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作品赏析及生平资料简介【图】
中新网6月26日电 著名画家吴冠中于6月25日深夜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1岁。
吴冠中,191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1942年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46年考取教育部公费留学,1947年到巴黎国立高级美术学校,随苏沸尔学校学习西洋美术史。吴冠中1950年秋返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美术学院)。曾出版过《吴冠中素描、色彩画选》《吴冠中中国画选一辑》《东寻西找集》《吴冠中散文选》等。
吴冠中生平简介
吴冠中,男,1919年7月出生,汉族,江苏宜兴人,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秋回国工作,大学学历。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七届顾问。 1936年-1942年 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学习 1942年-1946年 国立重庆大学助教 1946年-1950年 法国巴黎国立美术学院学习 1950年-1953年 中央美术学院讲师 1953年-1955年 清华大学副教授 1955年-1964年 北京师范大学及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 1964年-1979年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教授 1979年-1998年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 1998年-2003年 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五届顾问 2003年-2008年 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六届顾问 2008年至今 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七届顾问
创作生涯及荣誉
1919年生于江苏宜兴。从无锡师范初中部毕业后,考入浙江大学代办省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1936年转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1942年,从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毕业,任国立重庆大学建筑系助教。
1946年,考取国民政府公费留学美术第一名。
1947年赴法国留学。
1950年,留学归国,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
1953年,任清华大学建筑系副教授。
1956年,任教于北京艺术学院。
1964年,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1970年,被下放到河北农村劳动。
1973年,调回北京参加宾馆画创作。
1978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主办“吴冠中作品展”。
1979年,当选中国美协常务理事。
1987年,香港艺术中心主办“吴冠中回顾展”。
1991年,法国文化部授予其“法国文艺最高勋位”。
1992年,大英博物馆打破了只展出中国古代文物的惯例,首次为在世的中国画家吴冠中举办“吴冠中——20世纪的中国画家”展览,并郑重收藏了吴冠中的巨幅彩墨作的《小鸟天堂》。
1993年,法国巴黎塞纽奇博物馆举办“走向世界——吴冠中油画水墨速写展”,并为其颁发“巴黎市金勋章”。
1994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
1999年,文化部主办“吴冠中画展”。
2000年,入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艺术家。
2006年12月26日,香港中文大学授予吴冠中教授“荣誉文学博士”衔。
2007年8月,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吴冠中全集》
吴冠中先生上世纪七十年代多次来山东。这幅画就是他一九七四年来山东时创作的写生油画风景作品:约有1.8平方尺,画在纤维板上,配有七十年代常见的油漆木框,无论从画风、技法、材料、画框、 画板、老化程度等方面看,都显示出那个时代的特征。画面整体呈灰色调,描绘的像是山东济南南部山区一处背光山涧的景色。近景是一条沙土公路沿着山间小溪蜿蜒伸向山区深部;公路远处有一辆红白相间的长途客车正在行驶,而且半个车身已经拐进山里,眼看就要不见踪影;沿公路右侧是山泉流下的的潺潺溪水清澈透底,一群白鹅正在溪中觅食戏水;一排高耸的白杨树挺拔屹立在公路旁,枝条树冠被作者挥洒自如的画刀梳理得穿插交错、舒展流畅、枝繁叶茂、充满生机;水中倒映着山坡、小桥、白杨,与白鹅、远山和客车一起,构成一幅动静相宜、生机盎然、色彩协调、优美秀丽的我国北方山区常见的风景画面,充分显示出吴教授平静如水的心理状态和深厚精湛的艺术功力,特别是大师娴熟地运用了中西方绘画的多种技法,将画笔、刮刀、色彩、透视、光影、远近、虚实、冷暖、动静、声感等多种表现手段和对比关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处理得恰如其分,创作出一幅极具民族特色的油画山水。
值得一提的是,这副看似非常宁静的画里充满了动感、光感和声感,让人们仿佛听到了小河中潺潺流动的泉水声、习习山风轻抚树叶发出的沙沙声、汽车发动机由近渐远的轰鸣声...... 这幅油画画幅虽小,但场面开阔高远、前后错落有致、光影明暗分明、内容丰富有趣、构图生动大气,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一种置身于青山绿水之中、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里、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和耳目一新的精神震撼。
当然,相比吴老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油画作品的色彩,这幅画的色彩显得不够鲜亮。关于这一点,专家和笔者认为有二个原因:一是受时代风气的影响。因为当时中国正处在文革时期。过来的人都知道,那时除了红旗和红领章、红五星之外,中国大陆人民的穿戴几乎一概是蓝和黄色,色彩单一素淡是当时“极左”思潮严重,所谓“割资本主义尾巴”、反对资产阶级思想成风的必然结果和时代特征。受这种时代风气的影响,吴老和许多画家一样为免遭不必要麻烦,不仅不画人物题材的画,而且当时就是画风景画,其色彩也比较素淡,大多呈灰调子。请朋友们注意观察吴老1978年以前的油画作品就会可见一斑。二是写生地点创作环境的实际要求。因为当时作者现场选景是北方山区山峦的背阴面,加上当时写生时天气可能多云或阴天,,光线偏暗。山东地区的山区,特别是济南南部山区的背阴部就是这种景色。如此看来,此画色彩偏灰偏暗、不够鲜亮的问题就不难理解了。应该说,吴老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油画色彩如果象后来的作品那样比较鲜亮,反而不符和他文革后期的艺术风格和时代特征了。
此画先后经山东省美协副主席、山东美术馆馆长、全国银奖《丰碑》作者之一、省著名油画家陈国力,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山东省艺术学院油画系原主任、教授、我国著名写实派油画家王沂东、著名女油画家阎平的老师张洪祥,中国美协理事、江苏省美协副主席、南京艺术学院油画系主任、教授张华清,江苏省油画雕塑院国家一级美术师李华英等专家鉴定确认为吴冠中先生的真迹,并欣然合影留念。
《弃舟》
消息称,吴冠中是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之一。他为中国现代绘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长期以来,他不懈地探索东西方绘画两种艺术语言的不同美学观念,坚韧不拔地实践着“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现代化”的创作理念,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他执著地守望着“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心底”的真切情感,表达了民族和大众的审美需求。吴冠中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化品格,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的艺术观念和绘画创作就适应历史发展和时代的需要,推动了中国现代绘画观念的演变和发展。
《春风又绿江南岸》
《木槿》
《高桥》
《画中人》
《根扎南国》
《山野》
《眠》
《野草》
《太湖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