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能治好吗】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_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因
再生障碍性贫血能治好吗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种各年龄组均可发病的病种,但以青壮年多见;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再障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致的骨髓功能障碍,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根据起病和病程急缓分为急性和慢性再障。一般来说再障是造血系统的良性疾病,通过有效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且临床治愈率高。所以妈网百科小编提醒患者朋友一定要积极配合治疗,以防发生更为严重的后果。
再生障碍性贫血能治好吗
有些人在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之后,心情就非常的低落,以为这是一种类似白血病的病种,甚至是自暴自弃,觉得自己没救了。其实不然。再生障碍性贫血与白血病不同,它是可以治愈的一种血液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几型:重型再障工型、重型再障Ⅱ型及慢性再障。其中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I型,半年内的病死率高达80%,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贫血和出血的症状要轻一些,经过正规的治疗,有可能获得痊愈。
虽然说再生障碍性贫血能够治愈,但是它又是非常难治的贫血性疾病。目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使用雄性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如环孢霉素A,但都需要治疗3个月以上,才可能有初步疗效。而对于再生障碍贫血的患儿,除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外,应尽量避免感冒及其他感染。严重贫血患儿要输注红细胞制剂(不要输全血),血小板特别低而且有严重出血时,应注意减少活动,并输注浓缩的血小板制剂。使用环孢霉素A及雄性激素如康力龙时,应定期检查肝脏功能,因为这些药物对肝脏功能有一定损坏。
妈网百科小编提醒一下,再生障碍性贫血是能治好的,这样的说法是处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基础上,如果发现自己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先不用紧张,等到医生确定病情的实际情况,再对症治疗是有机会康复的,当然保持良好的心境也是很有必要。 ...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什么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致的骨髓功能障碍,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贫血、出血和感染,肝、脾、淋巴结多无肿大。根据起病急缓和病情轻重及病程长短,分为急性再障和慢性再障两型。
1、急性再障(重型再障Ⅰ型)较少见,起病急,发展快,早期即可出现出血及感染,随病程延长出现进行性贫血。多发生口腔、牙龈、鼻腔等黏膜及皮肤广泛出血,内脏出血多见,如消化道出血、血尿、子宫出血等。多数病例有眼底出血,约1/2病人可发生颅内出血,是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皮肤、黏膜及肺部反复感染,多合并败血症,感染不易控制。如不经治疗,多在6~12个月内死亡。
2、慢性再障较多见,起病缓慢,病程长,多以贫血为主要表现,感染、出血症状较轻,经恰当治疗病情可缓解或治愈,预后相对较好。少数病例病情恶化(重型再障Ⅱ型),表现同急性再障,预后极差。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白血病吗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白血病,电视上经常都会播放到桥段就是男女主角某一方得白血病,其中细心的观众就会发现,贫血是白血病的一种症状,而再生障碍性贫血也是贫血的一种。那么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白血病吗?一连串的问题涌上心头啊,白血病?惶恐不已!先别急,小编来跟大家逐一破解迷惑。
其实不然,再生障碍性贫血并不是白血病,它与白血病有着以下的区别:
1、症状不同:
(1)急性白血病,一般来说会出现病变细胞浸润增生现象,进而引起一系列相关表现。主要变现为:淋巴结肿大,一般以颈部、颌下、腋下、腹股沟处多见,受累淋巴结表面光滑,质软或中度硬度,无压痛及粘连;肝脾肿大,可引起肝胆功能异常;内脏脏器受累,可诱发胸腔积液、腹腔积液或心包积液。
(2)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出现各种感染的现象,以呼吸道感染如发热、咳嗽、咽痛最常见,其次为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如排尿困难、尿急、尿频、血尿、皮肤感染,严重时可合并败血症。
2、热型不同:
(1)急性白血病,以不规则热为主,体温常在38℃左右,波动于37℃~40℃之间,且持续时间不等。
(2)再生障碍性贫血,以稽留热为主,体温在39℃以上。
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药治疗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骨髓的病变从而导致的造血功能下降,这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它给我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不少人因为不及时治疗时的病情加重,甚至是因此失去了生命,所以面对这种疾病我们要积极的进行治疗,今天妈网百科小编就跟大家了解关于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方法。
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是缓解临床上的症状,减少血液的输注。因为患者的造血功能下降,体内的血液是不能满足全身组织的需求,导致患者出现贫血的症状,所以,通过中医的治疗也是能够很好的让患者贫血的症状减轻。
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是在临床上,采用根据病因来进行治疗的方法,找对疾病的发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能够很好的让患者的身体得到恢复,恢复骨髓的造血功能,继而增加患者体内的血红细胞,恢复正常的血液循环。
中医治疗可以缩短疗程,解决难治性的问题,中医的纯天然重要的治疗,能够很好的让骨髓的组织在生,增加体内血红细胞的含量,减少贫血的程度。这些就是中医治疗再障的成果表现。
再生障碍性贫血西药治疗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征候群,一旦确诊,应及时治疗,丙酸睾丸酮、氯化钴、一叶萩碱、左旋咪唑、泼尼松、环孢菌素A等是目前常用治疗药物。
1、丙酸睾丸酮:丙酸睾丸酮为雄激素药物,可以刺激骨髓造血,发生疗效时间常在服药2-3月后,药物剂量为每次50~100mg,每日肌内注射1次,6月以上。
2、氯化钴:钴能抑制细胞酶,使细胞缺氧,从而刺激肾脏增加红细胞生成素的产生。每天80~120mg/d,3月以上。
3、一叶萩碱:一叶萩碱可能通过兴奋神经、调节骨髓血流,改善骨髓微环境而发挥作用,成人每日8~16mg,肌内注射,小儿酌减。连用1.5~2个月,可出现疗效。
4、左旋咪唑:可能通过增强辅助T细胞功能,调节细胞免疫。50mg每天3次,每周服3天,共2月~2年。
5、泼尼松:泼尼松有助止血作用,可使出血减少,但对内脏出血无效,一般剂量为20~30mg/d,疗程数月。
6、环孢菌素A:可抑制T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2受体并抑制其生成IL-2和γ干扰素,促使重症再障的骨髓造血功能恢复。一般剂量为每日3~10mg/kg,分2~3次口服,或调整剂量使血浓度在200~400μg/L,至少用药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