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像奖上最后出现的6个人才是这届颁奖礼的精华!

2017-07-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第3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终于落下帷幕,由呼声最大的<树大招风>夺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编辑及最佳剪辑五项大奖,实至名归,却也在情理之中. 本届金像奖的最终赛果并未令人诧异,就在金像前夜我号组织的投票中,大部分奖项也都能被猜中. 外加今年整体产业竞争力匮乏,入围及得奖的作品多为新鲜血液,可以说香港电影的新浪潮即要来临,今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这样一份全新的港产未来希望作为敬礼是再可贵不过了! 在颁发最佳影片之时,组委会特意安排了6位香港电影圈举足轻重的人物来颁发,(绝不是因为怕重蹈

第3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终于落下帷幕,由呼声最大的《树大招风》夺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编辑及最佳剪辑五项大奖,实至名归,却也在情理之中。

本届金像奖的最终赛果并未令人诧异,就在金像前夜我号组织的投票中,大部分奖项也都能被猜中。

外加今年整体产业竞争力匮乏,入围及得奖的作品多为新鲜血液,可以说香港电影的新浪潮即要来临,今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这样一份全新的港产未来希望作为敬礼是再可贵不过了!

在颁发最佳影片之时,组委会特意安排了6位香港电影圈举足轻重的人物来颁发,(绝不是因为怕重蹈奥斯卡一个人看名单颁错奖的覆辙),这六位即是:

泰迪罗宾、黄百鸣、石天、麦嘉、施南生、曾志伟(徐克缺席)

当揭晓获奖影片是许学文、欧文杰、黄伟杰 的《树大招风》时,这6位上一代香港电影最辉煌的时代人物顺利将接力棒交接给新一代秉承港影使命的年轻人们手中,这一幕足以载入史册。

自50年代末、60年代起,香港电影史就得从寡头邵氏说起,直到70年代由邹文怀等人的杀入,从邵氏错失李小龙开始,嘉禾崛起,香港电影不再是邵氏一家的天下。

而到了80年代,嘉禾与邵氏恶斗正当头,有一群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却悄然雄起,誓要与邵氏、嘉禾分庭抗礼,吓得两大巨头只好联合起来对付这只莫知野兽。

来看看这几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人是谁?

从左起分别是,施南生、黄百鸣、曾志伟、麦嘉、石天、徐克、泰迪罗宾。

正是本届颁奖礼最后出现的那几位,这六男一女的黄金组合竟在日后成为了撑起香港电影一片天的重要人物,论谁都想不到,当我们再起谈论起香港电影,无一人会逃过探讨他们几位所创造的奇迹。

他们,还有个响当当的名字:新艺城七怪!

这七个人可不得了

戏说新艺城七怪

这是原载于《香港电影》杂志的"戏说新艺城七怪"中的开头段。就算是有戏说的成分,我们也不难看出,这七位各有所长、术业专攻的怪才们汇集在一起,各司其职之时是怎样一副惊悚的场面。

这场面,竟令得整个香港电影界为之大震,不得不分割天下,让位给这绝代七雄。

新艺城大家庭

29岁的麦嘉那时还未全秃,整体的香港电影市场由原来邵氏带领的国语片热潮逐渐转为粤语风行,看好并且有着在纽约大学研习过电影制作的麦嘉先后找到吴耀汉、黎应就、洪金宝、刘家荣、石天、黄百鸣等几批志同道合的年轻影人一起成立了诸如先锋电影公司、嘉宝电影公司等出品了一些创意独特的低成本电影,但是票房未能在总体市场内分的一杯大羹。

新艺城三巨头

年轻人创业就算是放在今天也希望能够有一招必中的头彩,当时的财主金公主院线的老板雷觉坤发觉了这一批有志青年,于是便斥豪资邀请这几位青年加盟金公主并正式更名创办"新艺城电影公司"。

在李小龙去世的第7个年头,麦嘉、石天、黄百鸣三巨头创办了"新艺城",由此打开了香港电影又一辉煌篇章的大门。而这一红,从1980到1990,整整红了十年。

新艺城当时拿来抵抗邵氏和嘉禾的法宝应该说是类型片的多样性。在新艺城风云的十年间,悉数创作了有最佳拍档系列、英雄本色系列、监狱风云系列,更有滑稽时代、鬼马智多星、难兄难弟、全家福、秋天的童话、阿郎的故事等。

