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默庵粟裕 粟裕苏中七战七捷 把国军名将李默庵打懵了

2018-03-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李默庵从陆军总长顾祝同那里听到过对于粟裕描绘:个子不高,文质彬彬,寡言少语,面带杀气.一九四六年三月,国共停战调处期间,时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

李默庵从陆军总长顾祝同那里听到过对于粟裕描绘:个子不高,文质彬彬,寡言少语,面带杀气。一九四六年三月,国共停战调处期间,时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的顾祝同曾与粟裕吃过一次饭。粟裕灰色军装,中将军衔,席间既不举杯,也不碰那些山珍海味。

顾祝同陪着笑脸劝了半天,粟裕才说他要一盘炒辣椒。一碗米饭就着炒辣椒吃完,粟裕又恢复了正襟危坐。顾祝同说:"粟将军,你很会打仗!"粟裕说:"这是讹传。我打的每一个胜仗都是毛主席的英明指挥和战士们英勇战斗的结果,我只是一名承上启下的执行者而已。"

这次,粟裕与毛泽东在如何应对国民党军进攻的问题上发生了分歧。

毛泽东的来电显示,中央的战略设想是:如果国民党军发动大举进攻,山东、太行两解放区主力部队即刻"实行外线出击",从解放区内向南打出去。中共中央给华中局的指示是:粟裕率主力兵出淮南,配合山东野战军主力,攻取蚌埠至浦口间铁路,"歼灭由浦口北进之敌"。

中央的外线作战设想,充满了迎敌而上与之决战的气势。但问题是,毛泽东低估了国民党军的作战能力。

粟裕意识到在华中野战军主力转往外线作战凶多吉少。因为如果按照中央的设想,主力部队开赴淮南作战,不仅每天需要的十万斤粮草需要苏中解放区供应,就连支前的民工也需要由苏中解放区补给。主力部队走后,面对国民党军的重兵攻击,留守部队很难确保解放区不被攻占。

地富人稠的苏中解放区一旦沦入敌手,不但立即可为敌人利用,淮南的作战也将失去后方保障。六月二十九日,经过慎重考虑,华中局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和粟裕联名致电中共中央和新四军总部,提出华中野战军主力不出淮南外线,坚持苏中内线作战以牵制敌人,待山东与太行部队完成第一阶段作战后,华中野战军主力再前至蚌浦铁路线间,配合山东部队作战,最终完成中央的战略设想。

毛泽东接到电报后,经过认真考虑,回电同意苏中部队暂缓调动,待与陈毅商酌后再作决定。

这是解放战争初期共产党人重要的决策转变,它将影响和决定未来的战争走势。

七月九日,李默庵在常州又一次召开作战会议,会上确定七月十三日向苏中解放区发动进攻。但是,七月十二日,李默庵突然接到蒋介石暂时停止进攻的命令。原因是第一绥靖区的绝密作战计划不知什么缘故竟然到了马歇尔的办公桌上,马歇尔直接质问蒋介石这个向共产党军队进攻的计划是否属实?更严重的是,这份作战计划同时也到了粟裕的手上。

绝密作战计划的泄露,导致国民党军没能按时发动攻击,而粟裕却因此先发制人了。解放战争初期有着重要影响的"苏中战役"开始了。

粟裕之所以选择宣家堡和泰兴为首攻目标,是有政治考虑的。宣家堡是停战协定生效后国民党军侵占的,泰兴则是停战协定即将签署时国民党军抢占的。而从军事上讲,驻扎在宣家堡的十九旅五十六团和驻扎在泰兴的十九旅五十七团,孤单地突出于整编八十三师的整个战线,而且都因轻敌而工事不坚,苏中部队一旦拿下,便可以扩大泰州与南通两路国民党军的间距,有利于下一步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