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画院院长、著名画家孔维克:让艺术贴近时代扎根人民
■人物简介 孔维克,1956年生于山东汶上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山东画院院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山东省政协常委、民革山东省委副主委、世界孔子后裔联谊会副会长。
获“中国画坛百位杰出画家”称号。 代表作《孔子周游列国图》《公车上书》《沐》《杏坛讲学》《高士图》《白英点泉》等在国际大赛和全国美展中分别获金奖、铜奖、优秀奖、荣誉奖。
代表作数幅入载国家美术出版工程《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国画卷、壁画卷、插图卷。出版有孔维克画集、文集、书法集、写生集等20余种作品集。
日前,山东画院院长、著名画家孔维克莅临德州,主持召开推动形成“齐鲁画派”德州工作会议。本报记者就美术创作、文化建设等相关问题,采访了孔维克先生。
记者:孔老师您好,作为山东省美术界的领军人物及国内实力派画家,以及呼吁形成“齐鲁画派”的具体推动者和组织者,请您介绍一下我省美术事业发展的历程、地位和现状。
孔维克:实在地说,山东美术事业在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处于中下游状态,改革开放以后才形成气候。因为咱们山东这个地方,虽然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但在唐宋以降有逐渐消解的趋势。
北望京津,南望江浙,处在这南北两大文化圈之间。特别是北京,自元朝以来就是首都,而天津是咽喉要地,在这片地域自然形成了都市文化圈;另一方面,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于北宋末期和元明之交,逐渐转移到了江南,江浙一带的文化活动因而活跃和繁荣起来。
而山东在这南北之间无形中成了一个空档,这就使很多艺术人才逐渐流向南北两地区发展,现在很多在全国有影响的山东画家多数都有在外边成长的经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一个文化现象。
但是,这并非说山东不养人、不出人才。不养人怎么这里能出现孔子这样的人物?山东之所以此前一直没有显山露水,是由于历史各种原因造成的。新中国成立后,一批高等艺术院校成了文化发展的摇篮,吸引了全国各地众多艺术精英来此执教、就读。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真正建立起了山东自己的美术队伍。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山东美术事业迅速发展,现已成为毋庸置疑的美术大省。目前山东有中国美协会员670余人,省美协会员3700余人,在全国各省中名列前茅;山东的美术作品水平普遍较高,在历届全国大展和重要美术展览中,山东画家的作品入选数和获奖数均位居前列;齐鲁名家群星闪耀,大批精英人才都在当代中国画坛占据重要位置;山东的美术人才后备力量充足,有两所专业美术院校,几十所大专院校有美术学院、美术系科;山东民众有喜收藏爱丹青的雅风,山东的书画市场占据全国市场的半壁江山。
记者:能否谈一谈推动形成画派的意义,为什么要考虑提出“齐鲁画派”这个概念? 孔维克:画派对一个区域或一个时代的美术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如中国近代史上的“扬州八怪”、“岭南画派”等,都对清末民初中国画坛产生过巨大影响。
近年来,国内一批代表本省、本区域的新画派不断被推出,如陕西的“黄土画派”、广西的“漓江画派”、四川的“巴蜀画派”等,这些画派作为当地的美术品牌,日益被人们关注。
我们山东作为文化大省,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域文化特色。山东美术的发展历经数千年,无论作为地域特色还是作为文化形态,都是中国画坛的重要组成板块。但山东却一直未能形成整体的文化形象,在历史上也没有明确推出或形成明晰的“山东画派”或“齐鲁画派”,这与我们文化大省的地位是不相称的。
目前,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为我们推动形成“齐鲁画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山东美术界也一直有这种期待。我到画院以后,在省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对推动形成“齐鲁画派”的可行性作了大量的调研,形成了长达万字的调研报告,得到了各界领导和专家的广泛认可。省领导高度重视山东美术事业的发展,已经将推动形成“齐鲁画派”列为山东省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一。
在省委九届十三次全会上,还将“加强山东美术创作风格和内涵研究,推动形成‘齐鲁画派’”写入了《中共山东省委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意见》中。