相比邵氏拼的你死我活的类好莱坞式的产出系统,或是力求视觉效果、口味片取向的嘉禾,新艺城的电影往往在格局上更亲民,同时在影片的制作水准上也是精益求精,不仅在港式喜剧、雄性激素片上拓展套路,也尝试在文艺爱情的区域内寻求新的出路。

新艺城如同他的年轻血脉一般,是独具慧眼的电影公司。对于一个初创公司而言,吸纳人才成了当务之急。

国际知名大导演吴宇森那时候还是个只能写写小成本喜剧的不知名导演,以《发钱寒》  、《钱作怪》为处女作,既没有开拓眼界格局,也没有施展才华的创作环境。这样一位有着抱负却眼看就要被时代淘汰的有志青年,被新艺城一眼相中,邀请其担任影片《滑稽时代》的导演,但由于与嘉禾的合约尚未到期,吴宇森只好化名为"吴尚飞"偷偷摸摸的进行这部影片的创作。

▲《滑稽时代》

《滑稽时代》的主演就是石天和麦嘉,还有我们热爱的金牌配角午马。石天饰演的卓别林意外的十分出色,是港产喜剧中属于启蒙类型的喜剧,笑中带泪,誉为经典。 投资100万的成本在当年拿下了600万的票房,卖座奇佳,使得新艺城这个名字在香港电影界旗开得胜。

随后吴宇森推荐好友徐克加盟新艺城,导演喜剧片《鬼马智多星》,亦夺得同档期卖座冠军。此外施南生、曾志伟、泰迪罗宾等电影人也陆续在新艺城落户,形成了著名的"新艺城七怪"创作小组。这七个人全都是有口皆碑的工作狂,其中麦嘉更有"亚洲铁人"的绰号,经常一头扎在被称为"奋斗房"的创作室里,二十四小时不眠不休!

这七位高人也个个思路开阔,敢想敢做,又能够综合集体智慧,认真分析观众需求,不断挖掘崭新创意,奇招猛招层出不穷。其中最为惊人的成就,恐怕要数1982年出品的《最佳拍档》。

▲《最佳拍档》

《最佳拍档》在当年票房达到2600多万,是香港首部冲破2000万票房的电影。这个数字也意味着有300多万人走进影院观看了这部电影,占当时香港人口近60%,如果以如今的票价折算,则有2亿3千万近乎天文数字的票房,雄踞香港开埠至今卖座电影之首。

在这个相对票房榜上占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就是随后公映的《最佳拍档》续集与再续集,若折算如今票价,票房也都超过2亿。当然,用这种方式折算票房未见得合理,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最佳拍档》系列电影在香港影史上的重要地位。

新艺城的眼光绝对不仅于香港这个弹丸,1983年一部《搭错车》在低迷的台湾市场获得热烈反响,我们可能更熟悉的是那首《酒干倘卖胡》。

以台北市信义路眷村为背景,讲述了台湾退伍老兵哑叔养育养女阿美的感人故事。该片获得第2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11项提名,最终夺得最佳男主角、最佳电影原创音乐、最佳原创歌曲等4项大奖。

《搭错车》是由由虞戡平执导,孙越、刘瑞琪、李立群等主演,该片的剧本的创作者正是新艺城三巨头之一的黄百鸣先生,据说黄百鸣只花了两天时间就把这部电影剧本写完,在台湾花一个晚上与原定导演讨论确定前半部,回香港后再用一个晚上完成后半部。

由于《搭错车》几乎全篇皆为"悲情"戏码,亦被誉为80年代的哭戏的代表作,正与当时年轻人迷茫的心态吻合。而经典插曲《酒干倘卖无》亦传唱至今,该片的电影原声也成了校园民谣与现代流行乐的分水岭。

说到了黄百鸣创作的《搭错车》,就不得不提他更为著名的作品《开心鬼》,这也是黄百鸣第一次由幕后转至幕前的作品。

自1984年《开心鬼》第一部起,至1991年一共诞生了五部系列电影,首部上映时票房超同年的《省港旗兵》,排名当年第12位。在2015年上映了时隔二十载的《开心鬼救鬼》,不过那时新艺城早已消失,虽然导演还是高志森,主演还是黄百鸣,但是味道早不如八九十年代那样纯正。

