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赵令欢 【赵令欢】弘毅投资赵令欢:国企改革实质要释放生产力
前后11年,26家企业,31个项目,投资金额近170亿元,无一失手,被投资企业的总资产已超过1.7万亿元,这是弘毅投资参与国企改制的成绩单。
6月16日,在北京融科资讯中心的公司总部,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接受《财经》记者专访,详解弘毅的取胜之匙。
谈话期间,一时兴起,赵让同事拿来一套厚达一尺的、代号为N1的尽职调查报告。N1正是11年前弘毅做的第一单国企改制的项目江苏玻璃,这是弘毅的成名之作,也是赵个人最引以为傲的项目之一。
赵令欢逐一翻开一本本功能各异的尽职报告,整个投资决策过程历历在目、清晰明了,专业和专注程度令人印象深刻。弘毅投资“事为先、人为重”(选项目、选人)的投资原则和“接地气”(合法、合理、合情)的处世之道尽在其中。
赵令欢认为,国企改革的实质是通过改制让企业具备竞争力,其关键在于竞争性行业国有资本应该逐渐退出,而混合所有制是国企改制的有效方式,核心管理层有效持股则对企业改制后健康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眼下,新一轮国企改革大幕已经拉开。其中,那些带着企业成长之术、成败之道的私募股权基金备受瞩目,被认为是国企改革的重要参与主体。
赵令欢建议,发起成立市场化的混合所有制改制基金,引入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各种资本,由专业机构操作,推动改制顺利实施。
接地气、不抠门
《财经》:2003年弘毅成立之初即把国企改制作为公司主业之一,这出于怎样的考虑?
赵令欢:弘毅的长处是背靠联想,柳传志是做管理出身,所以弘毅的基因里很重要的一点是通过管理创造价值,弘毅一开始就想做一个彻头彻尾的价值创造者。
坚持价值投资者理念,各种金融工具,或者资本运作,是必要的技能技巧,但不是一个投资公司的立身之本和谋财之道。一项投资策略是通过眼光好,知道大势,在预测的基础上投资挣钱,还是靠手段高明,胆子大,通过做内幕交易去挣钱?弘毅选择前者。
弘毅路径的核心是管理出绩效,绩效出价值,通过资本市场把价值反映为价格,所谓低买高卖是这样体现出来的。
《财经》:当时外界怎么看你和弘毅的这种选择,有质疑和担心吗?
赵令欢:朋友们听说联想要做投资,都觉得很奇怪。
通常联想是选择自己内部人员担任高管,突然天上掉下来一个赵令欢,这让外界感到很惊讶。弘毅选择了国企改制的领域,知道我的人,一半是担心,担心国企改制怎么做,另一半是同情,说我傻,在国外呆太久了,不了解中国国情,但是我没有那种畏惧。
选择国企改制,我们进行了充分的思考,经过了反复的推敲。弘毅的风格是战略之事无戏言,但不要把什么都当战略。能成为战略,就一定要坚决执行。记得后来在创业板、中小板大热的时候,公司一位MD(董事总经理)哭着跟我说,希望我们做PRE-IPO(上市前投资)项目,我说如果把时间拉得长一点,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不长本事的钱我们不挣。
《财经》:你在国企的工作经历对后来投资生涯有何影响?
赵令欢:大家都说国企管理落后,落后恰恰是可能的投资机会。都觉得国企麻烦,我没有这种畏惧,我国企出身,曾在江苏无线电厂做车间主任,了解国企的运作。在改革开放20多年后,经过好几轮洗礼,仍然能够存活的国企肯定有特殊原因,要么是政府特别支持,提供特殊资源,要么是企业家特别能干,凭借觉悟或者灰色、灵活的手段生存。这些靠资源和本事存活下来的国企,体制机制恰恰是制约其发展的最大因素。
有了这样认识,再来看哪些领域是行之有效,那里是劳而无功。比如管理很好的公司,你再进去就是劳而无功,因为你进去之后增加不了多少价值。所以要找管理洼地,管理又分体制、机制、战略管理、基础管理,体制机制就像开关一样,一开一关,便可能释放出很强的活力、竞争力、生产力。
《财经》:弘毅过去11年投了31个国企项目,都成功了,至少没出过大问题,关键点何在?
赵令欢:投资出大问题,要么是亏钱了,甚至血本无归,现在来看,弘毅还没有这样的项目,有挣得多的,挣得少的。要么是(被投资企业的员工)上街游行、示威静坐,最终不欢而散。总结弘毅成败的关键,我认为有两点:第一是接地气,拿捏好合法、合理、合情的分寸;第二点不抠,把各种钱都算足了,不省不该省的钱。
举例来说:某国企项目,外资PE做的很专业、很尽职,他们希望划掉公司一部分无效资产,但是公司管理层怎么也不同意,因此项目无果而终。弘毅介入后发现,购进该资产是前任公司高管的决策,该高管已担任该市一把手,我们计算后,发现把这些无效资产全部兜下来之后还能获得回报,那我们就不较劲了。
国企改制往往伴随着裁员、退城进郊,比如外资PE,他们通常认为国企效率低、冗员严重,惯常的操作手法是,按照法律裁员,账算得很精准,结果发现执行不下去,因为被裁的人不同意。就像拆迁,官方定的标准是3000元每平方米,但有的老百姓就是不干,你能咋办?
具体到操作,弘毅要做到合法、合理,还要合情。比如员工按额定工资的75%拿工资拿了很多年,你进去后给他们买断工龄,一次性给十年75%的工资,员工可能很高兴。但如果你知道公司五年后做的会非常好,那不如今天就给他100%的工资。
弘毅做国企改制,不省应该为历史付出成本的钱,弘毅会让退休、待岗的工人体面地、有尊严地退出。如果因为花这些钱,账就算不过来的话,那我们就不做这个项目。反过来,如果可以挣到足够多的钱,我们一定拿更多的钱来解决这些问题,历史成本一定要付,真正精明的投资人要懂得怎么算账,不要因小失大。
事为先、人为重
《财经》:研究表明,选择项目是决定投资成败的第一要素,弘毅选择项目的方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