在最近召开的省党代会上,姜异康书记的报告中也将“齐鲁画派”列为了文化品牌,领导这么重视这在历史上是从来没有的。可以说,现在提出并实施推进“齐鲁画派”工程正是恰逢其时,势在必行。
记者:往往一个画派的产生,需要多方面的因素促成,当然关键还在于具备人才优势、共同特点等基础条件,我们是否具备形成“齐鲁画派”的内在条件? 孔维克:我们是具备这个基础和条件的。
现在虽说是推动形成“齐鲁画派”,但“齐鲁画派”并不是我们现在凭空“打造”的,而是有一个已然存在的基础和雏形了。我们只是进行了总结、梳理、推广。
山东历史上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或形成一个明晰的 “齐鲁画派”,但确实有一个模糊和实际存在的现实,即山东这块地域孕育了一大批有典型学术指向和文化标识的画家所形成的群体。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从历史的纵向上看,秦汉到民国、新中国成立后到新时期,山东大地孕育了一大批大家名家,他们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齐鲁文化;从地域的横向上看,无论是山东本土还是从山东走出去的画家,都打上了深深的齐鲁文化印记。
“齐鲁画派”不仅是一个地域概念,更重要的是一个文化概念。
虽然这些画家年代不同,风格迥异,但他们却具有一些非常一致的共同点,也是“齐鲁画派”的风格:勃然大器、浑厚拙朴;尊重道统、崇尚底功;文以载道、担当责任;儒风智慧、透射灵秀;融汇古今、取道中庸;面向现实、贴近生活等六大特点,这与山东的大山大水、齐鲁文化的浸润息息相关。
这些特点超越了画种与技法,上升到了文化精神层面,这说明山东画家已形成特色鲜明、风采独具的山东画风。
记者:您怎么看人生经历和艺术经历之间的关系?请结合您的创作,谈一下您对艺术的理解以及对后学的期望。 孔维克:我认为人生经历和艺术经历是融为一体的,艺术的经历离不开人生经历。
我自己对此体会非常深刻,举个例子讲,大家认为的我的代表作《沐》《乡会图卷》《公车上书》及《杏坛讲学》等,实际上就和我的人生经历有关。说到底个人的人生经历是和社会发展的历程紧密相联的。
如《沐》这幅画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参加了1985年的全国青年美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时,其探索性、现代性,引起了美术界的广泛关注。一时间,全国各类媒体纷纷以重要位置刊登《沐》,包括专业和社科类等刊物,或用作封面,或用作插页。
当时真没想到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直到多年以后,许多人或许忘记了作者是谁,但却还记得那两个骑自行车奔向朝阳的纯情少女的背影。这幅画是有生活的,当时我在济南育英中学任教,宿舍在三楼,每天下午都能看到一群群学生放学回家骑自行车的背影,这启发了我创作的灵感。
创作《沐》这幅画时,整个社会都处在“希望的田野上”,到处充满阳光,充满希望,当时我也年轻,充满着朝气,因此,这幅画的诞生是个性的生命体验与社会和时代相贴近的产物。
又如参加全国六届美展的《乡会图卷》,这幅画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正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当时中国农村的改革刚刚开始,市场经济日趋活跃,城乡物资交流大会兴起。
像《清明上河图》一样,我用白描手法勾勒了成千上万的人赶集交易的场面,展开了那个时代的风俗长卷。并于当年参加了第六届全国美展,这是我的毕业创作,是处女作。
20年后,在2001年在京举办的个展上,作品受到刘曦林等美术理论家的高度评价,观众在长卷前流连忘返。创作这幅作品时,当时我还不到30岁,按说对这个社会发展还没清醒的、自觉的认识,但今天回头再看这段历史,证明我的作品与对社会的认识是合拍的,现在讲文化自觉、文化自信,那时不知不觉就有了。
这里就引起了一个话题,就是一个艺术家只有和社会融合在一起,你的个人价值才能得以体现,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是象牙塔中的苦行僧,不能远离尘世去“修炼”。
我们见过太多的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孤芳自赏的人,把呓语作为灵光,把孤僻作为清高,甚至把堕落当成时尚。
于是无病呻吟久而久之就成了中国艺术界的最大病态……在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之际,让我们不妨重温一句话——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因此,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必须要把自己的艺术生命融入到社会发展的大潮中去,为人民而付出,只有这样,其艺术才是人民的、社会的、主流的,也才能得到社会的认知和肯定,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记者:从上世纪80年代起,您的作品不断问世并引发轰动,一直到2009年《公车上书》在美术界、文化界引发巨大冲击和震撼,这期间时间跨度有20多年,请谈谈您究竟走过了怎样的心灵涅槃历程。
