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鱼王张炜 在寻找中成长——读张炜《寻找鱼王》
它从人类投射于自然的欲望出发,抵达了人对自我的反诘和反思。
《寻找鱼王》是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张炜转向儿童文学创作之后的又一力作。儿童文学理论家、《文汇报》“笔会”副刊原主编刘绪源说:“这本《寻找鱼王》,不论在张炜的创作中,还是在中国儿童文学界,甚至在整个中国文学界,都将占据一个重要的地位。”张炜说:“这本书篇幅并不大,但却是我的重要作品。”
《寻找鱼王》讲述的是宁静美丽的山村里,家家户户流传着“鱼王”的传说,人们说他是鱼鹰之子,捕鱼的旷世高手,却没有人见过他的真面目。一个男孩在父亲的陪伴下出门远游,苦苦寻找“鱼王”学艺。他先被送到一位旱手鱼王那里。
所谓旱手鱼王,就是在山里缺水的地方抓鱼的人。后来,旱手鱼王因年老体弱去世,临死前,把自己家族与水手鱼王家族的恩怨情仇讲给了男孩听,并把他托付给自己当初的恋人——水手鱼王的传人。男孩经历了爱与人生的洗礼,最终找到了真正的鱼王,并成长为新的鱼王传人。
这部小说虽然并不以悬念见长,但在平实的叙事之中,有大量传奇性的情节。在书的扉页上,张炜说:“我真想讲出一些好的鱼的故事,我以前讲了不止一个,但这一次,我算是讲出了藏在心底深处的、从前并没有多少机会示人的传奇故事。”在本书中,作者写到了吃人的大嘴鱼,会笑的毒鱼,旱手鱼王既能在沙地上捕鱼,又能在冰上捕鱼。这些传奇性的故事让人着迷,极大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
这本书还有浓厚的哲学意味,这是一部以寻找为母题,表现人类成长过程的儿童文学,也可以说表达了张炜对人类成长的哲学思考。人的成长在不断的寻找之中,每次寻找的目标见证了人的成长。
《寻找鱼王》最初寻找的目标是鱼。那是在物资极度匮乏的生存环境中,人寻找生存必需品的一种本能。小说中的男孩出生在一个干旱的小山村,他记忆中“只吃过两次鱼,是泥鳅,只有手指头那么长”。那是父亲在焦干河沟淤泥上捡到的三条泥鳅,蒸了一大泥碗,但“那种腥腥的气息啊,我一辈子都不会忘”。他最初寻找鱼王学艺,就是想要满足自己吃鱼的愿望。
当父亲把他送给旱手鱼王做干儿子时,那天晚饭,他终于吃到了鱼——一种鱼酱。“这是我吃过的最了不起的一顿饭。我想爸爸也差不多。”为了能吃到鱼,小男孩强压住与家人分别的恐惧,违心地说:“我不想家……”
当物质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男孩寻找的目标又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对地位和尊重的追求。当老人带着男孩第一次捕获了一条大鱼后,男孩在心里萌生出把鱼送给老族长的意识。再后来,他就常常会想起自己的将来:“变成一个最富有的人,而且还会见到老族长。我或许会坐在老族长的木头大屋里,听他说话。他会叫我‘鱼王’。啊,老族长亲口喊出这两个字才作数。”
从寻找物质到寻找尊重,这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上已经提升了不少。但是,如果局限于此,《寻找鱼王》这个故事仍然不过是一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屌丝逆袭成功的励志故事。张炜没有让故事停滞不前,他让男孩继续寻找,在寻找的最后,迎来一个华丽的转身。
如果说,前两次寻找的目标是男孩自己制定的。那么第三次寻找的目标,却是在水手鱼王的引导下完成的。男孩找到水手鱼王后,她把他带到了山崖下的一条深水边,让男孩见识了真正的鱼王。
真正的鱼王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条大鱼!鱼王不是人类猎捕的对象,而是大山里的“水根”。有它在这儿,大山里的水就不会枯。水手鱼王用了一辈子才找到它,用了一辈子才悟出其中的奥妙。
这次寻找的意义非同小可——“它从人类投射于自然的欲望出发,抵达了人对自我的反诘和反思。”这是一个少年在成长中逐渐萌生出对世界的恭敬之心。
这才是寻找的真正意义,它是我们人类成长中必须学会和理解的一道共同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