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中国远古传说里的神兽【组图】
《山海经》今存,十八卷。文三万余言,古图已遗失。今人所见图画,均为明清版本,乃后世之人依文而作。公元两千零二年末,作者“流观山海图”,深感明清诸版本图画简陋,不符现代人口味。诚然,当今时代,人们已经看惯了各种写真照片,摄影图像。无法窥知事物本来面目的古图,自然无法满足人们的好奇之心。于是作者在古本《山海经》中拣出部分神灵异民、奇鸟异兽、怪蛇异鱼,为他们“拍下照片”,并配上白话文的注解,然后公诸于众。虽然本书展示的只是冰山一角,但它已经让我们感受到了《山海经》的瑰丽多彩。
至于古本《山海经》的来由,有很多说法,挑有趣的几种,说出来给大家听听:
一、《论衡·别通》、《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记》里面都记载了这样的故事:舜统治天下时,负责掌管山泽禽兽的大臣叫伯益。他经常和负责治水的大禹一起公出巡察,每走到一处名山大泽,禹就把当地的神叫出来问:“你们这里的地形,地势如何?有没有什么矿藏呀?都有什么鸟兽昆虫呀?”如果附近有人,就还要问问这儿都有什么国家?民俗如何?得到答案后,伯益就把它们记录下来,后来这些笔记被人们称为《山海经》。
二、《左传·宣公三年》里面记载了这样的故事:大禹当上了夏朝的君王,使九州之牧贡金,铸造了象征定国安邦的九鼎,并在鼎上刻画上各地的毒虫怪兽,鬼神精怪的图像。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让老百姓们看过之后,作到心中有数。日后出个远门,穿山越岭之时,一旦遇上恶物,也好有个应对之策。后来鼎上的图画流传下来,又有人依图配上了文字,这就形成了《山海经》。
以上两种说法极具传奇色彩,但很可惜,都站不住脚。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夏时至今还没有发现什么文字,既无文字,三万余言的书又从何而来呢?二是夏禹之时,根本就没有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九鼎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了,既无九鼎,又何来的九鼎图。但是我在这里不想把话说绝,或许就是明天,考古界有了新发现,在某处挖出了九鼎,发现了夏朝文字,也不好说。
许多看上去不容质疑的事情最后被推翻了,许多看上去不可能的事情也发生了。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永远保留一颗毫无成见的心。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因为个人狭隘的所知阻碍了自己的视听。
《山海经》究竟是何人何时所作呢?粱玉绳《史记志疑》云:“似非一时一手所为也”换句话说,他认为该书是在相对长的岁月里,经过很多人之手增益、窜改而成。至于作者们的名字,历史默默地记在心里,没有告诉我们。
学术界公认该书是战国书,至汉初完成。细点说就是始于战国中期,最晚到汉武帝时已完成。这个观点听起来是令人信服的。因为该书中记载的关于矿藏、铁铸兵器、医疗、巫术活动等方面的内容,大都符合战国中期至汉初的社会发展状况。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步都会在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印记,人们正是通过一些历史遗迹所反映出来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水平,来推断其发生年代的。事实说明,这种方法很有效。
尽管清代《四库总目提要》指出该书为“小说之最古者尔”。但我劝大家还是不要认为《山海经》是一部古代神话小说,因为如果这样认为的话,就大大低估了《山海经》的魅力。它集巫、医、矿藏、冶炼、地理、民俗、神话传说等等多方面内容于一身,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古代奇书。相对而言,我的《图解山海经》更像是一首轻松的曲子。这里没有探究古人类足迹的悲壮,有的只是茶余饭后的几句闲谈;这里没有追溯中华文明史源头的沉重,有的只是优美,精致而又怪诞的图文。
当往事成为故事,故事又变为传说,这一本记载了古人信仰崇拜,对世界认识的《山海经》变的神秘莫测,不易解读。它犹如未开浑沌,不经世事的孩童,在历代好奇书生的手中案头,被有意无意地改变了。诸多的可能迷乱了人们的视听,似乎没有人能看清它的本来面目,不过无所谓,雾里看花的感觉有时可能会更美。
对一切未知事物心怀好奇,是人类的本性。探奥解秘,从上古时期就开始了。《山海经》记录了中国古人对未知生物的幻想和描述,充满奇趣。
在《山海经》对各种珍禽异兽的描述里,经常会提到如果食用或佩戴某物会有一些什么样的好处。这些好处大致上分为两类,一类如:“人吃了—的肉,可以预防痈肿;佩戴"旋龟",可以不耳聋。”等等。
在这些我们今天看来以不知存在与否的生物身上,为什么会具有神奇的药用功能呢?上古时代,医疗手段仍十分落后,并且与巫术掺杂在一起,这使得许多现在看来算不上疑难杂症的疾病在当时得不到医治。于是,在这些不知存在与否的物种身上附加诸多药用功能的想象行为就变的易于理解了,我想,这可能是人类对于解除病痛的一种精神向往。
另一类如:吃了"类"的肉,可以不知嫉妒;吃了冉遗鱼的肉,可以不做恶梦等等。在这一类附加于奇兽身上的功用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在很多方面的价值取向,以及评价诸多事物的道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