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新文学院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文新

2017-06-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生物谷援引:在中国院士中,很多人虽然在学术上名扬中外,但他们的出身.经历却鲜为人知.陈文新院士就是其中之一.     记者对陈文新院

    生物谷援引:在中国院士中,很多人虽然在学术上名扬中外,但他们的出身、经历却鲜为人知。陈文新院士就是其中之一。     记者对陈文新院士仰慕已久。

前几天,和一个朋友聊起最近正在热播的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对当年湖南第一师范的师生们“风华正茂”、“挥斥方遒”的“书生意气”感佩不已。听朋友说,她的导师是陈文新院士,而陈文新院士的父亲陈昌(字章甫)就是毛泽东当年在湖南一师的同学。

    朋友对陈院士十分敬仰,她们那份深厚的师生情深深感动了记者,特别是陈院士的家庭背景与不平凡的经历,让记者有一种按捺不住的写作冲动。

    在朋友的联络下,记者于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在陈院士的家里采访了她。       童年和求学的艰辛奠定了人生的基础       陈文新院士是烈士的女儿,父亲陈昌是毛泽东主席当年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的同窗挚友,后随毛泽东参加革命,加入共产党,随周恩来参加南昌起义。

大革命失败后,被捕入狱,1930年2月被反动派杀害。当时,陈文新只有3岁,其大姐12岁,二姐8岁,母亲毛秉琴一人艰苦求生,将她姐妹3人抚养成人。     陈文新的父亲牺牲后,母亲靠替别人缝补衣服换得男劳力为家里耕种几亩水田。

按照湖南的习俗,女人不能下水田干活,但为求生存,母亲把陈文新打扮成男孩,剃了光头,打着赤脚,从事一些田里的辅助劳动。少年时,陈文新上山拾柴火,下水捞鱼虾,和母亲一起种菜养猪等,什么农活都干。

母亲个子不高,又缠过脚,抬着土、水、粪尿,母女俩艰难地走在田埂上。陈文新8岁那年,山里发大水,家里唯一的一块水田被冲了,为了抢救这全家的活命粮,她将禾苗一株株从泥砂中扶起来,洗干净重新栽好,从清早干到天黑,整整干了4天。

禾苗救活了,一家四口的生活才有了希望。母亲常用这段劳动故事教育后代。     陈文新童年的这段经历不仅使她帮着母亲谋到了生路,而且增强了体质、锻炼了毅力、磨炼了意志,也为她以后从事科研工作、实现科学报国的理想奠定了良好基础。

她说,她的经历让她体会到“劳动创造财富、创造文明,也创造人类本身”这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陈文新的父亲牺牲前对她母亲唯一的嘱托是“养育好他丢下的3个女儿”。母亲含辛茹苦,全力背负起这个沉重的嘱托。母亲自己文化程度不高,却千方百计地让3个女儿多读点书,因为她知道,有了知识、有了本领才能自立于社会。

但是,家境贫寒,连饭都吃不上,她根本没有钱供3个女儿上学。父亲牺牲时,陈文新的大姐刚读完小学五年级,家庭所迫,就靠自学,在15岁的时候冒充17岁考取了小学教师资格,从此担负起养活全家的任务。

陈文新也才因此有了上学的机会。她白天跟着大姐上学,晚上伴着妈妈的纺车借着微弱的灯光学习,就这样,读完了小学四年级。为了能继续读下去,大姐带她跑遍了浏阳和长沙离家较近的地区,寻找可以免学费的学校。

从高小到初中五年的学程,她断断续续读了3年就初中毕业了。因为日本侵略军进犯湖南,长沙城的高级中学都迁到外地,上高中就更困难了。1942年,她父亲的好友章寿衡把她带到了离家很远的武冈县,上了一所战时招收流亡学生的中学——国立第十一中学。

她深知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所以学习非常努力,经常得到学校的嘉奖。第十一中学名师荟萃,德高望重的老师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默默地奉献着。

他们诲人不倦的精神给陈文新留下了深刻印象,成为她终身学习的榜样,使她立志要做一个人民的好教师。       1945年抗战胜利,陈文新高中毕业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母亲仍为无力助她上大学而忧愁。

陈文新理解母亲的苦衷,为了实现上大学的愿望,她在家乡教了两年小学,把工资积攒起来,于1948年考入武汉大学,靠勤工俭学维持学习。1949年5月武汉解放,从此,她沐浴着新中国的阳光幸福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