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鼎丞子女 张鼎丞教育子女的故事
张鼎丞(1898—1981)同志,福建永定人,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建国后,他历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中央 组织部副部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在对女儿女婿的教育中,张鼎丞注重循循 善诱,春风化雨,以理服人。
1952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张鼎丞写信教育正在读小学的女儿张延忠要拥护党和毛主席。半个月后,张延忠写信问:“爸爸希望我做什么?我一定会做到!”信中还问:“爸爸十一岁的时候为什么把辫子剪掉?”7月6日,张鼎丞提笔复信,回答了女儿提出的这两个问题——“第一问题,你说‘爸爸希望我做什么?我一定会做到’的问题,我想我对你有很大的希望!
即:(一)要身体精神健康,不发生疾病;(二)要有高深的学问和有坚强的毅力;(三)现在要做好学生和好少先队员,将来要做模范的青年团员,再做模范的共产党员。
这三件大事,我想你会愿意做的。……请你写一份志愿书,就按照你的志愿书去实行吧! “第二个问题。
‘爸爸十一岁的时候为什么把辫子剪掉?’的问题,这是我当时的一种革命行动——满清封建主义皇帝把人民当奴隶牛马看待,要人民留头发打辫子(如牛马的尾巴一样),要女人缠小足,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来欺负和侮辱人民,我十一岁的时候,正是推翻满清、打倒皇帝专制制度的革命时候,同时在这个时候也积极提倡剪辫子、放小足并禁止缠小足,所以我即剪辫子表示响应革命……” 随着时光的流逝,女儿张延忠长大了,并与王若飞的儿子王兴结了婚。
1974年,张延忠和王兴夫妇俩都在江西工作。而张延忠的婆婆(即王若飞的夫人)李培之由于受“四人帮”的迫害,被关进监狱好几年。这位多病的老人出狱以后,住在北京,当时,她身体更加虚弱了,需要有人在身边照顾。
而李培之只有远在江西工作的王兴这一个儿子,确实有不少困难。为了照顾婆婆,于是,张延忠和王兴商量后,准备向组织上申请调回北京工作。 是年已经76岁高龄的张鼎丞,知道了女儿女婿想调回北京工作的消息后,心中非常焦急,就马上找他们谈话,对女儿女婿循循善诱,耐心劝导,希望他们不要向组织提出回北京的要求。
在谈话时,张鼎丞首先发问:“好儿女要志在四方。为了照顾妈妈,怎么连工作都不顾呢?你们的妈妈,党和组织上会照顾的。
再说,现在有很多在外地工作的孩子,也有家中有困难的,如果都要求调回北京,能办得到吗?” 接着,张鼎丞向女儿女婿回忆起当年自己处理革命和家庭关系的情况:“当年,你祖母和我在闽西革命根据地打游击,后来你祖母被国民党抓进了监狱,直到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才被放出来。
那时,你祖母已身染重病。但革命形势发展很快,我所在的部队必须立即开拔。当时组织上照顾我,让我去看望你祖母,可是,我带着几千人的队伍,条件不允许我回去;再说,有的战士的亲属也有这样那样的困难,我作为领导干部,决不能带这个头。
后来,你的祖母去世了,我心里非常难过。但是,我相信你的祖母是不会怪罪我的。她老人家知道,我是出名的孝子,她病重时我没有回去看她,是为了革命,为了千千万万穷苦百姓的解放……” 最后,张鼎丞语重心长地对张延忠和王兴说:“我们的心也是肉长的,并不是不要家庭和父母儿女的感情。
我们牺牲一家的儿女情长,正是为了广大人民的家庭幸福!”张鼎丞的耐心劝导,使女儿女婿真正懂得了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该如何正确处理革命与家庭的关系。
张鼎丞(1898—1981)同志,福建永定人,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建国后,他历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在对女儿女婿的教育中,张鼎丞注重循循善诱,春风化雨,以理服人。
1952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张鼎丞写信教育正在读小学的女儿张延忠要拥护党和毛主席。半个月后,张延忠写信问:"爸爸希望我做什么?我一定会做到!"信中还问:"爸爸十一岁的时候为什么把辫子剪掉?"7月6日,张鼎丞提笔复信,回答了女儿提出的这两个问题——"第一问题,你说‘爸爸希望我做什么?我一定会做到’的问题,我想我对你有很大的希望!
即:(一)要身体精神健康,不发生疾病;(二)要有高深的学问和有坚强的毅力;(三)现在要做好学生和好少先队员,将来要做模范的青年团员,再做模范的共产党员。
这三件大事,我想你会愿意做的。……请你写一份志愿书,就按照你的志愿书去实行吧!
"第二个问题。‘爸爸十一岁的时候为什么把辫子剪掉?’的问题,这是我当时的一种革命行动——满清封建主义皇帝把人民当奴隶牛马看待,要人民留头发打辫子(如牛马的尾巴一样),要女人缠小足,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来欺负和侮辱人民,我十一岁的时候,正是推翻满清、打倒皇帝专制制度的革命时候,同时在这个时候也积极提倡剪辫子、放小足并禁止缠小足,所以我即剪辫子表示响应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