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三大用人法则
三国之主,曹操孙权刘备三人,都可以算得上是一代雄豪,他们为了谋求祖国的统一,都极其重视用人,并且,事实上他们也很善于用人。但人才来源和用人条件,刘备最差。
论出身,刘备虽为皇族后裔,但世数悠远,“少时曾与母贩履织席为业”,不甚乐读书。曹操孙权都出身宦族世家。孙权自少博览群书,精习经史,“才秀明达,始有知名”(《三国志·吴主传》);曹操二十岁便举孝廉,从文学至兵书,无所不窥,年青时编了一本《兵法提要》,又注《孙武十三篇》。论基业,刘备起兵下层,白手创业,举兵涿郡时,毫无政治势力和军事地盘可资凭藉;孙权凭借父兄二世余荫,“割据江东,国险民附”,贤能为之用;曹操雄才大略,拥军百万,“挟天子以令诸侯”,师出有名。因而曹营和江东人才济济;而刘备则正如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所说:“先主之初微矣,因无袁曹之权籍,屡挫屡奔;而客处荆州,望不隆而士之归者也寡,及分荆据益、蜀所得收罗为己用者,江湘巴蜀之士耳!”(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
但是,尽管刘备得人条件远不如孙曹,最后还是建立了蜀汉政权,拉开了天下三分的历史序幕,刘备自己也成了与孙曹并争天下的一方政治领袖。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就是他善于物色人才,使用人才,并有一套别具特色的用人思想和政策。归纳起来,反映在下列几个方面:
一、从政治上看,刘备旗帜鲜明,政治针对性强。刘备出自汉室后裔,打出“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旗号,这是孙曹政治上致命的弱点。在正统观念几成为社会人们普遍政治信仰的封建时代,刘备打出这一旗号,自较孙曹更易取得民心,招揽人才。刘备常说:“每与曹操反,事乃可成。”刘备靠这一点起家,也是靠这一点收揽各地区、各阶级的人才。蜀汉政权的核心人物,几乎无不打上这种反曹正统观念的烙印。军师诸葛亮,早在汝南就学名师鄷玖时,就曾骂“操为国贼”,表示“决不北向,委身曹氏”(《诸葛亮文集》“附录”卷一);刘备手下主将赵云,也称“国贼曹操也”!另一军师庞统,年青时,誉称“荆楚儒学高俊”,他领北方军臆和曹操混战是“雅道陵迟,恶人多而善人少”(《三国志·庞统传》)。法正费祎黄忠等也都出于“尊奖王室”,又慕刘备英才盖提,尔后才加入刘备集团的。这些堪称三国时期不可多得的文武英才,他们加入刘备集团,然后成为核心人物;时间地点不一,最初的动机也不尽相同,但带着强烈的反曹正统观念,则是他们的共同点。刘备打着这样的政治旗号,南征北战,左冲右突,从而收揽了南北人才,发展了自己势力,终于拉起一支鼎足三分的反曹队伍。
二、从思想上看,刘备强调忠义,争取各个阶层和各个阶级的人才。刘备出身下层,自难赢得上层官僚地主集团和地方强大割据势力的支持。他说他“靖匡汉室、翦除国贼曹操”是“忠义奋讨”,他以勤王汉室的“忠”,争取上层集团的同情和支持,并在董卓袁绍公孙瓒吕布曹操等群雄混战的隙缝中,求得生存,发展自身势力。
更重要的还以“仗义疏财”、“舍身取义”的“义”,招揽下层民众,团结和收揽各阶级、各阶层的人才。刘备集团的人才,较之孙曹集团的一个明显特征,便是出身微贱,来自社会下层。关羽张飞是游民,糜竺张世平是商人,魏延是部曲,赵云是下级军吏;诸葛亮自称是布衣,住草庐,耕陇亩,看来也不会是大地主、大豪族。
刘备集团的第二个特征就是多“义”将。刘备重信义,因而众士仰慕,患难相随,“若水之归海”;刘备就是以忠义思想教育部众,招揽人才,终于逐步由小而大、由弱而强,凝聚起一支散而复聚,败而再起的兴复汉室、与孙曹抗衡的坚强队伍。
三、再从组织上看,刘备很有组织才能,他既有知人之明,又有善用之量,真如陈寿所说:“先主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三国志·先主传》引评曰)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他以久战沙场二十余年的老将,枉屈盛情,三请躬耕于野、年仅二十七岁的青年诸葛亮于隆中草庐,从而赢得了“千兵易得,一相难逢”的军师,可谓慧眼识英雄;北方角逐期间,他识拔下级军吏赵云,任之为主将。北征汉中,他擢拔部曲出身的“猛将魏延于卒伍”,出任汉中太守,而“一军尽惊”(《三国志·魏延传》)。还有庞统、法正、张飞、关羽、李恢、马超、黄忠等,刘备都把他们放到足以发挥才能的岗位,量才器使,让他们为蜀汉政权建立和巩固,作出更大的贡献;所有这些,都堪称我国历史上识拔人才、使用人才的佳话。
刘备知人待士,组织部属,尤显特色的还有:
一、举贤任能,不避亲疏,不拘前后。诸葛亮和庞统都是在刘备南下荆州时加入刘备集团的,赤壁战后,双双表封左右军师,名位列在关张之上。再如马超黄忠,更是在刘备夺取四川时,才加入刘备集团的。黄忠原是曹魏的裨将军,归附刘备后,定军山一役,勇冠三军,擢为后将军。
二、刘备还善于收容对方、敌方人才,并予以信任培养,刘备集团中不少核心人物,都来自敌方。法正,时称“奇有智术,著见成败”,原是刘璋的军议校尉;战将马超,在往奔汉中时,闻刘备英名,“密书请降”(《三国志·法正传·马超传》);还有如董和、许靖、刘巴,李恢、杨洪等著名文武官员,原先也都是曹操刘表刘璋的部属,在他们归降之后,都得到刘备充分的信任和培养,壮大了刘备集团的力量,为刘备创建和巩固蜀汉政权,都立下了汗马功劳。
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人才莫盛于三国,亦惟三国之主,各能用人”,在三国竞争中,刘备自较孙曹起点低,基业差,又无先天的政治军事势力可作权藉;但刘备有知人之明,善用之量,又有一套别具特色的用人思想和政策;虽然经历了艰辛曲折的创业征途,但终于最大限度地收揽了南北文武人才。
他在北方群雄角逐时期,组合字关羽张飞赵云糜竺简雍伊藉,拉起了一支勤王汉室的队伍;在争夺荆州时期,又物色了诸葛亮庞统这样的旷世人才,其间又收揽了马良魏延费禕蒋琬等文武;此后在袭取益州时期,吸收了原刘璋部属和益州主客官僚地主,如法正吴懿刘巴黄权杨洪,以及来自北方的黄忠马超这样的难得战将,终于形成了蜀汉政权的基本班底。“得人才者无敌于天下”,正是因为刘备针对自己的弱点,在南北征战中,注意物色人才,广泛地招揽人才,并且出色地使用人才,因此,他才能成为天下三分有其一的昭烈皇帝,而与江东孙权北方曹操争夺天下,逐鹿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