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光南软件 倪光南:软件公司专注于软件和服务才可能成功
根据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的统计,到今年6月,我国共有接近11000家软件企业,有25000多个软件产品。
软件企业的年淘汰率在15%左右。也就是说,尽管有着相当多的新软件企业诞生,也有相当一部分的软件企业被淘汰—或者转型、或者重组,或者倒闭。总之,不再做软件。
不做软件的路还有很多条,但是不做软件的原因却不外乎有限的几条:缺乏资金、没有人才、产品失败、管理失败。
做软件,尤其是在现在做软件,可一定是需要钱的,而且还是一大笔钱。
软件产品从构想、研发到推广上市,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不是每个公司都有王志东的好运气,能够筹来1300万美元的风险基金去实施他的“协同”梦想。如果只有好的“Idea”而没有清晰的利润预期,资本不可能做漫长的等待。因此,即使有些软件企业能够投入一笔资金进行软件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但是随着前期资金的耗尽和盈利的遥遥无期,相当一部分软件企业便会趁着还没有泥足深陷,赶紧转身离开。
由于软件企业进行开发时的不规范,使得某些软件企业严重依赖核心开发人员。一旦核心开发人员离开,便意味着其主持的软件产品开发的停顿,甚至是整个企业的开发停滞。
除了人才流失,软件企业最大的失败莫过于产品失败。为集中优势力量,也为了在市场中占据有效的位置,软件企业一般是选定一个方向之后,就围绕该方向进行研发,并且不会有太多其他产品同期进行。因此,一旦前期的市场调研不够,导致产品定位失败,软件企业将会立刻陷入深渊,无法自拔。
比如当年靠教育软件发家的某公司,因为强行转型网络市场,立志成为一个网络公司,开发了相当数量和种类的网络产品,并且放弃了已经大致成型的软件产品—在市场条件不够成熟的情况之下,收入不足以支撑企业的支出,那么企业的下场可想而知。
有相当多的软件企业在创业初期能够同舟共济,并且能够精诚团结,屡屡度过难关。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甚至引入外来资金和管理人员的时候,如果处理不得当,便会导致企业发生激烈的动荡,最终走向没落。
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好的管理团队,软件企业尤其需要如此。有相当多的软件企业在创业初期能够同舟共济,并且能够精诚团结,屡屡度过难关。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甚至引入外来资金和管理人员的时候,往往处理不得当,导致企业发生激烈的动荡,最终走向没落。
在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之下,公司的管理人员必须能够具备长远的目光,明白将来的发展方向。不能够只顾着短期利益,而忽略了长远的战略规划。这也要求,一个软件企业必须集中力量于自己的主业,否则无法取得成功。如果企业将大部分力量去搞房地产,那么软件和房地产都可能无法搞好,甚至会倒闭。
对于单个企业来讲,一时的战略失败或者随意地改变主营业务,可能算不了什么,毕竟即使企业垮掉损失也是非常有限的。对于中国的软件产业,她的发展有赖于作为主体组成的企业取得的成就,她需要许许多多企业朝着一个更大更强的目标兢兢业业,坚持奋进。
“我们已经有这样的教训”中国科学院院士倪光南认为,“作为软件公司就要专注做软件和服务,这样才有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