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运不济的日本硅兽——索尼

2018-03-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什么叫最不走运?喝凉水都塞牙!索尼历史上的第一位洋CEO Howard Stringer对此体验最为深刻.2005年9月23日,在万众瞩目下,上任半年多.索尼历史上的最一位外籍CEO Howard Stringer终于发布了其针对积重难返的索尼的第一个药方,其中最重大的举措之一就是对电子业务进行重组,成立电子业务集团,实行以CEO为中心的重要领域集中决策体制,产品.技术.采购.生产以及营销各部门今后直接对CEO负责,加快各产品线的决策速度并促进彼此之间的关联度,提高投入的回报水平.雄心勃勃的St

什么叫最不走运?

喝凉水都塞牙!

索尼历史上的第一位洋CEO Howard Stringer对此体验最为深刻。

2005年9月23日,在万众瞩目下,上任半年多、索尼历史上的最一位外籍CEO Howard Stringer终于发布了其针对积重难返的索尼的第一个药方,其中最重大的举措之一就是对电子业务进行重组,成立电子业务集团,实行以CEO为中心的重要领域集中决策体制,产品、技术、采购、生产以及营销各部门今后直接对CEO负责,加快各产品线的决策速度并促进彼此之间的关联度,提高投入的回报水平。

雄心勃勃的Stringer原本打算通过这一系列的重组整合重振索尼曾经的当家业务----电子产品,再现昔日辉煌。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

整合的效果尚未开始显现,索尼便又遭遇了“日本制造”历史上最惨重的滑铁卢。

日前,由于关键部件CCD存在质量问题,除了松下之外的日系全部数码相机企业曝出大面积质量事件。

截至上周五,索尼、佳能、尼康、富士、理光、柯尼卡美能达以及奥林巴斯相继发布了“部分数码产品因CCD出现成像问题”的公告,据统计,仅七大主流日系厂商的问题数码相机型号就已经超过了70款,其中,索尼最多,高达31款,佳能占18款,柯尼卡美能也达10款,富士与尼康分别有4款、3款,奥林巴斯和理光等目前也公布了数款问题数码产品。

造成这场恶性质量事件的元凶:索尼生产的CCD!

据了解,这次出问题的CCD主要是索尼在2002年10月至2004年3月期间生产的产品。

潜伏愈久,影响愈大。

危机终于爆发,而且一爆发就是不可收拾。

对于索尼来说,这个小小的CCD决不是在今天的数码相机市场上闹一个天翻地覆这么简单,还将对其自身的前途命运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重组的关键时刻,这个事件无异于当头一棒。

第一、售后服务与巨额赔偿导致运营成本大幅增加。

为了妥善处理自身的31款问题产品,索尼出台了延长保修期的政策----“5年内出现问题免费维修”。

对于索尼来说,相比于召回,延长保修期显然可以节约不好费用,但仍然不免给其增加了大量的运营成本。众所周知,延长保修期不但涉及到一系列的配套流程,还包括增加大量的备用部件、库存等。

更重要的是,兄弟企业的巨额索赔正在浮出水面。

据京华时报报道,索尼正成为日系企业怨恨的焦点,六大数码相机制造商向其索赔已成定局。一位日系跨国企业中国公司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向索尼索赔是肯定的”。

一旦索赔成为事实,仅六大数码相机厂商的赔偿金额就将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数目。

两者相加,使得Stringer的裁员等降低成本举措的所有效果化为泡影。

第二、合作伙伴出现信任危机。

索尼CCD质量问题出现后,日系七大品牌全线落水,仅松下由于使用自已生产的CCD而幸免于“难”。

此次事件不可避免导致各大合作伙伴对索尼的产品质量产生前所未有的不信任,为了规避风险,佳能、尼康、富士、理光、柯尼卡美能达以及奥林巴斯六大数码相机制造商必然把相当数量的订单转向松下或索尼的其他竞争对手处,直接降低了索尼CCD的市场份额与销售收入。

第三、最终用户开始分化。

索尼的两位创始人盛田昭夫与井深大苦心经营创立起了“日本制造”之后,这一国家品牌又反哺了索尼。在日本电子产品风靡全球、赢得数以亿计的消费者时,作为日本电子行业的领导者,索尼收益最大。

遗憾的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如今,凭借一个小小的CCD,索尼便彻底动摇了“日本制造”的声誉,许多消费者对日本产品的质量表示了自己的质疑。神话不再,最终用户发生分化已成必然,索尼已经不可能重现昔日最终用户言必称Sony的壮观景象。

第四、内部员工与投资者进一步动摇信心。

如今的索尼早已不是那个耀眼的明星,而成了一个破坏不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从过去的独霸天下到现有的竞争对手林立,除了老对手松下、夏普等之外,一向不起眼的三星现在势头直逼索尼,另一家素来井水不犯河水的苹果仅仅靠一个iPod就令索尼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索尼的重组已经到了就凭一口气的时候,一旦这口气不畅,很可能就此告别一度风光无限的舞台。

当Stringer公布重组战略时,股价立刻大幅度下跌,表明投资者的信心已经无多,而挥起裁员大棒之后,日本传统的企业文化受到重大打击,内部员工过去那种强烈的归属感成为昨日黄花。

在这样的背景下,CCD事件的发生,再次狠狠打击了索尼,进一步动摇了投资者与内部员工的信心,不可避免影响到重组的进程与效果。

树欲静而风不止。重组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Stringer绞尽脑汁为索尼量身订制的重组方案撞上了一个最坏的时机,这为最终的结局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追忆一下当初的雄风,再看看现在时运不济的索尼,此情此景令人唏嘘不已。

不知我们是否还有机会迎来又一春的索尼还是永远只能在记忆中追忆曾经的索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