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宁朱善璐 谢宁:北大党委书记朱善璐的那些事

2018-04-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作者谢宁,中文系1981级校友,毕业后留校,在校党委办公室工作,曾任党委书记王学珍的秘书.朱善璐是哲学系1979级的学生,大约在1982到1

作者谢宁,中文系1981级校友,毕业后留校,在校党委办公室工作,曾任党委书记王学珍的秘书。

朱善璐是哲学系1979级的学生,大约在1982到1983年之间,他是北大的校学生会主席。学生会主席当时在我眼里就是很大的官了,我这样的小干事一般是见不到的。我记得有一次开会时朱善璐走了进来,他戴着一顶军帽,年纪看起来比我们大许多,但不记得他讲没讲话。

后来我知道他是1953年生人,当时已经快30岁了。朱善璐1983年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实际上,朱留校后的第一个职务是北大学生会专职秘书长。)任校团委副书记。

1985年秋天新生报到入校的时候,有一天晚上我在学生宿舍区遇到朱善璐,他当时已升任为校团委书记。

朱善璐知道我是刚到党委办公室工作的,跟我说他要去新生宿舍看一看,让我和他一起去。我们去了中文系的女生宿舍,当年中文系破格招收了几个少女作家,我们见到了其中的一两位,只是她们虽然当时很引人关注,但后来都无声无息、泯然众人了。不过我对朱善璐喜欢到处跑、闲不住特点留下了最初的印象。

从1985年9.18学潮开始,北大进入了学潮比较频繁的时期。

其间朱善璐先是任校团委书记,后来又接替郭景海当了学工部长,是学工口的重要干部,应对学潮应该是他的主要工作。我经常会在党委办公室看到朱善璐,不过除了那次他受到王孝庭的严厉训斥之外,我对他别的事情倒没有太多印象。

1988年暑假前发生了柴庆丰事件,朱善璐处理这次学潮时累病了,听说是得了心肌炎,只好离职休息,还曾经离开北京去外地休养过一段。本来他的病不太严重,但是我听学工部的人说朱善璐病情刚有好转,就进行了跑步锻炼,想尽快恢复体质,结果跑了没几天引起心肌损伤,不得不彻底病休。这一下就休养了好几年,直到1992年前后才开始恢复工作。

我早些时候对朱善璐了解不多,只知道他工作上非常投入,经常没日没夜地干,不过也能感觉出他迫切希望上升的心态。

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最初的几届北大学生可谓是天之骄子,当时北大每年招2000左右本科生,研究生极少,四个年级的在校生共8000多人,号称“八千精英”,学生会的主要干部更被视为政治明星。北大学生会一般每年换届一次,由从高到低的各年级学生依次担任主要干部:1977级是张炜担任学生会主席,李克强任副主席兼常代会会长;1978级是潘维明任主席。

张炜一毕业就去天津任团市委书记,后来又做了天津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李克强尚未毕业就担任了校团委书记,不到两年即调团中央任书记处候补书记;潘维明则接替李克强任团委书记;不久调回上海,短时间内就当上了上海市委宣传部长。

美国《时代》杂志曾将他们预测为中国未来的政治领袖,只是后来张炜、潘维明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政治舞台。

到了我入校的1981年,大学生没那么稀缺了,北大学生的“精英”程度也有所降低。不过我们在入学典礼上听学工部长刘崑讲话,还是说北大学生将来是要担负党和国家重要职责的,顿时让我们十分激动,全场响起了非常热烈的掌声。

作为1979级学生,朱善璐继张炜、潘维明之后担任了学生会主席,不过未来的政治领袖毕竟不可能太多,到了朱善璐毕业的时候,就没有再得到特别的安排。

只是前面有张炜等人迅速升迁的参照,朱善璐难免也对自己抱有很大的预期。本来朱善璐生病后应该好好休息,但他却急于锻炼身体,要尽快恢复工作,实际上是非常迫切地想回到权力的竞技场上。他的心态是可以理解的,可惜从效果上看是欲速不达、事与愿违。

朱善璐病休期间我见他的次数不多,只记得1989年政治风波期间我去他家里送过材料,他当时住在未名湖北边全斋的平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