孔维克:我的《公车上书》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末,那时正值各种艺术和思想观念涌入国门,思想、文化空前活跃,人们充满了激动,中国的发展道路往哪里走,当时整个社会在反思。
在这个大的社会背景下,我就画了 《公车上书》,参加了七届全国美展并获奖。
《公车上书》现在看来尽管在笔墨上还不算成熟,但因其思想的深刻性、观念的探索性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就此也成为了我后来的艺术追求。后来,《公车上书》参加由文化部、中国美协、中国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院等单位主办的大型回顾展——“百年中国画展(1901-2000)”,引起了更大轰动。
2005年启动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有120多个选题向全国征稿,按照时间次序,其中第9号选题就是《公车上书》,当时我画的是小稿,其他同一题材的比我大的都落选了,评委之所以选中我的画,一是对其在全国美展有印象,二是认为思想上有深度。
这又给了我二度创作这幅画的机会。
作品完成后,可以说好评如潮,自己还写了大量创作札记、文化随笔,并为这一幅画出版了大型画集。 现在回想起来,无论从1987年开始思考这个题材到1989年完成作品,还是从2007年在 “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标到2009年的再次创作,算来整整20年。
20年跨越两个年代,这是一段不算短的时间。尤其这个20年是一个信息极度密集,社会急剧嬗变,艺术观念不断更新,中国社会各个层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全面发展局面,成为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特殊意义的20年。
当然对我个人来讲,也是我生命的刻度最多,并且是跨越我艺术青春期的重要20年。 经过20年的人生历练和艺术磨炼,我对这个事件的整体把握、对人物个性的深刻理解、对艺术本体的深层认识、对中国笔墨的全面掌握等等,都有了更深刻的体悟和进一步的提升。
因此,在我看来,这个成功不是偶然的,是时代机缘和自我艰辛付出相结合的结果。
记者:当前,我们德州市正在倡扬“厚德、包容、创新、图强”的德州精神。作为学者型画家,站在文化的角度,您对德州精神、德州文化有何评价? 孔维克:首先我认为一个地方体现一种精神是必要的。
一个口号也好,精神引领也好,都是为了凝聚民心,干事创业。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德州精神体现的还是齐鲁文化,“厚德、包容”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而“创新、图强”体现了齐文化的内涵。
那么什么是齐鲁文化?好多人说不清楚。齐鲁文化,确切地说,不是一种单一的文化,而是齐文化和鲁文化的融合。春秋时期的鲁国,产生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说,而东临滨海的齐国却吸收了当地土著文化(东夷文化),到齐桓公、管仲加以发展。
这两种文化是存在差异的,相对来说,齐文化尚功利,鲁文化重伦理。齐文化讲求革新,鲁文化尊重传统。
两种文化在发展中逐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齐鲁文化。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齐鲁文化是矛盾又统一的,它直接影响了山东人性格的形成。德州是齐鲁文化的重要板块之一,是山东的北大门,自古受齐鲁文化和燕赵文化的影响,质朴内敛的齐鲁文化与慷慨豪放的燕赵文化赋予了德州人淳朴诚实、慷慨仗义的文化品格。
谈到德州文化、德州精神,不能不提到董仲舒。董仲舒对儒家文化的发扬广大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推动作用。
董仲舒在先秦儒家的基础上,兼容墨家、汲取法家、融合阴阳家等诸子百家思想,建构起了一套“大一统”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指导思想。他对儒家思想的拓展创新,也正体现了德州文化的创新精神。
记者:您认为德州美术在全省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孔维克:我对德州美术界是非常看好的。德州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包括李振坤、张弘、徐基中等中坚力量,热爱绘画的人也特别多。
同时,德州市委市政府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不惜投入巨资,建设了董子文化街等极具传统韵味的文化建筑群,筹建了各类大型文化场馆等设施,令人刮目相看。
这次清华美院书画高级研修班选在德州授课,以及我本人在德州董子文化街设立孔维克艺术工作室,就是看中了德州浓郁的文化氛围,以及其日渐壮大的文化影响力。 □本报记者 刘千山 孙玉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