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诗人高适被后人称为什么及其诗有哪些

2017-10-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高适字达夫.仲武,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中  文  名:高适别 称:高常侍字 号:达夫.仲武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族出  生  地:渤海(今河北景县)出生时间:约704年去世时间:约765年主要作品:<高常

高适字达夫、仲武,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中  文  名:高适

别  称:高常侍

字  号:达夫、仲武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  生  地:渤海(今河北景县)

出生时间:约704年

去世时间:约765年

主要作品:《高常侍集》

主要成就: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高适出生在武则天时期,二十岁时,高适来到了长安城,后来他以客人的身份在梁宋游玩一阵后,就在宋城住了下来。二十八岁时,他开始向北方出发,也曾经想过投奔朝中的官员,而且还为此作过包括《信安王幕府》《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别》等诗,但是努力了三年都没有成功。一年后,高适想要考个功名,可惜落榜了,只能无功而返。又是一年过去,他又作了包括《淇上别业》《酬陆少府》和《自淇涉黄途中作》等诗。三十五岁时,高适再次回到宋城居住,并作了《燕歌行》这首诗。

四十六岁时,高适得到了朝中官员张九皋的推荐再次应试,并中榜被授为丘尉。第二年秋天,高适以丘尉身份送兵去青夷军,来年的春天归来,作有《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送兵到蓟门》《自蓟北归》等诗。五十三岁时,因为安禄山攻陷潼关,他跟随唐玄宗到了成都,在永王谋反后,高适出任淮南节度使征讨他。一年后永王之乱平息,他又受命讨伐安史之乱。六十岁时,高适被调为剑南节度使,第二年成为刑部侍郎,后又转为骑常侍,被封为渤海县候,但在他六十二岁正月的时候,高适逝世,传世的有《高常侍集》等作品。

高适出生于 704年,从时间推算高适所处时代正是盛唐时期。高适与岑参,王昌龄等著名诗人交情甚好。高适在二十岁的时候来到长安,从此定居于河南商丘。高适当过刑部侍郎,当过散骑常侍,也当过渤海县候,其职业生涯是平平淡淡,壮志未酬。高适是一个敢于进谏之人,直言进谏,但是遭到了贬官。此后高适的仕途生涯就是被贬然后被任用,慢慢晋升,但是毕竟年事已高,于62岁的时候去世。

高适是一个著名的边塞诗人,其在诗歌上的成就大于其在仕途上的成就。高适的诗题材都比较广泛,有边塞诗,有反映民生疾苦的,有讽时伤乱的,也有咏怀的,内容丰富,其作品最大的一个特色就是现实性强。高适的诗笔力雄健,整体气势宏伟,热情奔放,将盛唐的精神面貌,奋发进取之感揉进诗里,所以高适的诗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是边塞诗的一个里程碑,足以看出高适在诗坛的影响力。

高适是边塞诗人,他写的诗歌大都比较雄浑悲壮,反映战士的困苦和百姓的疾苦,属于现实主义的豪放派。高适写诗,不喜欢用过多的修饰,直接表达心中所想和眼中所见,很多的景物和场景都是边塞独有的。为了国泰民安,不少将士只能留在边塞。遥远的边塞条件艰苦,没有亲人陪伴,生活上的条件也很简陋,那里的风吹草动都和国家的安全、稳定有很大的联系。

高适处于唐朝的中期,那时的唐朝很稳定和富裕,那个时代的男子都像成为英雄般的人物。如果不是安史之乱,人民都忘记战争是什么样子的。高适不喜欢做官的拘束,对国家的忠心却始终如一。国家遇到危难,皇帝都已经到蜀中地区避难,高适却带着队伍冲在前面,和叛军在战场上对峙。军队生活是无聊而又孤独的,免不了思念家乡,借着所见之景,抒发心中的思乡之情。

高适的诗所作题材广泛,诗的内容丰富多彩,主要是写实,所以现实性很强。高适的诗共有四大类:第一类是边塞诗,高适边塞诗的成就最高。其中有几首代表作,将战士的浴血奋战,精忠报国之情进行了颂扬,将战士的豪情壮志展现无遗,从而情感发生转变,将美好的愿景表达出来,渴望和平。不仅如此更有揭露边疆战士的骄奢淫逸之状,揭露和讽刺朝廷昏庸无道,将忧国忧民之态表露无遗。这类代表作有《燕歌行》、《蓟门行五首》、《塞上》、《塞下曲》、《蓟中作》、《九曲词三首》等。

第二类就是反映民生疾苦的诗。这类诗主要是揭露性的内容,将朝廷与民众的最真实状态进行了深刻的揭露,直指统治者。《东平路中遇大水》是这种类型的代表作。第三类是讽时伤乱型的。这种主要是批判题材,矛头直指统治者,将骄奢淫逸等弊政进行了批判,代表作有《古歌行》,《行路难二首》等。第四类就是咏怀诗,这种内容就比较复杂,数量也很多,都是现实性的。讲述自己怀才不遇之感,壮志未酬的郁闷等感情,代表作有《别韦参军》等。

《燕歌行》是中国唐代诗人高适的代表作品,写的不是诗人在边塞作战的情景,而是诗人看见他人所写的《燕歌行》,有所感悟,于是自己也写了一首同名的诗。此诗主要是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气氛悲壮淋漓,主旨深刻含蓄。

燕歌行(并序)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别董大二首》是唐朝大诗人高适所作的一组咏怀诗。这两首诗是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整篇作品将离别愁绪描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将自己的困顿境遇表述无疑。但是情感上确是豪迈豁达的,一扫仕途不利,怀才不遇之愤懑,将沮丧沉沦之情完全鄙夷,通篇情感虽有惜别之情,亦有豪迈之风,足以看出高适的胸襟。

别董大二首

【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其二】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塞上听吹笛》是唐代诗人高适在西北边塞地区从军时写的作品。此诗用明快秀丽的基调和丰富奇妙的想象,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春光图,反映了边塞生活中安详、恬静的一面。诗人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在虚实交错、时空穿梭之间,把战士戍边之志与思乡之情有机地联系起来,统一起来,构成一幅奇丽寥廓、委婉动人的画卷。

塞上听吹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