▲《开心鬼》

现在再看《开心鬼》系列不免觉得有些俗套幼稚,可是论谁都无法忘记李丽珍那清纯可人的模样。

说了新艺城自成一派的喜剧,就要说说使得新艺城扬名国际的电影《英雄本色》。

小马哥周润发在当今影坛可是响当当的大佬,可是在1986年吴宇森指导的《英雄本色》之前,周润发居然还是个被冠以"票房毒药"称号的男演员,他主演的电视剧很受欢迎,却偏偏在电影上屡屡失败。

▲《英雄本色》

就像周星驰跑了几十年龙套一样,周润发直到《英雄本色》才从发仔变成了发,成为一旦影坛神话。当然,这也离不开他本身的聪明才智。慧眼识英雄的黄百鸣就是觉得周润发是一枚可塑之才,邀请来参与《八星报喜》后觉得这人挺懂得演戏,只可惜遇不上好的剧本发挥,于是便有了后来发哥大放异彩的《英雄本色》。

1987年凭借小马哥一角获得第六届香港金像奖影帝的称号,他在颁奖典礼上还借用英雄本色里的台词说:"我穿礼服穿了三届,我等了三届,为什么在我今天穿的这么 随便让我得到这个奖。"

《英雄本色》的成功是震惊当时香港电影界的,狄龙、周润发、张国荣各自饰演的角色都深入人心,也令吴宇森真正晋升为枪战片鬼才的殿堂,形成了自己的吴派暴力美学。

这部也成为1986年的香港电影票房冠军。这其中也少不了吴宇森的好朋友徐克的功劳,在这之前吴宇森制作的电影总不是自己最喜欢的类型,直到遇上知心人徐克,两人一拍即合带来了《英雄本色》的大卖。

▲《英雄本色》

香港电影无法不谈的暴力美学另一人是林岭东,林岭东的名字,在现在的年轻人中可能不像徐克、杜琪峰那样响亮。在港片影迷心目中中,他却是和徐克、杜琪峰齐名的"铁三角"。

在《英雄本色》之后的一年,新艺城领衔林岭东出街《监狱风云》,依然是由发哥主演,票房名列年度卖座片第二名。

▲《监狱风云》

《龙虎风云》助林岭东夺得了香港第七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此后,他又拍摄了《监狱风云》、《学校风云》等系列"风云片,叱咤香港影坛。随后,他遭遇了上世纪90年代香港动作电影的低谷。审查制度与影片尺度的冲突、商业化与个人风格的抗衡,使很多人选择了改变,而他选择了暂时退出。2007年,与老友杜琪峰、徐克导演合作的《铁三角》曾被认为是林岭东低调复出的标志,但出乎意料的是,他又迅速地归隐了。

在《英雄本色》拍摄之时,除去还是票房毒药的小马哥,其实狄龙也刚与邵氏解约,三位主演最让投资方感兴趣的是哥哥张国荣,张国荣当时叱咤香港歌坛,也逐渐在影坛显露手脚。

1987年新艺城打造了香港鬼片历史上的一代佳话,《倩女幽魂》系列油然而生,还是初露锋芒的张国荣带着还略显娇嫩的王祖贤演绎了一段港版人鬼情未了,午马饰演的道士也成为他影史上的里程碑式角色,使得他获得第24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殊荣。

导演徐克版本的《倩女幽魂》脱胎于李翰祥的原作,但是放眼未来的老怪徐克运营了当时先进的特效技术,使得影片的内容发挥到极致,不再是陈旧的鬼片套路,将香港鬼片推向另一个高度。

王祖贤版的小倩,造型柔美飘逸,变幻万千,深入人心。那一袭白衣如冷烟蔽月华,不染尘世雪霜。她明眸流转,浅笑含愁,蒲松龄笔下的女鬼就该如此清冷幽怨。

七个人七个脑,计有「权威麦」麦嘉、「乐观黄」黄百鸣、「悲观石」石天、「逻辑宾」泰迪罗宾、「徐大侠」徐克、施南生和曾志伟。他们各擅胜场,位位超班,真是一时无两。由晚晚夜困八十呎左右奋斗房的起步期,到在始创行大展拳脚的风光期,直至八十年代后期慢慢各自发展,新艺城出品近百部电影,为香港电影业创下彪炳业绩,培育了大批幕前幕后的电影和音乐人才。新艺城好比一间艺术工厂,除开心、好玩外,更是奇兵突出,留下一批声色俱备、色彩缤纷的佳作。

如今,新艺城这家传奇电影公司已不复存在,但在16年春天,这几位已迈入耳顺之年的天才们再一次聚集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