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我们》疑似刷票 各种事件不断到底伤害了谁
数据显示,《后来的我们》的退票率,在有些城市的影院已经达6%,有些甚至高达15%,这远高于正常水平的2‰~3‰的退票率。目前,电影局称已关注到上述情况,初步认定该影片退票情况确有异常,具体问题尚待研判。
有业内人士称,这次操作方应该是利用爬虫软件,在影片预售阶段用大量账号,购买了不同地点、时段的电影票。如此一来预售票房大幅提高,促使院线根据数据增加排片。
这波操作伤害的是谁?毫无疑问,首当其冲者是影院,接着是被这种虚假“繁荣”吸引买单的观众。而往长远了看,当类似的非常规操作越来越常见,最终伤害的还是国内电影生态,伤害的是电影艺术本身。
近年来,我国电影市场的发展突飞猛进,在国际市场上用“一枝独秀”来形容,似乎都不为过。
刚刚举办的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论坛上,发布的《影视蓝皮书:中国影视产业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7年我国电影产业的票房达到559亿元,增幅达两位数。预计2018年,中国整个影视产业的直接规模有望达到1250亿元至1300亿元以上,总体规模则有望达到2200亿元至2300亿元以上。
而随意检索即可看到这样的标题:“中国成全球电影市场发展主引擎”“中国电影产业进入新快速发展期”“中国为全球电影市场稳定增长做出重要贡献”……电影市场的火爆由此可见一斑,观众们买起票来,也不管是高分片、低分片、小鲜肉影集或者超长PPT。
但是,这些电影真正的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又有多大呢?
门槛有点低,似乎谁都可以当导演?
在中国做电影似乎变得越来越容易,它只需要天时地利,而这份天时地利,又得天独厚。这里有着令其他很多国家甚至好莱坞都要垂涎三尺的观众市场,而且近年来,这个市场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还在急剧膨胀中,前景远大。
这对中国的电影人来说,无异于是一出道就在含着金钥匙做电影。一部只要不是那么难看的电影,凭借后期庞大市场的买单,通常都有得赚,甚至会赚得盆满钵满。
所以,我们常常会感叹,韩国这个只有五千万人口的国家,却常常拍出直面社会问题、优质高分的影片;而经济水平远不如我们的印度,每一部被引进的影片似乎都能成就一段时间的热议话题,评分和票房都令人赞叹。
我们这个先天优势的背后,却造就了令人担忧的隐患。
国内的电影市场门槛实在太低,导演可以拍,演员可以拍,作家可以拍,歌手可以拍,主持人可以拍;而从电影内容来讲,国内的创新精神和脑洞不亚于新四大发明:一首歌可以拍成电影,一档综艺节目也可以拍成电影,一种回忆可以拍成电影,一种情绪也可以拍成电影,甚至只要是某个经典影片的谐音名字都可以拍成电影。
当然,无论是什么人,都有权利去拍电影,无论是什么内容,都有做成电影的可能,这正是艺术的魅力所在。但导演的内涵正在国内无限扩大化,这挺可怕。
让商业的归商业、艺术的归艺术
因此,我们有必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最大的优势会不会沦为最大的BUG?文章憎命达,是不是电影憎市场大?
如果电影市场纯粹沦为商场,这对电影艺术来说是一种灾难。所以,理想的状态还是商业的归商业、艺术的归艺术。商业可以滋养艺术,艺术可以为商业开辟新空间,但二者绝不可以混为一体。否则,既是对商业的竭泽而渔,也是电影艺术的釜底抽薪。
有媒体报道,2013年,国内电影营销费高达28亿,约占电影产业整体规模的10%。2014年,这一数字达到了36亿,占全国总票房的12%。此外,很多电影的营销花费超过总预算的一半,据第一财经周刊报道,《小时代》营销费甚至占总成本2/3。
营销不是忽悠。从票房注水到偷票房,从水军刷票到水军刷评分,再到如今的“不约而同退票”事件。这甚至不能够被称为商业和艺术的达尔文主义,拼智商和节操的蛮荒市场,还不是一个简单粗暴的弱肉强食的战场,而是比谁更加不要脸,比谁更加虚伪贪婪。
所以,如果这次《后来的我们》是营销手段的又一次刷新底线,我们很难想象未来的国产电影市场会是什么样,未来的电影又是什么样。
不妨先将情怀放一边,扎扎实实地把规矩立好。从制片方到发行方、从院线到第三方售票平台,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是高压线,犯了规该咋惩罚……把这些问题厘清、落实了,中国电影才有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