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国定在许昌的政绩 武国定在省政协月协商座谈会上代表许昌作典型发言时表示突出规划

2017-10-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1月10日,省政协召开提升我省城镇规划管理水平月协商座谈会,市委书记武国定作为唯一的省辖市代表,以"突出规划引领,坚持多规合一,着力打造宜

11月10日,省政协召开提升我省城镇规划管理水平月协商座谈会,市委书记武国定作为唯一的省辖市代表,以“突出规划引领,坚持多规合一,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现代化城市”为题,交流了许昌城市规划工作经验。副省长赵建才、省政协副主席靳克文出席座谈会,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副市长王文杰,以及部分省政协委员、规划系统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并交流发言。

发言中,武国定重点介绍了许昌在城市规划上的一些探索实践,主要是“五个下功夫”:

完善体系,在多规合一上下功夫。一是推进目标合一,留足发展空间。今年1月,许昌高标准编制的《许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正式获批,其所确定目标与“十三五”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高度一致,特别是在新版总规中新增了914.

68公顷产业用地,并对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内1.2万亩基本农田进行了异地调整,为未来发展留足了空间。二是推进坐标合一,强化支撑保障。将城市发展边界线、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全部套合,有效解决了规划之间自成体系、相互打架的问题。三是推进指标合一,确保精准衔接。对城市总规、城市设计、专项规划和详规提出的目标细化、具体化、数据化,逐一对应、逐一落实。

把好关口,在规划审批上下功夫。为确保规划科学精准、发挥引领作用,许昌成立了高规格规委会,组建了高水平的规划评审专家库,完善了市技术会、规委会“两级”审定制度和规委会会前会商制度,在全省率先出台规划决策票决制,对所有规划项目严把内审会初审、技术会评审、会前汇报会把关、规委会决策“4道关”,对所有经规委会审批的项目进行为期一月的批前公示和批后公布,形成了公众参与、专家评审、政府决策“三位一体”审批机制。

创新理念,在彰显特色上下功夫。综合考虑城市功能、文化、建设、管理等因素,切实增强规划的指导性,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和谐之城、幸福之城,实现“近悦远来”。一是完善配套功能。城市空间规划优先布局水、电、路、通信和学校、医院、农贸市场等设施。

二是优化生态环境。实施“绿满许昌”行动计划,高标准编制市区水系规划,许昌水生态文明建设经验被水利部作为许昌模式在全国推广。三是融入文化内涵。坚持把地域特色文化融入城市规划,按照“曹魏风格”统一打造城市特色风貌。

抓住关键,在支撑保障上下功夫。在“多规合一”实施过程中,一是注重理顺体制,中心城区规划管理由市里统一领导、规划和审批,市规划局具体组织实施;城市规划区内四区一县的规划审批,由规划分局分别对接,市里统一决策。

二是注重依靠科技,建成了全省一流的现代化规划展览馆,搭建了全省唯一的三维、动态、可视化城市规划辅助决策系统。三是注重引进人才,面向全国公选人才、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培育了一支高素质的城市规划干部队伍,其中注册城市规划师数量在全省仅次于郑州。

加强监管,在规划执行上下功夫。在制度上,严格落实政府定期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城市规划实施情况的规定。在监管上,成立市制止私搭乱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整合县(区)、市直执法队伍,全覆盖、无遗漏搜集城市规划区内私搭乱建问题。在惩处上,实行 “以拆为主、辅以重罚”方式,项目违规率由2011年最高的13%降低至不足2%,居全省前列。

武国定表示,工作中深切感到,提升城市规划水平,必须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才能确保规划一盘棋、上下一条线;必须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才能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必须坚持“富规划”理念,在规划上舍得投入,才能提高规划的品质和档次;必须坚持多规同向、多规合一,才能避免规划打架、相互掣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开门规划,才能保证规划承天接地、切实可行。

武国定表示,许昌将从此次会议交流中积极取经,持续抓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深入开展“五城联创”活动,加快建设实力许昌、活力许昌、魅力许昌,努力把许昌打造成更加宜居宜业、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