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允斌的后代 我所认识的刘少奇长子——刘允斌
自从和玛拉分手以后,刘允斌更把全部身心倾注在工作上,在试验室里加班,累了就和衣躺一下,醒来再继续工作,他用这种方法来解脱自己的痛苦。就在这段时间,他学会了抽烟。
研究所里不少好心人很关心他的个人生活,组织上也为他着急,当时他才35岁,怎么能一个人过日子呢?后来一位好姑娘走进了他原已枯萎的心田。她是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叫李妙秀,也是苏联回来的留学生,上海人。她有着南方人的温柔、文静、体贴,她能体谅刘允斌的苦衷,除了自己的工作之外,她又挑起了全部家务,使刘允斌能全身心投入工作。
1962年8月,苏联撤走全部专家,带走全部资料。周恩来总理指示要“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刘允斌立即成立第三研究室,设立物理化学、工艺试验、理论计算、分析研究四个组。遗憾的是科研人员奇缺,刘允斌四处物色人才,李妙秀这时也来到包头,在三室担任分主任。
由于刘允斌独特的用人方法,工作人员很快就配齐了,研究工作很快步入正轨。刘允斌忙得不可开交,乱蓬蓬的头发没有时间去理;一双磨破了的翻毛皮鞋也舍不得丢掉;一件蓝上装日夜不离身,谁能相信他就是当年在苏联担任中国留学生会主席的那个风度翩翩的青年。
李妙秀生第一个孩子时,为了不影响刘允斌的工作,自己提出到上海娘家去。生第二个孩子时,刘允斌听到母子平安的消息以后,拜托了护理人员就一溜烟跑出医院,钻进了实验室。李妙秀自己也是干这一行的,她知道刘允斌离不开实验室,所以很理解丈夫。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刘允斌不禁泪如雨下,自己从莫斯科钢铁学院转学到莫斯科大学核化学系,并不惜抛妻别子回到祖围,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吗?
刘允斌自杀之谜
“文革”开始后,各派无不以揪斗刘允斌为荣。造反派要他喊打倒刘少奇,要他断绝与刘少奇的父子关系,要他揭发刘少奇的罪行,他都无言以对。
1967年11月21日晚上9时许,刘允斌被批斗了一整天之后,拖着疲乏不堪的身体回到家里,和衣躺在床上,喃喃地说:我的一生没有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党的地方。唯一对不起感到内疚的就是同甘共苦了这么多年的妻子,希望李妙秀把两个孩子拉扯大。
当夜,李妙秀在睡梦中惊醒,发现丈夫不在了,急忙冲出家门,四处寻找,最后在家属区西北方向的铁轨上找到了刘允斌的尸体。
年仅43岁的刘允斌唯一留给妻子的是他深夜离家前整齐摆放在写字台上的手表和钢笔。
刘允斌苏联的子女今何在?
刘允斌的女儿索尼娅是一位诗人,她早年移居美国,在美国成家立业,生活安逸幸福。儿子阿廖沙门门功课的成绩都很优秀,从莫斯科航空学院毕业以后被分配到“国家航天指挥中心”工作,从事苏联极端机密的国防尖端科学技术研究。
长期以来,阿廖沙一直想和北京亲人取得联系,回中国寻亲,无奈中苏两国关系长期未能解冻,一直到1987年他才得到刘家的消息,从此他便产生回中国去看看的想法。1990年玛拉因心脏病去世,他这种想法便更加强烈。
2003年4月,阿廖沙和妻子准备踏上寻根之路,他们到中国驻苏大使馆办理签证,说自己是刘少奇的孙子,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十分惊讶,有的工作人员不知道刘少奇和刘允斌有这么一个后代。
办齐手续、获准出国以后,阿廖沙和妻子终于来到了魂牵梦萦的北京,和奶奶王光美百感交集地见了面,王光美也是心潮澎湃:想不到事隔40多年以后见到了这个在苏联的亲人——刘允斌的儿子、自己的孙子,怎么不让她激动万分呢?刘少奇和刘允斌父子泉下有知,也一定会为阿廖沙的归来含笑九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