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流社会”的十大误解【图】

2018-03-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不可否认,时至今日,每当提及"上流社会"."社交"."名流"."绅士"."派对"等等词汇,大部分听众反馈的,往往还是一块一块的板砖.他们不吝以最恶毒的词汇,对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极尽嘲讽之能事,并通过对腐朽阶级及其生活方式的批评,迅速站上道德的制高点,赢取同样对社交活动嗤之以鼻者的一束一束的鲜花.高明者,尚能遵守最起码的论事原则,用细节说话,而不高明者,索性就是张大了嘴谩骂一番.对于后者,我们无需较真,而对于

不可否认,时至今日,每当提及“上流社会”、“社交”、“名流”、“绅士”、“派对”等等词汇,大部分听众反馈的,往往还是一块一块的板砖。他们不吝以最恶毒的词汇,对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极尽嘲讽之能事,并通过对腐朽阶级及其生活方式的批评,迅速站上道德的制高点,赢取同样对社交活动嗤之以鼻者的一束一束的鲜花。

高明者,尚能遵守最起码的论事原则,用细节说话,而不高明者,索性就是张大了嘴谩骂一番。对于后者,我们无需较真,而对于前者,我们则必须对其论据一一端详,直至发现真相。

综合下来,批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他们平常著短裤、穿拖鞋,一旦有“上流社会聚会”,他们便穿得人模狗样、装腔作势起来。

即便是三岁毛孩,如果知道要去别人家做客,都会打扮得稍微齐整一些,这是对主人最起码的尊重。换个角度说,如果你在家里精心准备了一顿大餐,并把地板擦得油光可鉴,你希望你的客人都直接从煤矿赶过来?

(2)他们端着香槟、红酒,向认识、不认识的人握手、点头、寒暄,聊一些貌似高深的话题,闷死了。

如果大家都像英国人一样聊天气,是否就不闷了?或者,如果大家都一律站着,却一律沉默,谁互相不搭理,是不是看起来更自然?显然,对于这样的场景,我只能想到一个词:诡异。

(3)上流社会的晚餐都开始得很晚,仿佛上流人士都是日理万机,仿佛上流社会的消化系统都天赋异禀、8点以后才会肚饿。

晚餐开始得晚,那是因为所有的聚会,总是有人先到、有人后到、有人迟到、有人不到,所以才会设一个餐前酒会,等待那些因为各种原因迟到的人。试想一下,如果你自认为自己是VIP(每个被邀请的人都会认为自己是VIP),由于临时有事要迟到(尤其是在塞车严重的北京、上海),而且已经向主人表示过歉意,到了现场,却发现大家已经在大吃大喝,你是不是也会有一些未被尊重的不悦?

(4)上流社会聚会都喜欢喝洋酒,中国白酒似乎有被这帮崇洋媚外的人鄙视的嫌疑。

不可否认,在类似的“正式场合”,白酒基本上是被拒绝的。原因有几个:第一,白酒不适合净饮,而适合佐餐,而在“正式场合”,饭桌上有很多时间是空的,总不至于没事就端着牛栏山二锅头“干了”吧?第二,  很多的“正式场合”会有外籍人士的参与,他们喝不惯中国的白酒,就像中国人喝不惯洋酒一样,而在类似场合,似乎更要照顾作为客人的老外的口味;第三,很多的“正式场合”是由洋酒公司操办的,在他们准备的Tasting、GalaDinner、品酒会上面,你不会要求喝白酒吧?为了打消大家对于洋酒的排斥,这里告诉大家一个数字:在中国的烈酒消费里,97%是白酒,只有可怜的3%留给了白兰地、威士忌、龙舌兰等等——你看,人家也不容易,就别太计较了。

(5)上流社会的“饭局”都相当冗长,隔40分钟才上一道菜。饭桌上的人们心不在焉、无话找话,估计饭还没吃完,肚子又开始饿了。

对于此类“正式场合”,相信大家都会同意一句俗语:醉翁之意不在酒。既然主要目的不是来吃饭,那把说话当成主要流程,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所以,“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前去参加活动前务必吃点东西填填肚子先。

(6)他们明明都是中国人,却要说英语。

到目前为止,历史上应该还没有出现过任何一顿“全是中国人却要说英语”的晚餐(除非是英语角的活动)。如果他们说英语,那应该是有人长着中国人的脸、实际上却是美国人,或者是从小就在美国长大,压根不懂中文。再或者是有外籍人士在场,大家不可能鸡同鸭讲。

(7)他们喜欢谈收藏、艺术以及某件奢侈品的限量版,似乎成天生活在流金溢彩的环境里。

曾经苦大仇深的日子,培养了中国人忆苦思甜的爱好。如今有机会谈点别的,不是挺好一件事吗?况且,那些我爷爷、我奶奶的故事,似乎不太适合在喝着干邑的时候谈,即便有人怀着极大的诚意邀请你谈,你也会觉得别扭。

(8)他们不就是海归吗,不就是刚混出点人样的小年轻吗,怎么就成了“上流社会”?

俗语说了,人的成功,30%靠努力,70%靠人脉,而“混圈子”无疑就是累积人脉的途径之一。还有一句话:别人认为你是什么,你就可以是什么。所以,即便还是“半上流社会”,抑或干脆是“伪上流社会”,但若能得到“真上流社会”的提携,不也是好事一桩?诸君可以研读一下今日名流、大佬的传记,很多人的成功,便是得益于某个重要的场合认识了某个重要的人物,这不就是大部分人所期待的奇遇吗?

(9)出席上流社会活动多了,你就会发现圈子里转来转去就那么几张老脸。

上流社会活动、尤其是大品牌操办的活动,基本上都是由公关公司执行的。作为同样的圈外人,公关公司的人哪里认得那么多的上流人士,因此,他们找人的方式也无非是通过查询公开报道或是经朋友介绍(当然也有如江南春公司所为,6毛钱就能买一个名字),如此这般,难免会出现被邀请者屡被邀请,不被邀请者从未有机会被邀请的怪圈——在这一点上,似乎不应该责怪有人乐当partyanimal,而应该怪公关公司工作不尽人意。

(10)他们表面上都在讲友谊,你是兄,我是弟,你是姐,我是妹,实际上都在谋划着能从别人那里赚到何种好处,“太虚伪,实在是太虚伪了”。

此种想法极其富有浪漫主义色彩——50岁之后,你还会认几个人为“朋友”?所以,对于“兄弟”、“姐妹”之类的词汇千万别太当真了。其次,能通过社交场合做大自己的事业,借别人的台、唱自己的戏,何尝不是一种本领?别人同意、一厢情愿地把他们称为上流社会,然后又把上流社会鄙视一番,这是何种逻辑?

惟一需要提醒的是,诸如此类的聚会、社交,无论如何称呼自己都好,就是别在活动面前冠一个类似“高尚”的词语——不过是一场社交而已,怎么就跟“高尚”扯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