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新政:中国解决农民工问题再破局

2018-03-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新华网上海2月28日电(记者张崇防 邹惠琳 董爱波)作为首批正式落户上海的农民工,36岁的张信发用"梦想成真"和"大快人心"来形容这座中国最大城市日前推出的户籍制度改革.来自江西上饶农村的张信发,在上海打工近17年后,以"优秀农民工"的身份被上海接纳为市民.根据上海市政府最新发布的<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试行办法>,外来务工者满足在上海居住满7年.依法纳税.参加社保.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等条件,可申请落户上海.这项最新的

新华网上海2月28日电(记者张崇防 邹惠琳 董爱波)作为首批正式落户上海的农民工,36岁的张信发用“梦想成真”和“大快人心”来形容这座中国最大城市日前推出的户籍制度改革。

来自江西上饶农村的张信发,在上海打工近17年后,以“优秀农民工”的身份被上海接纳为市民。

根据上海市政府最新发布的《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试行办法》,外来务工者满足在上海居住满7年、依法纳税、参加社保、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等条件,可申请落户上海。

这项最新的改革举措虽非直接面向农民工,但无疑能让张信发这样在上海打拼多年并颇有建树的人受益。

上海拥有1900万人口,其中的1300万人为本地户口,其余600万为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在其中占了相当高的比例。

农民工是中国户籍制度的产物。中国多个城市眼下推进的户籍改革,成为政府探索解决农民工问题的一项新努力。

2008年,江苏省发布了《关于做好优秀农民工落户城镇工作的意见》。根据这一文件,四类优秀农民工可以在其就业地落户。

浙江2006年就发布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实施意见》,表示将逐步在全省范围内取消暂住证制度,实行居住证制度。对农民工中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高级技工、技师及其他有突出贡献者,将优先准予落户。

记者在浙江省嘉兴市采访时发现,这里早已经没有了农业和非农业户口的区分。对在当地的打工者,政府予以他们“新居民”身份。为有效解决农民工关心的各类问题,当地政府中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名为“新居民事务局”的协调机构。

据估计,中国有近1.3亿农民工遍布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尤其以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等东部沿海省市的城镇居多。去年下半年以来,许多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中倒下,结果造成2000万农民工待岗或返乡。

这促使中共高层加快寻求对农民工问题的破解之法,包括反思经济发展思路、重新审视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保就业”和“促稳定”等方面的作用、加大对作为吸纳农民工就业主渠道的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沿海地区产业向内地转移以便于农民工就近打工,等等。

此前,中国还出台了加强对农民工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政策。但所有这些尚不能充分满足农民工的利益诉求。

根据“两会”前有关农民工问题所进行的手机调查,农民工反应最强烈的问题集中在就业难、社保、医保、技能培训、子女上学等多个方面。而上述每个问题几乎都与现行户籍制度有关。另外,城市中实行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包括住房公积金制度、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廉租住房制度等,或多或少都与户籍挂钩。

农民工热盼在城市落户,也正是为了户籍背后的这些附加权益。

“我来上海快10年了,自己的孩子从幼儿园读到了初中。由于没有当地户口,接下来读高中和参加高考都必须回到北方老家去,真是愁死了!”来自内蒙古的刘玉珠这样表达自己的无奈。

自改革开放以来,到城市淘金的农民工已历三代。调查显示,三代农民工表现出不尽相同的利益诉求。致力于赚钱后回乡建房的第一代农民工不怕出力,但希望“劳动强度不要太大”;70年代出生的农民工渴望在城市中“拥有家的感觉”;而80后出生的最新一代农民工则要求“彻底离开农村和真正融入城市”。

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研究院院长陈诗达说,“新生代农民工对土地缺乏感情,与城市融合的愿望更为迫切,但对城乡二元化体制造成的不平等感受更为强烈和不满。”

“现在,中国政府更多考虑从长远和战略的层面着手解决农民工问题。”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李成贵教授认为,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是其中一项必然的选择。

专家指出,户籍制度改革理应循序渐进。城市人口承载能力有限是不可回避的矛盾。在现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由于财力限制,若将城市户口一下子全面放开,城市公共管理大到交通、住房,小到食品供应、垃圾处理都将面临巨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