
其妻杨名琴,湖南宜章人,1935年农历8月15日生,系邓中夏外甥女,曾任北京第一棉纺织厂办公室主任。1956年生下双胞胎儿子蔡生、蔡建,现都在北京工作。
总理秘书——刘昂
刘昂是蔡和森的姐姐蔡庆熙的女儿,1910年9月27日出生在湖南衡山。不到2岁时,父亲刘炳文病故,孤儿寡母倍受刘家公婆的虐待。1914年,她的外婆葛健豪心疼她们母女,便叫蔡和森到衡山白果把她们接回双峰,从此便与刘家彻底脱离了关系,一直在蔡家这个革命家庭中成长生活,从小就受到进步思想的熏陶。
1915年,刚满5岁的刘昂跟随外婆、母亲和姨妈来到长沙求学。七八岁时她就结识了毛泽东等许多早期的进步人士,并参加毛泽东、蔡和森等开展的青年学生运动。在大革命洪流中,她积极参加省城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并协助外婆、母亲为革命做过许多有益的工作。蔡和森最疼爱这个外甥女,赴法勤工俭学之前,他将自己用过的一个铜墨盒,刻上“铿作染翰,和森赠”送给刘昂,勉励她发奋读书,将来为改造中国出力。“铿作”是蔡和森给外甥女取的别名,即“铿铿然作声”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