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飞重庆 四川美术学院老师谢飞的老地图展带你穿越老重庆

2018-04-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是如何发展过来?昨下午,一群地图迷在重庆地理地图书店举办了一个展览,四川美术学院老师谢飞将自己搜集的16幅重庆老地图带来,

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是如何发展过来?昨下午,一群地图迷在重庆地理地图书店举办了一个展览,四川美术学院老师谢飞将自己搜集的16幅重庆老地图带来,和大家分享地图里的老重庆故事。

展览里最早的一张重庆城全图,标注为1925年。地图上重庆城就只有渝中半岛这一块,通远门城墙外是一片荒地,地图上注明是坟地,“通远门,敲锣打鼓送死人”。

在一张1942年的警察局地图上,谢飞指出他的重大发现:原来重庆曾经有3个菜园坝,除了现在的菜园坝,一个在现在的杨家坪,一个在海棠溪。

谢飞搜集的重庆老地图里,就属1944年的重庆市明细全图最为详细,列出了重庆娱乐场所、名胜古迹、交通方案等实用小图。古迹、景区图上标注了黄桷晚渡、字水宵灯、龙门皓月等部分巴渝十二景,还有沙坪学灯、铜锣朝天等部分陪都八景。

在这张图上,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现中国美院)、国立音乐学院等就在青木关。谢飞介绍,重庆成为陪都以后,大量迁来的机关、学校、工厂,凭老城周围那点土地是远远不够用并且很不安全,所以歌乐山以西的大片土地就成了国难期间的庇佑地。

现场有一张1950年的重庆市街道图。“那时对道路的命名就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如图中的中正路、林森路、国府路、民国路等等。”谢飞介绍,他从资料查证,1950年7月重庆市发布公告,“决定对部分马路街道的反动名称予以废止。现特将中正路改为新华路,林森路改为解放路……抗战胜利纪功碑改为解放碑……”

谢飞说,从地图里可以读到很多关于重庆历史的故事,也吸引着他更深地了解自己的家乡。这次地图展将持续一周,他希望对此感兴趣的朋友前来参观交流。

(重庆晚报新闻热线966988感谢张先生提供线索)