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绍明的子女 对话杨尚昆之子杨绍明 “摄影 家是一种严峻的人生选择”

2018-01-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68年,杨绍明作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被送到张家口一个部队农场种水稻,之后又被派到河北隆化中学教书.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外界传

1968年,杨绍明作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被送到张家口一个部队农场种水稻,之后又被派到河北隆化中学教书。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外界传言,杨尚昆曾参与了当时抓捕“四人帮”的秘密行动,谈到此事,杨绍明坦言,他和父亲完全不知情。

“但我跟父亲是有联系暗号的。我当时正好去北京出差,外交部一些干部子弟对我说‘小二(有)好事,江青被抓了’。我想怎么让爸爸知道呢?晚上就打了一个长途电话,辗转找到在临汾的父母。我告诉爸爸周信芳死了,周信芳是著名的京剧演员,海派,‘四人帮’也是海派。父亲说知道了。这是一种默契吧。”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杨绍明才在北大全校大会上宣布平反,被分配到新华社担任摄影记者和编辑,工作8年,后来被评为高级记者。

镜头中的慈父

2007年,杨绍阴历时3年,赶在中央纪念杨尚昆诞辰100周年之际,为父亲精心制作了一本画册《风云画典——一位饱经风霜的老革命》,书中收集了500多页近千幅杨尚昆同志的历史照片。谈起父亲留下的最宝贵精神财富,杨绍明说就3个字——为人民。“别看字少,做到是很难的!我父亲做到了!”杨绍明动情地说。

1907年8月3日,杨尚昆出生在四川省(现属重庆市)潼南县双江镇长滩子四知堂。杨绍明告诉记者,四知堂有一个反腐倡廉的典故。“以前,当地有个叫杨震的官员,有人晚上送来银子贿赂他,并小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没其他人知道,这点意思你就收下吧。杨震响亮地回答‘你知,我知,没关系,天知就是神知,神都知道了,不行!你拿回去吧!’这个典故一直被父亲拿来教育和警示我们,要行得端、做得正,不能自欺欺人。”

环球人物杂志:您怎么通过镜头表现父亲的?

杨绍明:我最喜欢的照片是父亲在86岁登黄山时拍的。当时父亲戴着墨镜,遥望黄山内外,心情好像豁然开朗。父亲是个很达观的人,那样曲折复杂的历史,他都挺过去了,很淡定。看着这张照片,我常常反思自己,是否能做到这些?

环球人物杂志:您最佩服父亲哪些方面?

杨绍明:父亲最让我自豪的,是他从不放过一个坏人,也不冤枉一个好人。政治斗争错综复杂,他却能计干部和老百姓觉得信服、公正。父亲也讲过自己常当“不管部部长”,意思是别人都不愿意管的事情,他来管。最重要的一次是全国人口普查,不是他分管,但他主动担当,受到好评。

父亲言谈举止有时很幽默,到广东工作期间,一次在广州市委的大会上,他鼓励干部爬山游泳,并风趣地说打打麻将也可以,因为广东人爱打麻将,父亲的话引起哄堂大笑;在家里,父亲常教育我们要孝敬母亲,十年动乱,不管是在广州还是回到北京,父亲都将大房间让给母亲住,自己睡小的。

母亲病逝时,医生急于将母亲送进太平间,父亲发火说:“尸骨未寒,让我们再多坐一会儿!”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父亲当众发火。后来,父亲在母亲的墓碑上刻下“终生伴侣,永恒怀念”。

环球人物杂志:你们父子之间有过分歧和争执吗?

杨绍明:没有过误会,也没有过争论。父亲作为政治家,对党的忠诚我从来没有怀疑过。父亲1966年在日记中记载,他被撤销中央办公厅主任职务时,毛主席跟他谈话,让他到基层去锻炼。他在日记中说“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小二,小二非常高兴,说到地方可以学很多东西,他真是我的好儿子”。

我反正不能给父亲丢脸,所以在“四人帮”横行的时候,我坚决维护父亲,针对那些诬蔑和不实之辞,我非常激烈地为他辩护。因为他的确不怕被江青扣上“老保翻天”的帽子。

环球人物杂志:杨尚昆同志平日在家中最大的爱好是什么?

杨绍明:父亲一生钟爱读书,他的藏书粗略统计不下5万册,其中不少是绝版。2007年,重庆图书馆还专门辟出一个400多平方米的“杨尚昆赠书阅览室”,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父亲因为喜欢历史,有一次托毛主席的大秘书田家英,看能否买到《二十四史》,要最老的,本子最大的。

后来田家英找了两个月,真的找到了,父亲如获至宝,用卡车把一个大书柜装着的《二十四史》一起运回了家。爱读书的毛主席看后,爱不释手,因为他也有一个书柜,也装着《二十四史》。有一天,毛主席和父亲说:“你的书柜比我的好,我们交换吧。”父亲一口答应了。后来,我们把毛主席的《二十四史》连同书柜都捐给了重庆图书馆。

环球人物杂志:您父亲最喜欢您的什么作品?

杨绍明:父亲最喜欢我的两张照片,一张是毛主席和彩虹。那是1963年,北戴河大雨过后,天边出现一道长长的彩虹。当时毛主席正在沙滩上休息。多好的拍摄时机啊!我请毛主席站在台阶上看彩虹,但他老人家不知道我在捣鼓什么,老看着我。

我灵机一动说:“毛伯伯,请您轻松一点。”毛主席说:“我很轻松啊!”此时,我按下快门,将毛主席与彩虹、大海连接在一起的画面定格。父亲对我这次“单独出击”颇为赞赏,在他看来,有内涵的照片才是真正的好照片。

还有一张是82岁的邓小平抱着孙子“小弟”和全家老小一起在海边,“小弟”转过脸来正要亲爷爷。见此情景,我赶快对焦按快门。照片洗出来给小平同志看后,他哈哈大笑说:“真是两个丑八怪。”一旁的冢人提醒他,他忙改口说是“两个撅嘴巴”。“我的照片都是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