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陈瑞华 北大法学院教授陈瑞华呼吁:大律师应多代理公益诉讼

2018-03-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1日上午,在第五届华东律师论坛上,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瑞华进行了题为<和谐社会的法治解读--律师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演讲.

21日上午,在第五届华东律师论坛上,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瑞华进行了题为《和谐社会的法治解读——律师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演讲。

在100分钟的演讲过程中,陈瑞华毫无间歇,声音洪亮,激情和睿智深深震撼了参会律师。1967年生于山东聊城的陈瑞华,是北大第一批博士后学员,2000年成为北京大学最年轻的法学教授,2004年被中国法学会评为第四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

律师要勇于参与“制订游戏规则”

谈到目前律师界的执业大环境,陈瑞华坦言,律师在会见、调查、阅卷、人身安全等多方面遭遇到很大压力。但目前,律师界对制约律师正确行使法定权力遭遇的束缚虽然抱怨不绝于耳,但实质行动偏少。他建议,根本的解决道路是积极踊跃地参加到“制订游戏规则”上来。

陈教授以他此前在美国律师协会调研时的发现举例:美国律师协会的一项战略工作是,通过制定并向立法机关提交律师版的法典进而影响法治进程。美国一个由杰出的律师、法官和学者组成的民间组织,就编制了《模范刑法典》,面世之初遭到广泛质疑,但随着法制日益健全,该法典因对量刑情况和豁免条款进行详细而准确的规定,越来越多的条款被吸收到新修订的法律中。

陈瑞华建议,律师要勇敢地参与到地方性法规、甚至全国性法律的立法起草工作之中。一来通过参政议政提高律师界的社会威望,二来可以使法律法规在制订之初,就能从现实角度为律师今后的执业规避不必要的束缚。在这方面,各级律师协会可以作为总召集人。

律师必须坚守最后一道防线陈教授介绍,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恢复律师制度以来,我国的律师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全国共有从业律师13万余人,北京有律师1.5万余人,广东有1万多名,而且全国600多家法律院系仍源源不断地为律师行业输送大量潜在人才。

他说,在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者,律师必须坚守住最后一道防线,切不可违法乱纪滑向犯罪深渊。近年来,武汉中院、深圳中院“一批法官倒下,一大批律师跟着倒下”的例子,应该值得所有律师警醒,律师切不可在市场化的同时,选择灰色手段,游走在灰色地带,将法律人所必须持有的公平正义感抛在脑后。

律师能力越大,责任也更大

陈瑞华教授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律师事务所的营业额和律师的收入目前已处高位,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一大批年富力强、业务精干的律师住进了别墅,开起了高级汽车,空闲时还去打打高尔夫,俨然成了“富人俱乐部”成员。陈瑞华建议,“收入丰厚、业务能力突出、年收入至少几十万的大律师们,无论工作有多忙碌,都应该去代理一些公益诉讼,为需要法律帮助的人送去温暖”。

如今老百姓心目中的好律师,并非是指那些收入列排行榜前列的大律师们,而是那些名气不大、收入不丰、却常为老百姓说话的律师。律师不能只成为富人的代言人和帮佣。对于知名的大律师来说,能力越大,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更大。这不仅是律师作为社会法律工作者的身份,也是律师做人的道德。(孔华 吴尚 马翔宇 朱礼文 王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